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山神泉的渊源


(原创首发)山神泉的渊源


在东平县接山镇歪老婆山西脚下,姜庄村村边有一眼神奇的山泉。千百年来,不论天气多么干旱,这眼山泉不但从未干涸,而且水位始终保持在一米深左右,被当地群众称为“神泉”。 又叫“溢井”、“鱼井”、“金牛泉”、“普萨泉”。


(原创首发)山神泉的渊源

井子泉的形成

该泉系井子泉,位于外老婆山西麓,外老婆山为泰山山脉西支,主要岩石为花岗岩组成,山体表面裸露为风化花岗岩,,山西侧半山腰裸露为红砂页岩,在向下山脚为裸露碳酸钙石。山脚底层从上向下依次为碳酸钙石、馒头石、红砂页岩、花岗岩。由于外老婆山植被较好,减缓山水下泄速度,形成一个地下水库,且下垫面的红砂页岩与花岗岩都是不透水层,再加上馒头石组为富含水层,能储存水,所以在山脚形成了于井子泉。


(原创首发)山神泉的渊源

美丽的传说

姜庄村有1568人,耕地面积4100,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山村,其村东的外老婆山海拔235.9米,是东平县境内数的着的大山。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从济宁到济南官道从姜庄村通过,这口神井就在官道的附近。相传,姜庄村原名十里长庄,就是在官道两侧今散居民达十里长远。明初成化年间,姜庄三 连祖由青州府益县看到有官道通过,又有神泉相伴,就在此居住,故改为姜庄。

据传,从前居住在此山的灵霞元君与居住在泰山的碧霞元君互争高低。灵霞元君见泰山比自已住的山长得高、长得快,便一怒之下,跺了两脚,一脚踩在山顶,在山顶的石盘上仍留着一个硕大的脚印,另一脚则踩在了山根,形成了二米的石坑,从此坑内泉水汩汩,于是,便有了这眼神奇的山泉。据说当年泉内有两只金鱼游荡,因而又称其为“鱼泉”,后有人在坑周围用石块砌垒成圆形石井,称为“鱼井子”,简称为“鱼井”。

泉井比附近高出1米多,有几块大石头确垒在井沿边,故井水常年从井口石逢里溢出,流进一条小河沟,但流至50多米就断流,不管水大小,流至此水断统,机传在此处卧着一头金牛,神泉水流到此处就被金牛喝干。


(原创首发)山神泉的渊源

源源长流水

相传民国十三年大旱,周围水井皆干涸,唯独这眼山泉,泉水四溢,甘霖长流。于是十里八乡的百姓都纷纷到这里取水做饭。“长蛇阵”达几里路远。当时人们认为这神泉下定有大泉,于是便组织十几名劳力开挖,可是越往下挖水越少,当挖到两米多深时,竟一滴水也不见了,令人称奇的是,当人把挖出的土石又施加在到坑内时,泉水又出现了,且土石添得越多,泉水越多。当把挖出的土石全部添回坑内时,泉水又恢复了原来的位置。

这口井水,也是救命井,到大旱之年,四里八乡井水干涸,唯有这口井水很充盈。人们肩挑人抬到这口井里取水,暂时把水取干,等上几个小时,井水就用满了,从没有见该井干涸过。

现在这眼泉仍泉水不断。每年春天天气干旱时,周围的群众就近取水点种作物,免去了劳役之苦。每逢夏季来临,降雨充沛之时,泉水充满井壁,汩汩外溢,在石井的南侧形成一条百米小溪,井水口感清醇,柔滑软绵,水无沉淀。用此泉水泡茶,甘甜爽口,余香无穷。

1957年、1958年,附近村民缺医少药,生点病灾就到这口井边汲水喝,坚持喝上一段时间病就痊愈。据村民介绍,当时,附近村有一小孩得了软骨病,卧床不能动,后来他家人就用地排车拉到姜庄村亲戚家,坚持喝这口井水半个月,腿病全好,竟然自己跑着回家。现在这个人已经近60岁,身体仍然很健康。

(原创首发)山神泉的渊源

锶型神水

为充分挖掘资源,更好的造福农民。该村2009年在这口井附近打深井一眼,让全村群众共享神泉水的润泽,告别了常年吃苦水的历史。镇党委、政府为加快水资源开发,力求由资源变资产,几次到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对井水进行 检验。从检样情况看,水井井深230米,出水地层为寒武系朱砂洞组灰岩。本井井水锶的含量为1.01mg/L,已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GB8537—1995)国家标准规定(0.2mg/L≤锶的含量<5mg/L),其它指标符合《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的要求,为锶型矿泉水。锶对人体的骨骼的形成,软化人体血管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等,对胎儿的发育和母体的健康,抗氧化防衰老具有很高的功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