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人“护犊子”这件事为例,用“第3选择”让育儿矛盾豁然开朗

新晋辣妈小莫最近有些烦恼:婆婆被自己气得回家了,一时半会又找不到合适的月嫂,才五个月的宝宝没有人带,小莫不得不请长假自己亲自照料。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小莫在结束了产假就重返职场了,白天宝宝由婆婆一个人带,晚上由小夫妻俩自己带。可是一段时间以后,小莫就惊奇地发现,宝宝的奶量变“大”了。根据婆婆给的数据,原本宝宝白天只能喝掉500ml左右的奶,而现在宝宝一天的奶量可以达到将近1000ml,怎么回事呢?

小莫问婆婆,婆婆也只是笑嘻嘻地对她说:最近宝宝吃得都特别好,可能是妈妈不在,宝宝比较乖吧。

以老人“护犊子”这件事为例,用“第3选择”让育儿矛盾豁然开朗

可是周末小莫自己带的时候,她却发现,宝宝的奶量依然只有500ml左右,根本不可能达到1000ml啊!

小莫不放心,于是背着婆婆悄悄地在孩子常活动的位置装了一个摄像头。不装不要紧,一装就发现问题了:婆婆每次泡的满满一瓶奶,孩子真的喝掉的只有一半。和平常一样,孩子喝一会就直接不要了,剩下的奶居然被婆婆自己喝掉了。

小莫拿着视频质问婆婆,婆婆一下子就生气了:还不是你每天叨叨着孩子的奶量怎么这么少啊!我也想让孩子多喝点啊,孩子不喝我怎么办?他剩下喝不完之只能我喝掉了呀,要不然多浪费!我跟多报点数目,这样你就不会责怪我的孙子了呀!我好心好意给你带孩子,你居然装个监控防我,我会害我孙子吗?

小莫心里也很是委屈:你这护犊子也护得太厉害了吧,孩子才这么点大,你就帮助他撒谎了。我是孩子的亲妈,我怎么可能会责怪一个5个月大宝宝呢?

于是,双方僵持不下,婆婆直接收拾东西回家了。

小莫说,类似的事情其实还挺多的,婆婆总是在她面前刻意美化孩子,说他不哭不闹,很乖,净不跟孩她说实话,好像生怕她会嫌弃孩子似的。

“我们俩是一起带孩子的,婆婆老是隐瞒真实情况,这让我怎么掌握孩子的生活情况呢?就拿隐瞒喝奶量这件事来说吧,因为怕孩子喝得太多,晚上我还特地让孩子少喝一点,整体奶量摄入不足,这不就耽误了宝宝的营养了玛?”小莫气哄哄地说。

以老人“护犊子”这件事为例,用“第3选择”让育儿矛盾豁然开朗

有育儿分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虽然如今的专家们,都在强调育儿路上应该只有一种声音,一个家庭中,育儿理念和育儿方式都必须要保持一致,否则,会让孩子们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听谁的。

然而,事实上,几个完全不同的人组成的家庭,在思想、观念上必然会存在差异。既然有差异的存在,那么必然会有分歧的存在,想要完全一致的育儿观几乎是不可能的

即使表面上没有矛盾,那么事实上肯定有一方在默默隐忍,习惯性地迁就另一方,等有一天隐忍不了呢?是不是更大的矛盾就爆发了呢?

就拿老一辈的护犊子这件事来说吧,老一辈“护犊”情深,是一件挺普遍的、会让很多家长头痛的事

在家里,老人帮着孩子防家长:

每当孩子犯了错误家长想要教育一下的时候,很多老人总会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充当孩子的“保护神”:“孩子还小呢,你这么大了还跟一个小孩计较什么?长大了自然就懂事了!”

在外面,一些老人就更加没有原则了:一听说自己的孙子孙女受到欺负了,恨不得立马就去兴师问罪。

所以,出现不同的声音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可怕的是,因为没有得到有效的沟通,双方出现两败俱伤的局面:像小莫家这件事的结局一般,小莫的婆婆生气回家了,小莫也少了一个带孩子的帮手,双方谁也没捞到好处。

以老人“护犊子”这件事为例,用“第3选择”让育儿矛盾豁然开朗

什么是第3选择?

第3选择”被称为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是由美国思想巨匠史蒂芬•柯维提出的全新思维模式,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几乎无所不能,可以用来解决一切问题。

在《第3选择》这本书中,是这样解释的:

面对任何问题,大家惯用的第1选择就是按照“我”的方式,第2选择就是按照“你”的方式来进行。冲突点往往就在于,到底是你的选项比较好,还是我的。因此,不论选择哪一方,都会有人觉得受伤或牺牲。史蒂芬•柯维指出,这时不妨考虑第3选择:超越你的或我的方式,设法找到更高明、更好的方法,让双方都能从冲突中找到一条出路,称之为“第3选择”。

我的一句话总结就是:很多时候,问题不是非黑即白,不是非得一决高下,拼个你死我活的:跳出思维怪圈,我们不是非得向现实妥协,我们是可以实现共赢的

既然这么厉害,所以,在遇到育儿分歧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应用“第3选择”,在不损害双方利益的情况下达成和解呢?

以老人“护犊子”这件事为例,用“第3选择”让育儿矛盾豁然开朗

以护犊子这件事为例:如何运用第3选择解决育儿分歧

我们以小莫婆婆护犊子帮助孩子撒谎这件事为例,来探讨下第3选择的解决方案。

在小莫和婆婆的这件事上,

第1选择是,小莫继续用监控监视婆婆,发现有问题了就直接告诉婆婆。这样做的后果是,婆婆觉得自己很委屈,辛苦付出还不被认可,时时刻刻生活在监视之下,气不过,就直接罢工回家;

第2选择是,小莫选择妥协,假装不知道这件事,一切任由婆婆做主。这样做的后果是,小莫觉得委屈,更怕以后儿子懂事了,会察言观色了,有婆婆护着,会被婆婆惯出毛病来。

其实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双方都是自以为为孩子好,只是都没有说出来:小莫怕孩子养成坏习惯,也怕孩子吃不饱,所以选择安装摄像头;婆婆怕孩子受到责怪。所以故意帮他隐瞒。

那么,第3选择可以有哪些可能性呢?这就需要小莫把婆婆看成独立的人,看清楚婆婆做这件事的动机是好的,真诚地邀请婆婆一起创造出一种双方都满意的第3种可能性。

奶奶在家里会习惯性第护着孩子,本质不坏,很大的原因可能是认为家长太过于严厉、独断专行了。

以老人“护犊子”这件事为例,用“第3选择”让育儿矛盾豁然开朗

所以,第3选择可能是这样的:

建议使用家庭分工模式:在某几个方面,一切由奶奶做主,在某几个方面,则需要由妈妈来做主:

比如,在孩子的教育、行为习惯上,事关孩子的性格发展,需要以妈妈的意见为主;

在孩子的饮食起居方面,因为本身就是奶奶照料得更多,所以可以由奶奶做主。

但是前提是,为了孩子好,两个人必须要一起来系统第学习育儿知识,这样,经过自己的学习,奶奶也能认识到以往的一些错误做法,总体的方向不至于跑偏。

为了公平公正,我们还可以建议定期举行会议讨论模式:比如每天一次,在孩子不在场的情况下,花个10分钟时间,总结一天这一天遇到哪些问题,可以用什么办法解决,听听彼此的意见,这样老人也能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也就更愿意信任年轻人了。

以老人“护犊子”这件事为例,用“第3选择”让育儿矛盾豁然开朗

写在最后:协同,是为了更好的结局

有人说,我们家的矛盾太大了,根本就无解啊,我想说,请不要给自己消极的信号。

事实上,育儿矛盾在家家户户都会存在,只不过有大有小,但是我们唯一可以相信的是,所有的矛盾都是可以调节的——因为有了第3选择的存在。

在解决育儿分歧上,第3选择既不是你一定要听我的,也不是我一定要听你的,而是,我们不仅要看到自己这一方面,也要看到对方的想法,并且积极倾听、采取行动,最终“创造”出一种我们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案。

我们的协同合作,不是为了让谁迁就谁,而是为了一起达到更好的结局。

我相信,既然谁都是为了孩子好,这个出发点是好的,目标是一致的。只要开诚布公,为什么不可以合作呢?

所以,快点主动走出这一步,问一问对方吧:嘿~你愿意和我一起寻找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吗?

我是 @三个麻麻 代表的是拥有"三头六臂"的正能量麻麻们,欢迎关注我,我们一起手写身边的育儿故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