春季大棚蔬菜高等真菌病害高發,9個典型病害發病的識別與防治!

春季的這一時期,是大棚蔬菜生長的旺盛時期,但由於氣溫變化劇烈,而且陰雨天氣比較多,因此也是溫室大棚病害的高發時期。尤其是高等真菌病害,隨著氣溫逐漸的升高,棚室內的溼度加大,都為高等真菌病害的發生和蔓延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清楚高等真菌病害的發病條件、分類及綜合防治方案,以便採取措施減輕病害對溫室大棚蔬菜造成的危害,進而獲得收益最大化。

春季大棚蔬菜高等真菌病害高發,9個典型病害發病的識別與防治!

一、高等真菌病害發病的條件

高等真菌病害的發病是有條件的,只有具備了這些條件,高等真菌病害才會發病。

  • 傳播途徑:高等真菌病害的發病必須要有病源,而且它的病菌是通過氣流傳播病菌,因此,傳播範圍較廣。
  • 適宜發病的環境:高等真菌病的發病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在高溼的環境下發病,唯獨不需要高溼環境的是白粉病,白粉病是在乾溼交替的條件下容易出現。
  • 植株抗病能力弱:高等真菌病害在兩個時期發病較為嚴重,一個是在緩苗後,一個是在掛果期。高等真菌病害在苗期極易染病,如果定植時防治不及時,病情沒有得到較好的控制,定植後就會發生的特別厲害,在生長後期就會反覆發生;蔬菜或瓜果類在掛果期,尤其是盛果期,養分的供應既要長秧苗又要供果實生長,而且大部分營養物質都提供給了果實的生長,此時的秧苗抗病能力較弱,因此容易發病。

總體上來說,高等真菌病害中的20%~30%是因為苗子帶菌形成的,剩下的70%~80%都是由於我們的管理不當,放風不良、通風不及時所造成的。

春季大棚蔬菜高等真菌病害高發,9個典型病害發病的識別與防治!

二、高等真菌病害的分類及防治

按照高等真菌病害發生的條件,我們可以將其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乾溼交替型—白粉病

乾溼交替型病的病害主要是白粉病,白粉病是典型的苗期帶菌,是最難控制的病害之一。主要為害黃瓜、西葫蘆、甜瓜等瓜類作物較重,但近年來,在番茄、辣椒和茄子上的發病也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發病初期在葉面出現近圓形白色小黴點,隨著病情的加重,形成黴斑。如果發病條件適宜,黴斑會迅速擴散並連成片,葉片佈滿白粉狀物。發病較重時葉片出現連片的不規則黃褐色病斑,最終導致整個葉片乾枯但不脫落。

各種作物的白粉病對溼度要求並不嚴格,都是乾溼交替過程中發生的,因此,前面我們所說的加大放風量對減輕白粉病是沒有任何作用的。而且白粉病的抗藥性特別強,在治療時最好採用兩種成分以上的藥劑進行防治。

春季大棚蔬菜高等真菌病害高發,9個典型病害發病的識別與防治!

黃瓜白粉病症狀

2、低溫高溼型—灰黴病、菌核病

低溫高溼型的病害主要有兩個,灰黴病和菌核病。這兩個病害本來的高發期在12月中旬至3月中旬,但近兩年一直到4月底在我們的有些棚室裡還出現。這和我們的管理粗放、放風量不夠有密切關係,即使當前的氣溫已經回升,但如果棚室裡的溼度大,灰黴病和菌核病也時常發生。

(1)、灰黴病

危害番茄、青椒、黃瓜、萵苣、芹菜等蔬菜。灰黴病危害植株的幼苗和成株的葉、莖、枝條、花朵、果實等器官,尤其以危害花朵和果實造成的經濟損失最為嚴重。

  • 對花朵的危害:灰黴病最容易侵入已經過了盛花期的花朵,病菌從殘留的花瓣、花托或者幼果柱頭上開始侵染,產生灰白色的黴層,感染病害的花,在脫落過程中黏附到哪裡,那個部位就容易發病。
  • 對果實的危害:植物果實感染灰黴病,大多是由已經感染的花朵向幼果發展引起的。感染灰黴病的果實,初期呈灰白色水浸狀,接著發生組織軟腐,失去商品價值。
  • 對葉片的危害:葉片侵染大多從下部的老葉葉邊開始發生,病斑一般呈“V”字型擴展,並且伴有深淺相同但不規則的灰褐色輪紋,表面生有少量灰白色黴層。
  • 對莖稈的危害:莖稈受灰黴病侵染從幼苗到成株都有可能發生,發病初期產生水漬狀斑點,發病部位呈淡褐色,表面生有灰白色黴層。

在發病種的地塊,常常會出現花、果、葉、莖同時染病現象,呈現出立體發病的狀態,嚴重的時候還會引起蔬菜減產甚至絕收。

春季大棚蔬菜高等真菌病害高發,9個典型病害發病的識別與防治!

黃瓜灰黴病症狀

(2)、菌核病

菌核病苗期和成株期均能染病。

  • 幼苗:苗期發病在莖基部呈水漬狀病斑,以後病斑變淺褐色,環繞莖一週,溼度大時有無臭味白色絮狀菌絲,乾燥後呈灰白色菌核,莖稈變細後死亡。
  • 成株期:主要發生在主莖或側枝的分杈處,病斑環繞分杈處,表皮呈灰、白色,溼度大時也長出白色絮狀菌絲,嚴重也會導致植株死亡。

菌核病和灰黴病後期很相似,不過發病初期灰黴病是灰色的菌絲,菌核病是白色菌絲,因此,要注意區分。

灰黴病和菌核病發病時有個顯著特徵,就是發生時間一般在早晨,尤其是凌晨5點至早晨10點之間,氣溫由低溫向高溫逐漸升高的時候,棚室裡的露水時間越長,越容易發生。利用這一特點,在早晨一出太陽馬上打開放風口降低溼度,對於減輕灰黴病和菌核病有顯著效果。

春季大棚蔬菜高等真菌病害高發,9個典型病害發病的識別與防治!

黃瓜菌核病症狀

3、中溫高溼型—蔓枯病、黑星病

蔓枯病和黑星病都是典型的中溫高溼病害,溫度過高或過低即使發病,也不會很嚴重,但是隻要一遇到陰雨天氣,溫度一下降就會發病。

(1)、蔓枯病

蔓枯病主要危害瓜類蔬菜,如甜瓜、黃瓜、西葫蘆等。

蔓枯病主要發生於莖基部,首先出現水浸狀病斑,隨後患部組織壞死,呈暗色並流膠龜裂,於其上產生許多黑色小粒狀的柄子殼及子囊殼,葉片受害時,常呈現由葉緣往內擴展之水浸狀壞疽病症,果實受害產生黑色龜裂凹陷斑,造成果實腐敗。

春季大棚蔬菜高等真菌病害高發,9個典型病害發病的識別與防治!

蔓枯病症狀

(2)、黑星病

黑星病在黃瓜上較為常見,在整個黃瓜生育期均可以侵染髮病。侵染嫩葉時,葉面呈現近圓形淡黃色病斑,邊緣呈星紋狀;嫩莖染病病斑暗色凹陷龜裂,溼度大時病斑長出灰褐色黴層;瓜條發病,病斑處溢出透明的黃褐色膠狀物,凝結成塊。

對於中溫高溼型病害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特別隱蔽,等發現的時候基本都到了中期,此時,想要通過藥劑來治療就已經為時太晚。因此,針對這類病害,只能在前期預防或發病初期就加以控制。

春季大棚蔬菜高等真菌病害高發,9個典型病害發病的識別與防治!

黃瓜黑星病

4、高溫高溼病害—葉黴病、灰葉斑病、靶斑病、炭疽病

高溫高溼病害主要有西紅柿的葉黴病、灰葉斑病,黃瓜的靶斑病、炭疽病,都屬於典型的高溫高溼病害,溫度越高、溼度越大,發病就越嚴重。

(1)、番茄葉黴病

番茄葉黴病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也危害莖、花、果實。為害葉片時先從中、下部葉片開始,逐漸向上葉片擴展,葉片正面發生圓形、橢圓形或者不規則形淡黃色的褪綠斑,晚期褪綠斑會發生壞死。當溼度比較大的時候,會在葉部背面會出現白色黴層,隨著病害的發展,會變成紫灰色到黑色以及比較緻密的絨狀黴層。

春季大棚蔬菜高等真菌病害高發,9個典型病害發病的識別與防治!

番茄葉黴病症狀

(2)、番茄灰葉斑病

番茄的灰葉斑病也是從番茄的中下部葉片開始,葉片出現圓形或者橢圓形的褐色小病斑,發展到中期之後,病斑中間會有灰白色的小白點,因此,我們把這個病斑也叫“鳥眼斑”,溼度越大,發生的越快,嚴重的時候會導致整棚西紅柿拉秧,而且,發生到中後期,再去用藥,基本上就無濟於事了。

春季大棚蔬菜高等真菌病害高發,9個典型病害發病的識別與防治!

番茄灰葉斑病症狀

(3)、黃瓜靶斑病

黃瓜靶斑病在春天發病快,而且一旦發病就比較嚴重。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小米粒大小黃色的凹凸斑點,病斑中間帶白色,邊緣是黃色暈圈,發病後期,病斑連片出現。

春季大棚蔬菜高等真菌病害高發,9個典型病害發病的識別與防治!

黃瓜靶斑病症狀

(4)、黃瓜炭疽病

黃瓜炭疽病會危害葉片、莖蔓和瓜條。葉片染病後出現近圓形4~18㎜的黃白色病斑,後期病斑乾枯呈穿孔狀;莖蔓染病出現暗綠色橢圓形病斑,然後擴大凹陷,呈黃褐色。

春季大棚蔬菜高等真菌病害高發,9個典型病害發病的識別與防治!

黃瓜炭疽病症狀

針對高等真菌病害,在加強田間精細管理的同時,重點是前期預防和初期治療,等病害發生到了中後期再去防治,病害對蔬菜或瓜果造成的減產就很難再避免。

1、高等真菌病害的整體預防

近期隨著氣溫的升高,棚室裡的氣溫已經升高,但是我們很多菜農朋友擔心會蔬菜受凍。因此,還是會長時間悶棚,防風不及時,導致棚內的溼度過大,這是導致真菌病害發生的主要原因。因此,為了防止這些病害的出現,一定要加大防風,早開風口,別等棚室裡的氣溫到30℃左右再開風口,通風量達不到,就一定會引發病害。

除了加大放風排溼,採用藥劑預防也是必要的,整體的預防方案建議噴施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混合溶液,具體的藥劑用量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使用。

如果無法判斷是哪種病害,可採用廣譜治療配方,本醚甲環唑+福美雙+甲基硫菌靈進行治療,由於是廣譜型藥劑,因此不是最有效的。

  • 白粉病:吡唑醚菌酯+已唑醇。
  • 炭疽病、靶斑病、蔓枯病、灰葉斑病:這四個病害比較難治療,可採用噴施苯醚甲環唑+咪酰胺錳鹽+福美雙+甲基硫菌靈進行治療。
  • 灰黴病、菌核病:噴施啶酰菌胺+枯草芽孢桿菌來進行治療。

另外,如果棚室裡病害已經發生的特別厲害,先彆著急打藥,前期可先用42%三氯異氰尿酸可溶性粉劑40克兌1桶水,進行全棚進行噴施消毒,第二天再採用對應治療劑進行治療。

春季大棚蔬菜高等真菌病害高發,9個典型病害發病的識別與防治!

春季溫室大棚蔬菜種植,受氣溫回升及天氣變化劇烈等原因,如果放風不及時,很容易引起棚內溼度過大,導致這一時期高等真菌病害高發,在栽培管理中,要通過加大放風排溼、噴打預防藥劑等措施對病害進行預防,從而為最終的豐產豐收打好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