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阿拉伯人未崛起,拜占庭帝国能否再存7世纪?军政合一给了答案

前言

查士丁尼皇帝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在经过内部改革以及外部扩张战争之后,达到了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黄金时期,这种黄金时期的表现不仅仅是因为帝国在查士丁尼的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恢复了往日罗马帝国在西方的大部分统治,更重要在于拜占庭帝国在其统辖范围之外强大的国家影响力。其在继承了罗马帝国的古典文明同时,又创造了一系列独具东方封建特色的拜占庭文明。

拜占庭虽然从其建立开始再到灭亡经过了千年之久,现代学者称之为"千年拜占庭",但是我们从它的实际统治力来看,在查士丁尼去世后不久,也就是在公元7世纪初期,拜占庭帝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统治危机。这种统治危机直接体现在查士丁尼时期重新取得控制权的西方地区已经逐渐失去控制,纷纷宣布独立,再次回到了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的蛮族政权林立的局面。

若阿拉伯人未崛起,拜占庭帝国能否再存7世纪?军政合一给了答案

西征军

同时在拜占庭帝国统治的东方地区,也在阿尔瓦人和斯拉夫人这些游牧民族的冲击之下逐渐脱离控制,尤其是在阿拉巴人的大范围入侵之下,帝国原来统治范围内的著名城市叙利亚、埃及等等全部被占领,帝国的统治危机空前加重。由于这些领土脱离拜占庭帝国统治,以及大规模外族势力的入侵都发生在公元7世纪。所以称此时的拜占庭帝国遭遇了7世纪危机。

这种危机的严重程度虽然比不上罗马帝国时期的3世纪危机,但是从实际上来看确实对拜占庭帝国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查士丁尼作为拜占庭历史时期一位大有作为的君主,在其死后可以说给继承者留下了一个不怎么友好的局面。由于其生前对于西方地区进行了军事征服,并且驱赶了当地已经建立政权的日耳曼民族,西方的统治危机时刻存在,因为散布在周围的东哥特人、西哥特人、法兰克人等等随时都会卷土重来。

若阿拉伯人未崛起,拜占庭帝国能否再存7世纪?军政合一给了答案

阿拉伯人入侵拜占庭

查士丁尼死后拜占庭帝国西方领土的失控

从查士丁尼皇帝于公元533年令贝利撒留率军西征北非汪达尔王国开始,到公元55年拜占庭军队消灭了东哥特王国在意大利地区的统治,同时将势力延伸到西班牙地区的沿海地区,就此对外战争结束一共经历了21年。如此长时间大规模的对外征服战争,本来对于拜占庭帝国的综合国力就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如若不是查士丁尼统治时期帝国较为强盛,这样的征服不可能实现。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当初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就是因为大规模的蛮族入侵,他们基本上分割了西罗马帝国的统治地区,相继建立起西哥特王国、东哥特王国以及汪达尔王国。这些蛮族的风气本来就十分彪悍,再加上他们有着强大的骑兵部队和单兵作战能力,想要征服这些蛮族政权可谓十分艰难。拜占庭在20多年的战争中实现了对他们的征服,但是直接后果就是自己的势力也得到相当大的损耗。

若阿拉伯人未崛起,拜占庭帝国能否再存7世纪?军政合一给了答案

阿拉伯人士兵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何况是拜占庭帝国与西方这么多猛虎相争呢?不仅如此,这些蛮族政权所建立的地区皆是拥有着数百年根基的城市,东哥特人占据意大利城,汪达尔人占据的迦太基以及西哥特人占据的西班牙,这都是一方重地。可想而知拜占庭帝国实现对这些地方的控制需要耗费多大的国力资源。在贝利撒留千辛万苦攻陷意大利城时,他下令士兵们可以随意掠夺,很难想象这不是由于当时拜占庭前线军队长期战争中军队给养不足导致的。

正是这些拜占庭士兵在意大利城内烧杀抢掠,引发了市民和东哥特人抢掠反抗情绪,甚至那些意大利市民和东哥特人联合起来反对拜占庭军队。这些蛮族政权在昔日罗马帝国的统辖范围内也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统治,因此他们在政策的推行上也已经深入人心,而查士丁尼在统一之后,强行更改法令,严重引发了社会动荡。在他死之后,这些地方的民众和周边的蛮族纷纷反对拜占庭的统治,公元7世纪初期西方地区基本脱离拜占庭帝国的控制。

若阿拉伯人未崛起,拜占庭帝国能否再存7世纪?军政合一给了答案

斯拉夫人入侵

阿瓦尔人、斯拉夫人以及阿拉伯人的入侵

在帝国逐渐失去对西方领土控制的同时,拜占庭帝国的东部领土也遭遇了帝国建立以来最为严重的外族入侵。不仅如此帝国由于在查士丁尼统治时期对于西方的大规模用兵,直接导致了帝国本土的社会危机。前线作战需要大量的军费支撑,为了能够保障战争供给,查士丁尼不断增加对本土人民的赋税额,虽然拜占庭帝国的工商业比较发达,但是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还是农业京畿。

广大帝国本土的民众由于中央的赋税不断增加,逐渐开始难以维持正常生活。查士丁尼作为拜占庭帝国的皇帝和原来的罗马帝国有着深厚的渊源,但是帝国本土的百姓却不这样认为,他们对于罗马帝国统治晚期的印象只有战乱和严重的赋税盘剥。而查士丁尼用广大劳动人民的血汗钱去满足自己的私欲或者是帝王之业,自然不会得到民众的支持,拜占庭帝国广泛的领土范围也只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

若阿拉伯人未崛起,拜占庭帝国能否再存7世纪?军政合一给了答案

外族入侵

帝国统治内部的民众势力已经在蠢蠢欲动,与此同时,更加令帝国统治者头疼的是来自北部的阿瓦尔人(中国古代称之为柔然)以及斯拉夫人对于帝国东部开始了猛烈的军事进攻。他们频繁地从海路和陆路向帝国本土进行入侵,让拜占庭统治者应接不暇。两个入侵的游牧民族虽然令帝国苦恼,但是毕竟帝国还是有足够的军事实力来抗衡两个外族的入侵。

公元7世纪拜占庭帝国真正的敌人是崛起于中亚地区的阿拉伯人,他们建立政权之后,势力不断扩张,公元7世纪初开始威胁帝国东方边境。从公元7世纪30年代开始阿拉伯人的势力逐渐占领了拜占庭帝国的一大半领土,原来属于帝国主要统治区域的两河流域重要城市如巴勒斯坦、叙利亚等统统被阿拉伯人占领,拜占庭帝国的势力范围在不断收缩。从7世纪中后期开始阿拉伯人几乎成为了定期入侵拜占庭帝国的势力,帝国也由此进入了黑暗时期。

若阿拉伯人未崛起,拜占庭帝国能否再存7世纪?军政合一给了答案

进攻君士坦丁堡

征伐战争以及外族入侵下形成的军政合一体制

查士丁尼时期的大规模向西方用兵,虽然在形式上已经完成了帝国对于西方的统治,众多蛮族建立的国家也纷纷灭亡,但是由于他们在当地已经进行了半个多世纪的统治,在政策法令方面已经对当地人民形成了一种规范,因此拜占庭要想彻底恢复对于这些新收复地区的统治还需要一个漫长的时期。

但是拜占庭帝国由于当时的国内形势需要,并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政策方面的重建。最终查士丁尼决定在新征服的北非地区、意大利地区实行具有军事专制色彩的军区制度。也就是说将这些帝国统治下的西方地区分化为几大军区,并且派遣查士丁尼信任的军队统帅前去进行军事化管理,由此加强对于西方地区的统治。

若阿拉伯人未崛起,拜占庭帝国能否再存7世纪?军政合一给了答案

君士坦丁十一世

在希拉克略皇帝统治时期,帝国正处于内外交困之际,为了防止帝国核心统治地区发生动乱,他将西部地区的军区制度直接移动到了帝国本土,希望能够凭借中央强大的军事实力来压制地方的反动势力。希拉克略统治时期,将帝国东部分化成了三个军区,分别拍总督进行统治。

康斯坦斯二世统治时期对于其祖父的军区制进行了更加完善的改革,东部地区只划分三个军区肯定会使得总督的权力过大,为了限制总督的权力,康斯坦斯二世将全国划分成了6个军区。刺手帝国的军区越划越多,公元9世纪达到了10个,到了公元11世纪时期居然多达38个。

若阿拉伯人未崛起,拜占庭帝国能否再存7世纪?军政合一给了答案

衰落后的拜占庭

评价

拜占庭帝国在7世纪所遭遇的危机对于帝国本身来说是具有极大消极影响的。这次危机虽然外族入侵占了主要原因,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帝国统治者在大张挞伐时期所造成的后遗症。查士丁尼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利用全国人民的血汗进行征伐战争,必然会引发帝国内部的阶级矛盾。另外,帝国在征服西方地区之后,并没有沉下心来去重建帝国对于这些地方的统治,而是采取更为极端的军区制对当地进行强硬统治,这肯定会令当地人民十分不满。

倘若拜占庭统治者能够采用较为缓和的统治政策,帝国在西方的统治也不至于那么快崩塌。这种军区制的极端统治方式居然还被应用到了帝国的东部统治地区,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采取武力镇压地方动乱。公元7世纪初期拜占庭帝国所遭遇的外族入侵,从宏观角度上这是当时整个亚欧大陆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后果。

但是阿瓦尔人、斯拉夫人纷纷崛起,逐渐步入文明阶段,他们正处于极度扩张的时期,并且距离拜占庭帝国如此之近,面对眼前这一大块儿肥肉,他们怎么可能会主动放弃呢。

当然两个外族势力毕竟还是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实力比较弱,帝国勉强还能够应付过来。但是在中亚地区突然崛起的阿拉伯人却没有那么好对付了,阿拉伯人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在宗教政权的指引下不断扩张,实力不断增强。

拜占庭帝国虽然也是注重宗教信仰的国家,但是在宗教重视程度上却远不如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此时已经成为了拜占庭帝国的主要对手,并且在公元7世纪中后期已经将其势力渗透到了克里特岛和西西里地区。并且阿拉伯人拥有着实力很强的联合舰队,这让阿拉伯人对于拜占庭周边势力的入侵更加方便,同时对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形成了直接威胁。从此以后拜占庭帝国与阿拉伯人开始了长期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对抗。


参考文献:《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