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青年与文学?青年作家沉浸在自我的青春文学吗?

如何看待青年与文学?青年作家沉浸在自我的青春文学吗?

如何看待青年与文学?青年作家沉浸在自我的青春文学吗?

1

青年是文学绕不开的话题,从五四以来就经常碰撞出火花。纵观历史,文学革命会产生一批文学青年,在80年代中后期的先锋文学潮,马原、苏童、余华、莫言等青年作家纷纷登上舞台,他们用“先锋派”独特的方式进行小说创作。

如今的青年作家,有迪安、双雪涛、张佳伟、马伯庸、张怡微等80后作家,他们有的知名度甚低。反观文坛,更多是畅销书80后,韩寒、郭敬明、唐家三少、蒋方舟等知名作家,这一代年轻的作家饱受争议。

在《十月》杂志社、中国作家网联合主办的十月青年论坛第十一期“当代文学70年:文学与青年”主题讨论会上,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贺绍俊谈到“80后可以说是新世纪文学青年,他们更多沉浸在自我的青春文学中。”

面对青年与文学,不禁想问大家,

如何看待青年与文学?

2

我咨询了一些朋友,以下观点全是个人观点。

@于子文:文学氛围并不好,青年真的需要文学吗?我觉得时代在变化,余华在马原的新书发布会曾说,“那个时代,除了文学没有其他话题,真是美好的时代。”反观现在,严肃文学的销量不如畅销书,青年阅读时间给其他事情占用,加上技术革命带来的影响,不可置疑的是,文学需要青年。

@sophile:在互联网时代,青年创造的文学不再局限严肃文学。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文本出现,网络小说平台给青年更多想象力空间,它的题材不再局限传统文学。时代感与历史感是文学一直的话题,如今土壤好了,现实生活就很平淡。如何进行书写,都是考验青年的能力,值得深思。

@夜空观察:类型小说对青年有影响,青年接触武侠、科幻、推理等作品。

这样也算是文学革命,在网络平台上有大批的年轻人。他们在用自己的形式进行写作。互联网让年轻人有更多的阅读形式,这扩大了青年的阅读量。如果以传统的观念去看现代,就不行,青年应该多读传统文学作品。

@Pubic:外国文学的涌入,让不少青年有翻译腔。我觉得青年读的作品不再局限本土,也有类似日本、奥地利、波兰等,这些作品如果没有翻译好的话,就会让人有翻译腔。他们的文化会使人忘记自己的语言,我们要多研究经典文本的说话方式,我推荐余光中的作品,他的文字是非常考究的。

@南上:感官能力的丧失,文字生命力也匮乏。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我们能感受的,青年人基本埋头在家里,很难写出生命力的作品。多点感受世界,不要这么功利的方式读书,这样文字才富有感受,呈现出画面感。把每天所思所想记录在笔下,就像毛姆一样,拥有属于自己的笔记。

@沐晨:我觉得现在的青年有着独特的文学观点、文学评价、文学追求。以前文学观点比较少,可能是互联网的兴起,让国外的一些资源流入,使得观点发生变化。现在看文学观点,不只有中国,还可以看其他国家,比以前封闭的时代好多了。他们的创作变得丰富,不再是单一的形式。

3

“青年的文学创作类型丰富。”

这是相对比较多的观点,那么,青年作家沉浸在自我的青春文学吗?

@Ajiang:我觉得意思是青年作家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时代不一样,属于青春文学很正常,每个人都要经历成长,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作品。现在来说,大家几乎在学校中度过,作品在青春文学很正常。青年有自己的局限与困境,环境也是原因,有人质疑青年作家是可以理解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马菲feifei:从《萌芽》的韩寒和郭敬明,到现在的80后作家。我觉得都在渐入佳态,像迪安的文学作品,并不是青春文学,它有着家庭伦理。写作是需要阅历的,随着阅历增加,写作不会一直沉浸在青春文学。这里有个层面也在说,青年作家的题材局限,这需要时间解决。

@Gimrui:有些自我青春文学影响力不小,商业价值高。

资本运作太厉害,让很多年轻人沉浸之中。我觉得一旦有资本介入,就很难严肃的创作。青年人会抵不住诱惑,不断写自我的青春文学。还有一个问题,因为文学的利润很低,青年作家成名很难能继续坚持,创造力会下降。

@夏日当空:是网络宣传和媒体造成的影响,让很多年轻人跟风。太局限于自我的话,一定不太好,即使是提高收入的方法,这样的作品确实是文学和商业兼收,不过会误导很多年轻人。青年人应该多读经典作品,从自我的局限走出去,不再跟风。

@koo-koo:类型写作让自我的青春文学有所改变。我认为现在的类型写作已经逐渐改变文学类型,只要向传统文学靠近。让题材不再局限于自我,有着更广的范围,自我的青春文学也减少了人气,这让创作的类型更加饱满,不再是青春文学,比以往的风气好了很多。

@灵歌:我觉得青春文学是一个问题,不过更多是年轻作家有“青春性”。在我看来,青年作家拥有“青春性”是很好的,他可以不断的创作高质量的产品。问题是它的题材过于狭窄,就是每个作品都是单一的题材。这样的问题确实是有,能一直保持创作是件好事,随着阅历,我觉得题材会改变。

经过对青年与文学的话题讨论,我们能了解个人的看法,比较多的观点认为青年的文学创作类型丰富,更多人认为青年作家还需要时间。不管正确与否,大家都对青年与文学保持乐观的态度。

如果你觉得有用,就关注我的公众号:蛋壳烧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