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房地產、讓萬達顛覆萬達,王健林突破轉型戰略最大瓶頸

“大家都賣咖啡怎麼就賣成了星巴克;大家都賣漢堡包,怎麼就賣成了麥當勞他們有一個共同點,把商業模式的創新作為最重要的創新。將商業模式創新再造,組織模式創新再造,這樣一來競爭優勢就有了。”在《萬達哲學:王健林首次自述經營之道》中,有這樣一句話,可以解釋“大家都賣房子,怎麼就賣成了萬達”。現在,王健林又要搞轉型創新了。

作者:關樂寧文章來源:投資家網
退出房地產、讓萬達顛覆萬達,王健林突破轉型戰略最大瓶頸

退出房地產 讓萬達顛覆萬達

回顧2017年1月14日的萬達年會,王健林傾情獻唱4首歌並發表的一席講話當時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他不僅披露萬達集團在過去的一年大膽調減600億元地產收入目標,還自曝在2020年以後原則上不會再搞重資產,全部為輕資產。

這也就意味著,除了萬達城配套的住宅外,萬達原則上也不再新增住宅開發。等萬達城全部開發完以後,萬達商業就逐漸從地產開發這個行業退出。

當時王健林許下了一個令人震驚的“小目標”——萬達向總資產7500億元發起衝擊,房地產不再作為主導產業,地產銷售收入任務從1640億元降至1000億元。

在2016年年底萬達財報顯示,萬達集團資產7961億元,按年增長21.4%。營業收入2549.8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03.2%,同比增長3.4%;淨利潤實現兩位數增長。服務業方面,2016年萬達服務業收入佔比55%,歷史上首次超過地產。

與此同時,王健林也提出了第二年的小目標。:

1、集團2017年資產9000億元,營業收入2658億元;

2、萬達商業2017年收入1486億元,其中地產收入1121.9億元。新開業50個萬達廣場、2個萬達茂、4個酒店,租金收入253.7億元;

3、2017年文化集團收入699.3億元。集團資產瞄準9000億元,營業收入2658億元。

其實這場轉型革命,是一個萬達顛覆萬達的歷程。萬達將不再是以前的萬達,而是一個基於O2O、大數據、金融工具的新萬達。未來的萬達主要的發展方向有二:其一,輕資產,房地產收入未來將縮減至集團總收入的1/3;其二,多元化,萬達優勢兵力將轉移到新型服務產業,金融與文化是他圈下的兩個重點。

首富心機:併購擴張構建新萬達

其實在三年前,在我們不知不覺間,王健林已經無意間構建起一個全新的萬達。

不知不覺間,萬達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影院線公司。2015年前後,王健林陸續收購美國AMC院線和澳洲Hoyts院線,2016年又先後併購了美國卡麥克院線、歐洲Odeon&UCI院線,一躍成為全球最大院線。目前,萬達在中國、美國、歐洲三大市場排名第一,全球累計影城1352家,屏幕14347塊,約佔全球12%的市場。

不止是院線,王健林想要的是整個行業的龍頭。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底,萬達在影視方面的海外併購累計花費520億元。從2016年初萬達35億元併購美國傳奇影業,再到10億美元併購美國DCP集團進入電視製作領域,無不昭示著他的雄心壯志。

不知不覺間,萬達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體育公司。除了原有的與國際足聯,冰聯等國際體育組織獨家商業合作外,又與國際足聯和世界羽聯在中國區達成合作,“中國杯”落地,鐵人三項進入,環廣西自行車場成為自我的IP賽事。

在財新年會上,王健林詳細闡述了萬達體育的商業路徑,第一,擴大與國際組織合作,包括與國際足聯等合作;第二,開展國際產業併購,包括併購盈方等;第三,引進重大國際賽事,包括正在籌辦環廣西自行車世界巡迴賽;第四,體育公司持續盈利,通過舉辦賽事招商和轉播權出售,確保2020年淨利潤達到10位數。

而在旅遊方面,萬達也要做成全球最大。早在2014年,王健林一口氣併購國內9家旅行社,再加上萬達自身文旅城和度假區項目逐步入市,其在旅遊領域佈局已經成型。接下來,萬達陸續建立起室內外主題樂園、舞臺演藝、電影樂園、萬達酒店、在線旅遊網等產業,目前已具備集旅遊設施、旅行社、住宿、娛樂等為一體的較完善的旅遊產業網絡,下一步目標是2020年成為全球最大旅遊企業。

在科技方面,萬達網絡科技平臺已經形成飛凡、快錢和萬達徵信等產業構架;而在金融領域,萬達金融集團也構建起以萬達投資和百年人壽為主的資本運作平臺。目前,萬達已經形成萬達商業、文化集團、網絡科技和金融集團四輪驅動產業平臺,形成了萬達集團龐大的商業版圖。

據萬達內部人士透露,王健林曾在內部要求,任何一個領域,萬達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到行業第一。看來,作為首富的王健林也具有相應的霸氣,談“規模”就談最大,談“檔次”就談最高端,談“模式”就談最前沿。以嫻熟的併購擴張等產業運作手段,將萬達構建成一個囊括全方位生態業務的真正“帝國”。

萬達轉型最大瓶頸?

不過,要想支撐其如此龐大的商業帝國自然需要巨量資金支持,對於正在轉型中的萬達更是如此。而其中最關鍵是,萬達是否有足夠靈活的資金。正如一位萬達離職高管所言,負債高並不可怕,走得快也不可怕,最怕的是走到半路資金斷了。因此,在萬達整體轉型過程中,進一步打開國內低成本融資渠道顯得尤為關鍵。

2016年9月20日,萬達商業正式從港交所除牌。

從2014年12月上市到2016年9月20日正式從港交所摘牌,萬達商業在港交所上市不到一年就開始醞釀退市,萬達商業在H股這糟心的637天,股價鮮有令人驚豔的表現。長久以來,萬達商業被低估的市值成了王健林的一塊心病。

2014年萬達商業上市之所以選擇H股,一方面是因為萬達商業與已經上市的萬達院線存在較多關聯交易;另一方面是當時房地產企業上市環境基本處於冰凍狀態,萬達商業急於獲取融資通道不得已選擇H股。

雖然從H股瀟灑離場,可留給萬達商業的時間似乎並不多。因為王健林與境內外投資人達成了一份對賭協議。根據約定,萬達商業需在退市2年或2018年8月31日前回歸A股,否則萬達需以10%的單利向境內投資人及12%的單利向境外投資人回購全部股權。

如果能夠打開A股融資通道,對於萬達的現金流無疑是一種很好的補充。但是,萬達迴歸A股市場的路也是一波三折。其實在H股沒有嚐到甜頭的王健林很早就在研究萬達商業在A股上市的計劃了。2015年8月,萬達商業便提交了A股股票招股書。目前,排在萬達商業前面的還有100多家企業,如此估算下來,萬達上市至少需要一年時間。

除了走IPO排隊的常規路線,王健林還可以選擇借殼上市。目前,把但凡與萬達商業有些瓜葛的A股企業全部算上,數量幾乎高達40家。但是隨著今年證監會收緊借殼上市行為,萬達迴歸A股的途徑變得逼仄。

用時間證明,這個問題是難不倒在商海打拼沉浮幾十年的王健林的。

他曾經這樣說道“我經常講兩句話:到了黃河心也不死,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為什麼?到了黃河搭個橋就過去了,撞了南牆搭個梯子就翻過去了。只有這種精神,才能獲得所謂的成功。”

對於萬達第四次轉型的“小目標”, 2020年成為世界一流跨國企業的“大目標”,在王健林帶領下的萬達一直在跑馬奔騰一往無前的路上。

企業家們,你應該有聽說過真格基金的徐小平吧,他為什麼投資大學生的項目,而咱們為什麼拿不到融資呢,差到哪裡?

他們的項目不如你,他們管理能力不如您,成功失敗的經驗不如您,都不如您;

他們沒有經歷過成功失敗,他們就是拿資本的能力比你強;

咱們的思維和投資人為什麼總是不同頻,好項目融資為啥這麼難?

如果想解決,就需要學習資本思維,就需要掌握高效融資整體解決方案!通過資本來讓企業更值錢,從而做大、做強!!

我們定期舉辦《資本賦能·領袖峰會》,邀請9位投資大咖、資本專家為你項目產業升級賦能,將從融資路徑設計、商業計劃書輔導、股權設計、商業模式、產融結合等全面為您量身定製一套能將融資成功率提升80%的高效融資整體解決方案!我們已幫助3000多家企業高效對接資本的融資體系!

9位導師之一:前海梧桐併購基金董事長謝聞慄(投資過優客工場、脈脈、喜馬拉雅等獨角獸項目)

退出房地產、讓萬達顛覆萬達,王健林突破轉型戰略最大瓶頸

●現場還特邀20家風投機構一對一對接優質項目進行股權投資!

峰會十大主題內容:

1.股權融資 2.商業計劃書專業輔導 3.頂層架構

4.資本運作 5.上市輔導 6.商業模式 7.產業併購

8.營銷策劃 9.融資路徑設計 10.企業轉型升級

舉辦城市:北京/深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