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大全,历史上的太上皇都在这了

太上皇,又称太上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禅位的皇帝

(有的是追谥的)。太上皇禅位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避祸,有的是不想管朝政,有的想做幕后操手,有的是被胁迫不得不退位。虽然禅位原因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名称——太上皇。

1,赵武灵王赵雍

中国历史上首位健在时把王位直接内禅给儿子的君主是战国时代之赵武灵王,他传位给儿子赵惠文王后自称“主父”,但仍主持军事要务,其地位就有如后来的太上皇。(当时没有太上皇这一称号,当时称呼是“主父”但是其地位跟太上皇一样)。

太上皇大全,历史上的太上皇都在这了

2,秦庄襄王嬴楚

秦灭六国后,秦王政自称皇帝,追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是死后追赠的。

太上皇大全,历史上的太上皇都在这了

3,刘太公

有人告太公以“天无二日”,太公不能接受皇帝的朝拜,刘邦因此特别尊其为太上皇,他是唯一一位没有当过皇帝在位的太上皇。

4,晋惠帝司马衷

八王之乱起,赵王司马伦控制政府后更篡位自立,惠帝被尊为太上皇,时年43岁。司马伦为惠帝的叔祖父。同年,司马伦败死,惠帝复位。(史上唯一一次,爷爷封孙子为太上皇的)

5,后凉太祖吕光

后凉王吕光病重后,似为避免诸子争位,故先传位予嫡子吕绍,自为太上皇帝,时年63岁。传位后同年不久即去世,后来吕绍庶兄吕纂仍反,吕绍因此自杀。

6,北魏献文帝拓跋弘

献文帝喜爱黄老、玄学思想,对富贵非常淡泊,因此禅位于太子拓跋宏,自为太上皇帝,献文帝时年18岁。传位当时拓跋宏只是5岁儿童,故政事仍决于献文帝。476年,冯太后为报复情夫被献文帝所杀之仇,派人暗杀献文帝。

7,北齐武成帝高湛

臣属祖珽、和士开欲施恩于太子高纬母子以求长久富贵,遂以追求尊贵为由怂恿武成帝传位给太子,自为太上皇帝,武成帝时年29岁。传位当时太子高纬仍是9岁儿童,故政事仍决于武成帝,直到568年武成帝去世为止。

8,北齐后主高纬

北周大举进攻,北齐灭亡在即,577年,后主传位予太子高恒,自任

太上皇帝,时年21岁。传位后20日,命幼主高恒再传位予任城王高湝,后主被尊为“无上皇”;诏书尚未送达高湝,4日后,高纬已被北周军所擒,北齐亡。

太上皇大全,历史上的太上皇都在这了

9,北周宣帝宇文赟

宣帝纵情声色,骄傲自矜,因此传位于太子宇文阐,自称“

天元皇帝”,时年21岁。传位当时太子宇文阐尚是7岁儿童,因此大权仍在宣帝之手,但之后仍然荒淫无道,不理政事,于传位后次年去世。

10,隋炀帝杨广

隋末大乱,李渊入长安,立炀帝之孙代王杨侑为帝,遥尊远在江都的炀帝为太上皇,炀帝时年49岁。因遍地变乱,道路阻隔,炀帝很可能不知道他被尊为太上皇,所以在江都还是以皇帝身份号令;618年,被宇文化及所杀。

11,唐高祖李渊

玄武门之变后,高祖失势,不得已立秦王为太子,传位,为太上皇,时年61岁。传位之后即不接触政事,于635年去世。

太上皇大全,历史上的太上皇都在这了

12,圣神皇帝武曌

神龙革命后,武则天失势,不得已传位,时年82岁,唐中宗和群臣尊她为“则天大圣皇帝”,不久李唐王朝复辟。神龙革命前即疾病缠身,传位当年(705年)十一月在上阳宫仙居殿去世。

13,唐睿宗李旦

太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对立,睿宗本来也无心帝位,故传位,为太上皇,时年51岁。一开始还掌握部分决策权力,713年,玄宗发动先天政变,铲除太平公主势力后,睿宗之权完全释出,716年去世。

14,老子之父李敬

天宝二年,唐玄宗为祭祀玄元庙(老子之庙)而追尊,据李家所说他们祖先是老子李耳,李广,和李暠。

15,唐玄宗李隆基

安史之乱,玄宗与皇室成员一同西逃,马嵬驿赐死杨贵妃后,玄宗逃向四川,太子李亨奔灵武(今宁夏灵武),并于该地即位,是为肃宗,尊玄宗为上皇天帝。玄宗只能追认肃宗的即位,还都长安后,于762年去世。

16,燕光烈帝安禄山

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后,并未公布其死讯,只称传位于安庆绪,尊安禄山为太上皇,时年54岁。

17,唐顺宗李诵

即位后积极改革时弊,惟因侵害宦官利益,不久又中风,因此被宦官所逼,让位于太子李纯,为太上皇,时年45岁。

18,唐昭宗李晔

李晔从流亡华州(今陕西华县)返回长安后,个性大变,喜怒无常,宦官刘季述、王仲先等为求自保,故拥立太子李裕,李晔被幽禁并尊为太上皇,时年34岁。

19,闽卓俨明

后晋开运二年(945年)三月,在福州被拥立为帝的卓俨明从莆田迎接其父,尊为太上皇

20,宋徽宗赵佶

1125年,金灭辽后南侵,徽宗为息金国之兵,下诏传位太子赵桓,被尊为教主道君皇帝,其时为十二月二十四日,已合阳历1126年,5日后再被尊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

太上皇大全,历史上的太上皇都在这了

21,宋高宗赵构

高宗一生波折起伏,身系宋朝皇室唯一血脉30余年,在位许久已厌倦政事,收养的皇子赵眘年纪已大,故传位,为太上皇帝,时年56岁高宗退位后,还是有一定的权力,加以继位的孝宗相当孝顺,高宗在世的期间二人关系和睦,1187年,高宗去世。

22,宋孝宗赵昚

高宗去世后,孝宗亦倦于政事,故传位予太子赵惇,尊为寿皇圣帝,时年63岁即位的光宗与孝宗不和,一直不去探望孝宗,1194年,孝宗去世。

23宋光宗赵惇

光宗与孝宗不和,又受到李皇后的影响,长期不去探望孝宗,一直到病重去世及丧礼都是这样,因此孝宗丧礼后不久,在吴太皇太后(宪圣慈烈皇后)的授意下,赵汝愚及韩侂胄迎立光宗之子嘉王赵扩,并逼迫光宗退位,尊其为

太上皇帝,史称“绍熙禅位”,光宗时年48岁。

24,西辽帝耶律直鲁古

屈出律是乃蛮太阳汗之子,乃蛮为成吉思汗所灭,屈出律逃至西辽,西辽帝耶律直鲁古将公主嫁给他,但屈出律却叛直鲁古,发兵擒之,奉其为太上皇,屈出律奉直鲁古为太上皇,直到直鲁古1213年去世。

25,西夏神宗李遵顼

神宗自号上皇,传子李德旺,时年62岁。1226年,神宗去世。

太上皇大全,历史上的太上皇都在这了

26,明英宗朱祁镇

1449年土木堡之变,英宗为瓦剌所俘,同年郕王朱祁钰即帝位,是为代宗(景帝),英宗被遥尊为太上皇帝,时年23岁

27,清高宗弘历

为了不超过祖父圣祖康熙帝在位61年的纪录故传位予太子颙琰,尊为太上皇帝,时年85岁传位后仍掌握实权,乾隆年号仍在皇宫和宗室内部使用,直到1799年去世。

太上皇大全,历史上的太上皇都在这了

在中国历史上,不少内禅看似以和平方式进行,实际上皇帝却是迫于形势而非自愿退位的,如唐高祖、唐玄宗、宋光宗等;只有少部分的太上皇虽已内禅,但手中仍拥有实权,如北周宣帝、宋高宗、清高宗。北魏献文帝内禅后,接受群臣建议的尊号“太上皇帝”,以示自己依然治理天下,区别于刘太公这样不治理天下的“太上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