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董興鵬的“牛倌”路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劉福國

瓦房店市楊家滿族鄉臺後村半山腰上的養牛場,110多頭肥壯的肉牛靜靜地在牛舍站立著。見到董興鵬進來,牛像是見到了老朋友,主動把鼻子伸過來,哞哞叫打著“招呼”。

董興鵬是這個村的第一書記,但村民都願意叫他“牛倌”。

兩年前,董興鵬作為瓦房店市下派的第一書記來到瓦房店市楊家滿族鄉臺後村,如何帶領檯後村——這個低收入村實現脫貧,成為這個新任村官滿腦子思考最多的問題。

“剛來的前兩個月,我只做一件事,就是跑遍臺後村的每家每戶,看看這個村問題到底出在哪。”董興鵬告訴記者,臺後村有512戶、1874人,村民以種植玉米、桃子為主,靠天吃飯,村集體經濟更是一窮二白,年輕人大部分外出打工。全村還有低保戶38戶、五保戶4戶,低保邊緣戶5戶、殘疾人56戶。大部分貧困戶望田興嘆,有勁使不出,發展村級經濟又找不到方向。“沒有適宜的產業和項目,村子和村民只能在貧困的窩裡打轉轉”,董興鵬深有感觸。

沒錢、沒人、沒技術,但可以籌錢、找人、學技術,董興鵬下定了決心。他在市場考察中發現,近年來肉牛市場平穩且利潤可觀,正好村裡還有一個閒置多年的養豬場,何不“就地取材”建個養牛場,發展集體經濟?冒出這一想法後,董興鵬又專門請教有關專家,得到肯定的答覆後,他堅定了要在村裡做好“牛文章”的信心。

為統一想法,董興鵬組織村“兩委”班子成員先後到瓦房店其他地區、普蘭店區養殖企業考察肉牛養殖項目,學習肉牛養殖技術和經驗,終於,大夥兒的心裡踏實了,覺得這個路子行。

產業項目確定了,籌集資金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而恰在此時,鄉政府轉發了瓦房店市人民政府關於申報產業扶貧項目的通知,在經過村兩委班子會議討論一致通過後,董興鵬再次請教專家,結合臺後村實際,牽頭編寫了《臺後村肉牛養殖產業扶貧項目實施方案》,獲得了瓦房店市產業扶貧資金支持110萬元。鄉領導也積極與對口幫扶單位溝通,再籌集資金100萬元。3個月時間,210萬資金全部到位。

在廣泛徵求村裡黨員、村民代表和部分村民的意見後,董興鵬最終拍板:確定了村集體經營、集中飼養、收益合理分配的經營模式——即由村委會牽頭建立肉牛養殖場,以扶貧資金作為本金,購買肉牛牛犢,租用場地進行圈舍改造,僱傭飼養員,購買飼料進行集中飼養和經營管理。同時,與肉牛繁育公司協商簽訂了購牛合同、技術指導、免費衛生防疫和保險等服務協議,做好風險防控等工作。

2019年2月12日,110頭肉牛正式進駐村集體牛場。從這一天開始,董興鵬正式由“村官”變成了真正的“牛倌”。把牛養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需要細心、耐心和貼心。從肉牛進欄那天起,董興鵬每天上班和下午喂牛時都會到養殖場,看看飼料配比是否正確、肉牛吃草吃料是否正常,每一頭牛的長勢他都瞭如指掌。有一次,好幾頭牛突然集體鬧肚子,有的一天不吃不喝。董興鵬心疼得不得了,也愁壞了,立即從外地請來獸醫,自己親手喂藥,連續多天守在牛場。幾天以後,肉牛一個個慢慢緩過來了、康復了,董興鵬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一年多時間,董興鵬樂於沉浸在牛舍那特有的氣味裡,眼見著一頭頭肉牛慢慢長大,變得膘肥體壯。

“再過幾天,這些肉牛就陸續出欄啦,至少可以新增收入30多萬元。”按照此前制定的分配方案,收益的20%作為村集體收入,10%用於救助困難戶,30%用於擴大再生產,40%用於村裡開展公益事業。養殖項目將成為一棵果實累累的大樹,在這棵樹下,集體經濟將逐漸豐盈,困難村民收入也會可持續增長,臺後村定會如期脫貧。”董興鵬和臺後村的村民們信心滿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