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害怕什么来什么,李继迁盘算建国蓝图,欲突袭宋朝城池灵州

李继迁的大事,就是突袭灵州。李继迁心中一直在盘算一个宏大的建国蓝图。要想改变游击战的局面,就必须拥有一个足够坚固的城池来对抗宋军。他的首选本是夏州。只是夏州故城被毁,银州、绥州经历几次攻防战早就残破,又与宋朝几路军镇近邻,都不适合。西面的灵州虽然有宋兵把守,可是人数并不多。灵州距离宋军最近的军镇足有千里之遥,宋军无论是出兵救援还是押送粮草,都很容易被李继迁拦截。何况,灵州的西北和西南都有广阔的土地。虽然有一些吐蕃部落生活,可是那些部落各自分散,根本不是李继迁的对手。

宋太宗害怕什么来什么,李继迁盘算建国蓝图,欲突袭宋朝城池灵州

李继迁剧照

灵州一旦攻下,局面将彻底扭转。只是,灵州城池坚固,攻城必定是一场持久战。这就意味着需要耗费无数粮草。以当时李继迁的能力,筹备足够数万人支撑数月的粮草,还很难做到。没想到就在李继迁左右为难的时候,宋太宗将40万石粮草送到了李继迁面前。宋朝军方当然也知道灵州的重要。夏州故城被毁之后,宋太宗有意经营灵州,以灵州、夏州、银州三地形成半包围之势,逐步困住李继迁。要想增强灵州防御,自然要加大粮食储备。40万石粮草数目巨大,运输起来根本无法掩饰如何防备李继迁劫粮,成为此次运输的关键。

宋太宗害怕什么来什么,李继迁盘算建国蓝图,欲突袭宋朝城池灵州

灵州城遗址

李继迁派出一些老兵骑着劣马充当诱饵,白守荣果然中计,率军追赶,离开粮草辎重四五里。看白守荣已经中计,李继迁率主力冲出,拦腰截断宋军。那些民夫看到党项骑兵出现,一个个惊慌失措,抛下粮车逃命而去。白守荣见势不妙也赶紧逃跑,1000名新兵很快被屠戮干净。李继迁将40万石粮草收入囊中。消息传到京城,宋太宗大怒。40万石粮草不是小数目,并且,李继迁得到这笔粮草就有了和朝廷军队打持久战的能力。怎么办?真是害怕什么来什么,就在宋太宗生闷气的时候,西疆消息传来,李继迁率领上万骑兵攻打灵州。灵州粮食短缺,若是不增援,很难守住。

宋太宗害怕什么来什么,李继迁盘算建国蓝图,欲突袭宋朝城池灵州

李继迁率领骑兵画像

只是,如今从内地通往灵州的要道已经被李继迁控制。不派出大军,基本没有突破的可能。宋太宗很苦恼。至道二年,他的病情越发沉重了蜀地的叛乱,在官军的强力镇压下,勉强被平定了。可是,叛军残部还盘踞山林,百姓也亟须安抚。这些都需要大笔钱粮。若是西线再度开战,朝廷将不堪重负。参知政事张看出了宋太宗的心意,他带头上书,请求放弃灵州。在他看来,灵州乃是蛮荒之地,丢弃了不可惜,得到了没用处。宰相吕端强烈反对。李继迁围城已经半年,灵州城内粮食早就吃光。若是再迟疑,灵州必然失守。城中所有军兵、百姓必然会被李继迁屠戮。

宋太宗害怕什么来什么,李继迁盘算建国蓝图,欲突袭宋朝城池灵州

宋太宗画像

一旦放弃灵州,就等于放弃了西疆广大领土。那李继迁将会以灵州为中心,四面拓展,对宋朝造成更大的祸患。宋太宗权衡再三,再派大军征讨。这次出征,一共有五路大军。李继隆从环州出兵,丁罕从庆州出兵,范廷召从延州出兵,王超从夏州出兵,张守恩从鄜州出兵。李继隆为本次西征军主帅。不过,和以往一样,真正的主帅乃是远在京城的宋太宗。他早就拟定好作战计划,分别送给五人。他规定,李继隆从环州绕道灵州,解灵州之围。其他四路由驻地出发,到李继迁的大本营乌白池会合,共同歼灭李继迁主力。宋太宗的这个作战方案看似稳妥,其实潜藏着许多不稳定因素。

宋太宗害怕什么来什么,李继迁盘算建国蓝图,欲突袭宋朝城池灵州

环州

五路大军有主帅,其实又都直接听从皇帝调遣。虽然规定了在乌白池会师,但大军行进有远有近。乌白池又在千里沙漠之中,即便是当地土著在规定的时间赶到也有些难度。何况,宋军多是步兵,在沙漠中缺少机动性,很容易被李继迁部各个击破大将卢斌曾经提议不如大军直接进攻灵州,目标明确,路也更好走。李继迁在腹背受敌之下,必然退却,灵州之围也就解除。李继隆少年成名,与辽国大战多次,凭借的都是他对战局的准确判断。

宋太宗害怕什么来什么,李继迁盘算建国蓝图,欲突袭宋朝城池灵州

李继隆剧照

他对于宋太宗的所谓作战方案,也是常有不同意见。此时,遇上了卢斌,两人竟一拍即合。李继隆决定改变路线,直奔乌白池。半路上,李继隆遇上了庆州的丁罕部队。两支部队合兵一同前往。他们走了10多天,一直在搜寻李继迁的主力,可是始终没有遇上一个敌人。计算路程,李继隆等人估计很有可能走错了方向,于是赶紧沿着原路撤回结果,最后只有夏州的王超和延州的范廷召到了乌白池。两路大军和李继迁主力遭遇。

宋太宗害怕什么来什么,李继迁盘算建国蓝图,欲突袭宋朝城池灵州

丁罕部队画像

李继迁自然明白乌白池对于他的意义。他的军队全部都拼死作战双方大小数十次战斗,彼此互有死伤。只是,王超、范廷召两路大军在兵力上不优势,并且随军粮草储备不足,尤其是沿路水井多被李继迁捣毁。宋军又饥又,根本无法继续战斗。两人只能且战且退选择撤军。只是,机会就此一次,错过就再也难寻了。此次出兵的时机在于至道元年至道二年,辽国内部发生叛乱,无暇南顾。机会稍纵即逝。至道二年年底,辽国内乱平定,宋太宗本人的病情也愈发沉重。从此消灭李继迁再也不可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