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北京:金元时期佛教禅宗大师万松行秀塔在20世纪后的命运探秘


始建于元代的万松老人塔位于北京现存最早的胡同,砖塔胡同东口,元代时的戏曲作品中,就有了砖塔胡同的记载。


据查有关文献,元朝时期,戏曲作家李好古,曾创作了一部流传至今的杂剧《张生煮海》剧中讲述了张生与龙女的爱情之真切,但他们受到龙王的粗暴阻挠,于是张生怒将海水煮沸,终于战胜龙王,追求恋爱自由得愿的戏剧故事。


其中有一句唱词“你去那羊市角头砖塔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说的就是这里。


图说北京:金元时期佛教禅宗大师万松行秀塔在20世纪后的命运探秘

▲砖塔胡同东口的万松老人塔。


杂剧剧本《张生煮海》,全名《沙门岛张生煮海》 ,元代的杂剧作品。李好古著。 剧中写潮州儒生张羽寓居石佛寺,清夜抚琴,琴声悠扬,招来东海龙王第三个女儿琼莲,两人顿生爱慕之情,便约定中秋之夜相会。


图说北京:金元时期佛教禅宗大师万松行秀塔在20世纪后的命运探秘

▲《元曲选》一书中的张生煮海故事插图。


至中秋期已到,但因龙王阻挠,龙王第三女琼莲无法赴约。张羽便用仙姑所赠宝物,一只银锅来煮海水,大海顿时翻腾,龙王大惊,不得已将张羽召至龙宫,同意张生与琼莲婚配。


图说北京:金元时期佛教禅宗大师万松行秀塔在20世纪后的命运探秘

▲张生为了爱情与龙王斗法。


砖塔胡同得此有明确时间标志的元杂剧剧本证明,堪称北京城中最早有文字记载的胡同,是名副其实的“最早的北京胡同”标本。


图说北京:金元时期佛教禅宗大师万松行秀塔在20世纪后的命运探秘

▲元曲中有关砖塔胡同的记载。


图说北京:金元时期佛教禅宗大师万松行秀塔在20世纪后的命运探秘

▲老北京地图上有羊肉胡同和砖塔胡同。


图说北京:金元时期佛教禅宗大师万松行秀塔在20世纪后的命运探秘

▲今天的砖塔胡同标牌与万松老人塔。


万松行秀修行的佛教“曹洞宗”传入日本后,逐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日本僧人中经常有人来北京参拜万松老人塔。万松行秀在中日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史上,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至今未衰。


图说北京:金元时期佛教禅宗大师万松行秀塔在20世纪后的命运探秘

▲万松老人塔。


万松老人塔能保存至今天,还与叶恭绰等人有密切关系。


图说北京:金元时期佛教禅宗大师万松行秀塔在20世纪后的命运探秘

▲万松老人画像。


叶恭绰(1881-1968年9月16日),字裕甫(玉甫、玉虎、玉父),又字誉虎,号遐庵,晚年别署矩园,室名“宣室”。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祖籍浙江余姚,生于广东番禺书香门第,祖父叶衍兰(兰台)金石、书、画均闻名于时。父叶佩含诗、书、文俱佳。叶恭绰在民国时期曾任交通总长。解放后任北京画院院长。


图说北京:金元时期佛教禅宗大师万松行秀塔在20世纪后的命运探秘

▲叶恭绰照片。


民国十六年(1927年),京兆尹李垣因图利乱卖官产旗产,其中有一些是北京的著名古迹。这位李垣为卖官产旗产还专门成立了京兆全区旗产官产清理处,并决定出卖万松老人塔谋利。


当时的交通总长叶恭绰等人得知此事,为保护万松老人塔不受破坏,经多次交涉,李垣才肯同意把万松老人塔留给叶恭绰、邓守瑕等人,但仅允许留出万松老人塔四周的一小块地方。


为保护万松老人塔,叶恭绰、邓守瑕、齐之彪、关赓麟、朱道炎、赵润秋等人组成万松精舍,用于专门保护古塔。


图说北京:金元时期佛教禅宗大师万松行秀塔在20世纪后的命运探秘

▲万松老人塔院内今景。


据档案显示,京兆全区旗产官产清理处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六月二十六日发给万松精舍《留置证书》。


李垣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七月致函叶恭绰,内称:“前邓君守瑕为万松精舍请领西城砖塔旧址及附属房屋,业经发交京郊清室内务府官产办妥,兹将财政部执照暨留置证书一并送达。”当时的民国财政部发给的是京字第124663号执照。


万松老人塔此时由桥洪羊肉店占用,塔院内到处是羊的污秽之物等,不堪入内,令人痛惜。为使桥洪羊肉店能够迁出,万松精舍只好出资津贴桥洪羊肉店迁出。


然后由万松精舍出资修建围墙,并新建门楼,门楼上石额书“元万松老人塔”。


图说北京:金元时期佛教禅宗大师万松行秀塔在20世纪后的命运探秘

▲图为民国时期制作的门楼石额照片。


万松精舍维修万松老人塔后,锁上大门后,把钥匙交给了附近的广济寺,托寺中僧人其代为照看。


北京解放前,由于战乱,张海良牙医师私自占用了塔院,一直延续到北京解放后。


为了保护万松老人塔,1950年11月28日,万松精舍同人叶恭绰等,专门致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物局,函内称:


“同人当时做这件事(指1927年保护万松老人塔)纯为保全古迹起见,因当时政局黑暗,恐交与政府再遭毁弃,暂未交出。遂越多年,同人等亦多死亡分散。今值政府清明,且对古文物建设的保存特为注意,合行函请贵局将该塔院地段及建筑,树木接收管理,编入永久保存古迹之列。”


文化部文物局受函后,随即通知北京市文物整理委员会,按叶恭绰等人函件意见,接管万松老人塔。这才使万松老人塔这一珍贵古迹纳入了政府的文物保护范围之中。此事相当令人回味感慨!


图说北京:金元时期佛教禅宗大师万松行秀塔在20世纪后的命运探秘

▲万松老人塔保护牌。


万松老人塔为北京明清旧城城区内现仅存的一座砖塔,其塔身内部包裹元塔的情况在北京地区较为罕见,是研究北京地区密檐式塔发展的重要实物,万松老人塔不仅是元大都重要的建筑遗存,更有着珍贵的地标价值。


图说北京:金元时期佛教禅宗大师万松行秀塔在20世纪后的命运探秘

▲万松老人塔下盛开的月季花。


在1980年西城区人民政府已将万松老人塔宣布为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的基础上,现已公布为北京市第五批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说北京:金元时期佛教禅宗大师万松行秀塔在20世纪后的命运探秘

▲万松老人塔园内一景。


2014年,万松老人塔院首次对社会公众开放,这个小院被定位为非营利性公共阅读空间,引进了第三方机构正阳书局负责运营管理,市民和游客可以在这里看书买书,其中多以有关北京历史地理风俗的图书为主,读者可以方便的了解有关北京城的历史和文化。


图说北京:金元时期佛教禅宗大师万松行秀塔在20世纪后的命运探秘

▲万松老人塔成为正阳书局之址。


图说北京:金元时期佛教禅宗大师万松行秀塔在20世纪后的命运探秘

▲正阳书局内的茶座。


图说北京:金元时期佛教禅宗大师万松行秀塔在20世纪后的命运探秘

▲老北京图书众多。


图说北京:金元时期佛教禅宗大师万松行秀塔在20世纪后的命运探秘

▲正在选购图书的读者。


图说北京:金元时期佛教禅宗大师万松行秀塔在20世纪后的命运探秘

▲正在阅读图书的小学生。


图说北京:金元时期佛教禅宗大师万松行秀塔在20世纪后的命运探秘

▲书架子上的北京家庭老物件茶壶盖碗。


院内还会不定期举办各种有关北京传统文化的展览,总之很有老北京的文化味道可供体验。




细读正史也轻松,文尚清新易懂,图尚高清真实。 本号致力于解密历史的细节,兼而订正一些人们观察历史时,由于不实传播而产生的误会,努力提供高清并真实的历史图文。敬请关注,持续解密历史的细节中。原创作品,版权所有,谢绝抄袭转载。引用时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