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陳日勝海水稻研究院登記成立,探索海水稻產業更高價值

2019年12月31日,深圳市陳日勝海水稻研究院(簡稱“研究院”)核准登記成立。“海稻86”發現者、“海水稻”長期培育者/研究者、廣東海洋大學教授陳日勝為副理事長,院領導均為農業行業資深人士和管理人才。

研究院由深圳市富利臻集團(簡稱“富利臻”)旗下深圳海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資成立,整合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院、廣東海洋大學、廣東醫科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新疆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單位專家資源,及華董匯、海創匯、博商會、長城匯等社會資源,致力於海水稻產業項目的研發與推進,助推“海水稻”科技實現更多價值。

研究院主要業務包括耐鹽鹼水稻育種、鹽鹼地土壤改良、水稻耐鹽鹼基因、海水稻活性物質的學術研究及相關交流活動。

深圳市陳日勝海水稻研究院登記成立,探索海水稻產業更高價值

2019年7月,富利臻和陳日勝教授簽署了共建海水稻研究院的合作協議。主要為了海水稻產業加速發展,為了海水稻在鹽鹼地改良、海岸生態修復及國家糧食保障方面充分發揮作用。

2019年11月13日至17日,在科技成果產業化平臺果成網的主導下,海水稻及海水稻科技產業項目亮相高交會(“中國科技第一展”)現場。展會上,海水稻成為“網紅”,吸引了眾多海內外參展人士的關注,海水稻科技產業項目還斬獲了“優秀產品獎”。

深圳市陳日勝海水稻研究院登記成立,探索海水稻產業更高價值

2019年12月初,江門台山海宴南豐村的750畝由鹽鹼地墾造出來的稻田,迎來海水稻收割的高潮,平均畝產超過450公斤。南豐村也正式成為廣東省首個在鹽鹼地上完成墾造水田項目並種植海水稻的村。當地政府通過打造農業產業園,吸引了陳日勝的海水稻種植團隊在此建立海水稻育種基地。


深圳市陳日勝海水稻研究院登記成立,探索海水稻產業更高價值

深圳市陳日勝海水稻研究院登記成立,探索海水稻產業更高價值

與一般水稻相比,海水稻稻稈較高,可達2米,稻田下非常適合養殖魚蟹,可實現立體式生態改良,有效控制病蟲草害,增加土壤肥力,保護生物多樣性。通過在鹽鹼地上種植海水稻,中和分解鹽鹼含量,還可以實現土壤改良的效果。

30年前,誰都不知道這個產量一般口感像糙米但耐鹽鹼抗旱抗倒伏抗病蟲害的水稻能走多遠,能發揮多大作用,但總有人用堅持讓世界看到它存在的更多更大價值。

今天,同樣是海水稻(耐鹽鹼水稻),但它不僅僅有國家層面的關注,還得到社會各界力量的大力支持,其中就包括果成網(科技成果產業化平臺)資源、技術、人才、金融等整個產業生態的支持。未來,讓我們一起攜手助推海水稻科技產業造福更多民眾。


鏈接

陳日勝:最早發現野生海水稻的人

來自廣東湛江的陳日勝被媒體譽為“海稻之父”,被袁隆平稱為“國內最早發現耐鹼性強、抗病性強、生命力強的野生海水稻的專家之一”。

1986年11月,畢業於湛江農業專科學校(廣東海洋大學前身)林果專業的陳日勝和老師羅文列教授一起,到遂溪虎頭坡的海灘普查紅樹林資源。蘆葦蕩中,陳日勝看到一株高約1.6米、似蘆葦卻結穗的植物,穗呈青白色。羅文列上前查看後,斷定這是生長在鹽鹼地裡的野生水稻——這株水稻出現同時開花、結實、抽穗的奇觀,穀粒帶著長長的芒刺。羅文列囑咐陳日勝,這很可能是一個新物種,非常珍貴,一定要保存下來育種出來。陳日勝取下那株野生海水稻結下的522粒種子後,開始了育種工作。

此後漫長的30年中,陳日勝通過繁育選擇優良株系,在遂溪海灘地進行種子提純和繁殖。2012年開始至今,他在國內部分省份鹽鹼地試種海水稻。

2014年9月1日,“海稻86”通過農業部頒佈的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公報。同年10月29日,袁隆平獲悉海水稻情況後,給科技部部長萬鋼寫信,他認為,海水稻是一種非常寶貴的水稻種質資源,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和利用價值。11月,陳日勝帶領的科研團隊第一次完成海水稻全基因組測序,填補了海水稻分子研究的空白。目前,我國海水稻研究在世界範圍內處於領跑地位。

陳日勝謙虛地表示:“我做的事情很簡單,育種是一件很費時間很漫長的事情。我第一步是測試出海水稻具有耐鹽耐鹼的特殊功能。第二步是異地測試,到各個省的鹽鹼地測試,觀察耐鹽鹼性狀表現、在不同的積溫帶表現,以及在不同品系鹽鹼地表現。第三步是選擇各個積溫帶的優良品種做組合,目前情況還比較樂觀。”

陳日說:“經過測試及觀察它的表現,我懷疑海水稻有耐鹽基因,所以這幾年在進行DNA分析,尋找海水稻的耐鹽基因,今年已經有進展,還要繼續測試。”

對於海水稻的研發,陳日勝表示,袁隆平團隊主要的方向是“高產”,而他的團隊把研發方向聚焦在“抗性”,即耐鹽鹼性能。兩個研發方向並不矛盾,希望先解決“抗性”的問題,再去破解抗病蟲害、提高產量等問題。陳日勝認為,海水稻的發展有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目前全國的鹽鹼地存量很大,一旦能將這些地利用起來,我國的糧食產量將得到很大的提升。近年來他進行了細緻的研究和實驗,發現湛江海水稻種植的土壤鹽度和全國其他大多數鹽鹼地相似,因此,只要針對各地的具體情況,對應性地調整種子就能較好種植。在陳日勝看來,目前只要解決了“抗性”問題,就能將海水稻進行推廣種植。

多年來,陳日勝在海水稻發源地種植驗證,重度鹽鹼地種下海水稻6年後,土壤得到改良,而中度鹽鹼地只需3年。種植海水稻無需使用化肥和農藥。發源於湛江的海水稻在從海南到東北三省沿海的鹽鹼地都能正常生長。

這是否意味著全國各地的鹽鹼地都能種海水稻?陳日勝謹慎地回應:“目前海水稻耐鹽鹼程度還需大量試驗,有數據才有說服力。”他和研究團隊正著力收集海水稻耐鹽鹼的相關數據,彙總各地情況做成研究報告。陳日勝透露,命名為“海稻86”的種子已選送到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河南、山東等全國16個省區,進行試種試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