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样子,是孩子的第一本教科书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常常要接触很多不同类型的不同人们,有很多人虽然只是一面之缘,却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我所在的电台有一档邀请小朋友来录故事的节目,因为临近暑假,很多小朋友都会扎堆来电台录制节目。出于安全起见,凡是来参加节目录制的小朋友都是需要家长陪着的。这天,不知道是约好了还是怎么,一下子来了二十多个小朋友,小小的一间播音室顿时拥挤起来。虽然导播几次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还是有几个小朋友按捺不住好奇心到处调皮。家长们也看出了导播的着急,纷纷暗示自家孩子小声讲话。

你的样子,是孩子的第一本教科书

这时候一位来迟的家长径直走进来,一屁股就坐在了工作人员的椅子上,两只脚高高地搭在办公桌上玩起了手机游戏。游戏的声音很大,而他本人也随着游戏的进度左右摇晃着身体,玩到精彩的时候还会冒出一两句脏话。透过播音室的玻璃窗,我看到很多家长的脸上不屑的表情。

终于轮到他的孩子录音了,小男孩隔着录音台好远,就把书本飞了过来,招呼都没打地就坐在板凳上把话筒拔了出来。我一时没反应过来,耳机里全是刺耳的交流声。我想告诉他录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可小男孩并不在意我说了什么,直接拿起书本就念起故事来。讲故事的过程也很曲折,小男孩读的很零散,而且不停的扭动身体,我只好不停地为他调节着话筒的位置。终于录完了,外头那位家长不耐烦地带着孩子走了。导播在旁边对我挤眼,嘟囔了一句“有样学样,没素质”。

你的样子,是孩子的第一本教科书

我不知道这孩子将来会从事什么职业,但是从他爸爸的身上,我也依稀能够猜测这孩子以后的样子。老话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孩子的言语日常向来和父母的言传身教分不开。俄国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那么从我们成为父母的第一天起,不妨重新学习起来吧,你的每一次改变都将重写自己的书,而这些书里的内容,都将被这第一读者的孩子们用心读到。


我很佩服我的一对夫妻朋友,两人刚结婚的时候整天过着吃喝玩乐的日子,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可是自从他家乐宝出生之后,两个人仿佛脱胎换骨,甚至到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程度。下班以后不再结伴K歌、打游戏,而是一门心思陪孩子读绘本、搭积木。节假日聚餐两人也很少露面,带着孩子去郊外游山玩水,不仅早起锻炼身体,还每日研究美食。前一阵子见到这哥们儿不仅成功瘦身,形象大变,手里还拿着kindle研究成语故事。大家玩笑他,儿子是他的小克星,他却一本正经地说,我这叫打铁还需自身硬,不然以后教育儿子,他反口一句你都不行凭什么管我啊,我该咋办?

大家纷纷点头,因为他说的对。孩子是一张白纸,而手拿画笔可以在最早白纸上作画的,就是父母。在孩子还没有自我判断能力的时候,他唯一可以模仿的对象就是父母。孩子们因为天然对父母的依赖和信任,很容易默认父母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正确的样板。都说读书重要,可孩子如果读到的第一本书内容恶劣不堪,又该怎么来构建正确的人生体系?没有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才,但是如何创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帮助孩子成才是很关键的。如果您已为人父母,可以从一件件小事开始渐渐尝试着改变。比如减少玩手机的时间,与孩子一起多读几本好书,记得整洁收纳家中物品,时刻提醒自己谦逊待人... ...

你的样子,是孩子的第一本教科书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当如何树立起榜样的力量,从而给孩子正能量的指引呢?

首先,点滴影响,规范自身言行,树立榜样。父母和孩子接触最早、最多、时间最长,因而是孩子学习的最直接、最具体的榜样。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的规范自身行为,遵守社会规则、遵守社会道德,遵守传统美德。倘若一个家长整日出言不逊、藐视规则,他的孩子一定无法成为知书达理的人。成才先成人,培养孩子的三观正确,还需要父母的耳濡目染。

其次,平等相处、与孩子平等交流、尊重孩子。在孩子还没有进入学校教育中时,家庭教育是孩子获取知识、树立人生观最重要的场所。很多家长为了约束孩子制定出许多家庭规则,但是却拿着家长的架子只约束孩子,不约束自己。比如说不允许孩子玩手机,自己却吃鸡到天亮。不允许孩子乱丢东西,自己却随手乱放。长此以往家庭规则形同虚设,孩子也不会遵照规则行事,甚至会形成逆反心理。

最后,言传身教,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终身学习。爱学习的家长,孩子一定也对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武亦姝的父母一个是高校教师,一个是精英律师,家中学习氛围十分浓厚,武亦姝自小就在父母的影响下饱读诗书。成绩的获得是一时的荣耀,但是终身学习的习惯却能给人的一生带来无穷无尽的宝藏。


你的样子,是孩子的第一本教科书

对于父母来说,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因为孩子不仅是我们的希望,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