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野號本應該屬於大清,為什麼最後被日本拿來發動戰爭呢?

海權維繫著一個國家的命脈,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對此重大現實,清朝統治者卻還在夢中酣睡。

十九世紀末,世界上的一個個古老帝國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改良革命,由陸地走向海洋,進一步走向世界。歷史事實表明,近代新興的資本主義強國幾乎都是海岸國家,只有那些保守的內陸國家和海上失去民族活力的民族,依然在飽受著殖民者帶來的痛苦。

吉野號本應該屬於大清,為什麼最後被日本拿來發動戰爭呢?

19實際末世界形式

1894年,對於近代中國來說,絕對一場巨大的傷痛。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海軍的慘敗。雖然北洋水師的消亡離不開清政府整體的腐敗,但客觀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軍艦物資遠遠落後於日本。交戰前,北洋海軍自稱有三艘鐵甲鉅艦維持局面,但在日軍的巡洋麵前就顯得有些落後。北洋海軍的鐵甲艦船體噸位重、航速慢,可巡洋艦恰恰將噸位與航速方面的劣勢得到了晚上。在整場海戰中,日軍的吉野艦是對我威脅最大的。吉野憑藉高航速,炮力足等優勢,給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困難。想打沉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讓人想不開的就是,吉野號巡洋艦是為中國海軍量身定做的。

吉野號本應該屬於大清,為什麼最後被日本拿來發動戰爭呢?

吉野號

當年李鴻章在組建北洋海軍之後,曾經到訪英國,瞭解當時海軍的發展以及軍艦的未來。隨後,便立即向英國下來訂單,花費120萬兩白銀為北洋海軍訂做了一艘巡洋艦。這艘巡洋艦在當時,裝備了世界近代海軍先進的阿姆斯特朗大口徑速射炮和剛剛問世不久的專用火炮測距儀,在射速和航速上有可靠保證,絕對是海上堅固的火力保證。

吉野號本應該屬於大清,為什麼最後被日本拿來發動戰爭呢?

光緒

吉野號本應該屬於大清,為什麼最後被日本拿來發動戰爭呢?

李鴻章

訂單交付英國之後,李鴻章立即回朝上奏光緒,請求光緒降旨戶部,撥專款去購買鉅艦。可事情並沒有李鴻章想的那麼順利,請求是遞交上去了,當時的戶部主管翁同龢卻以“戶部無銀”為理由,多次拒絕撥款。再加上當時慈禧太后要過60壽辰

需要鉅額白銀加緊修繕頤和園。在壽誕和買軍艦兩者之間,自然慈禧過壽誕會更重要。吉野買不回來,著急的不僅是李鴻章,英國方面更是一遍遍的催促。

吉野號本應該屬於大清,為什麼最後被日本拿來發動戰爭呢?

慈禧

這件事情被日本方面得知後,日本天皇決定買下這艘軍艦。於是日本就派人抵達英國洽談購買事宜,很快雙方就談妥了。因為日本剛剛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國庫實力並不是很殷實。日本天皇下令前國人民捐款,湊錢買船。為了省錢,日本天皇每天只吃一頓飯,又號召政府官員捐款,一點點的積攢,很快,

吉野號編入了日本聯合艦隊第一梯隊序列。

吉野號本應該屬於大清,為什麼最後被日本拿來發動戰爭呢?

日本天皇

後來的黃海海戰中,吉野號讓北洋艦隊吃盡了苦頭。一艘吉野說明不了什麼,可從雙方購買軍艦的態度上,就已經決定了日後中日戰爭的勝負。古老的中華帝國再不做出改變,恐難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