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時評:糧食安全,中國何以能,又何以行?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這是顛撲不破的一句實在話,且充滿著哲理。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無情衝擊下,一些國家出現了糧食安全危機,關閉糧食進出口大門,結果導致民眾恐慌心理的加劇,紛紛搶購糧食,其囤貨現象十分突出,糧食吃緊問題也隨之凸顯。嚴峻的疫情挑戰,亟待應對的,莫過於保證民眾手裡有糧食,吃飽肚子。

來自人民網4月12日的消息說,近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國家陸續發佈糧食出口禁令。聯合國糧農組織也警告稱,疫情或將影響一些國家和地區糧食安全。在這種情況下,4月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會上傳遞出重要信號:中國口糧絕對安全有保障。面對全球性的糧食安全危機,疫情衝擊下的中國何以臨危不懼?人民網從“及時復耕緊抓今年豐收主動權”“暢通渠道糧食應急保障體系保駕護航”“自力更生糧食自給為國家築起牢固安全線”三大方面,作出瞭解讀式報道。

我們記得,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七星農場考察時,曾這樣語重心長地說:“中國人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裡,而且要裝自己的糧食。”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硬道理,端牢裝滿自己糧食的飯碗,永遠是實現糧食安全的根本保證所在。手裡有糧,心中不慌。端牢自己飯碗,必須裝上自己的糧食。只有立足自己端牢飯碗,才能在任何時候不慌張,人民吃飯問題解決了,也就會經得起艱難險阻的折騰與考驗。如若不然,必將翻船。新冠肺炎疫情對各國糧食安全的衝擊,恰恰驗證了中國能夠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為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贏得主動權。

及時復耕,緊抓今年豐收主動權,中國逆風前行,兩手抓、兩手硬,必將兩手贏。“不失時機抓好春季農業生產。”2月23日,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為今年春耕備耕部署規劃指明瞭方向。不違誤農時,搶抓備春耕生產,總書記作出的這一科學有力的決斷,可謂高瞻遠矚,對穩住今年糧食生產起到了關鍵指示作用。立足當下,兼顧長遠,守住思維底線,積極應對不測,無疑是防控風險、戰勝風險務實而又紮實的行動。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目前的春耕備耕生產硬仗已經打響。今年,全國春播糧食麵積約9億畝。截至4月3日,已經春播糧食1億畝,進度超過一成,明顯快於去年同期。可見,勢頭強勁。

越挫越勇、越戰越強的中國,端自己飯碗,裝自己糧食,春耕生產的利好形勢已經作出了有力回答。早在3月,黃淮、華北、西北就已經陸續進入返青期,也正是加強春季田間管理、促進苗情轉化的關鍵期。而“奮戰100天奪夏糧豐收行動”,也早在3月2日就已經正式啟動。北方和東北的備春耕生產,眼下也已經陸續掀起高潮。擺脫疫情衝擊影響,克服一切不利因素干擾銳意進取,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堅強奮鬥精神,完全可以在目前的農村工作推進中感受得到。復耕,奪取全年糧食大豐收,我們端牢自己飯碗將會更加主動。暢通渠道,糧食應急保障體系保駕護航,14億多中國人民吃糧不慌。比如:疫情當前,不僅及時推動春耕播種,切實搞好復耕,糧食流通環節存在的“堵點”也得到了及時的疏通。

“要抓緊解決影響春耕備耕的突出問題,組織好農資生產、流通、供應,適時開展春播。”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提出的明確要求。我們看到,疫情期間,上游農資供應保障及時,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6部門聯合印發通知,要求有力有序有效推動化肥及其原輔料生產企業復工復產;下游供給渠道“堵點”打通,農業農村部積極促進採購主體與產區精準對接,各大商家充分利用互聯網開展銷售業務,成功撮合線上交易1240萬次。這意味著電商助力農產品銷售,糧食生產與銷售未受到疫情嚴重影響。

自力更生,糧食自給為國家築起牢固安全線,中國糧食安全有保障,供給側可信可靠。目前,國內糧價平穩。比如:3月份標準麵粉的零售價是3.88元/公斤,與1月份、2月份持平;中等晚秈稻和粳稻售價,也基本與1月份、2月份持平。疫情衝擊下的中國糧食市場,貨足價穩,充分說明了“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一個國家只有立足糧食基本自給,才能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進而才能掌控經濟社會發展這個大局。”不完全依賴糧食進口,把握住自給自足這條生命線、安全線,已經成為中國糧食安全的良策強舉。

糧食安全,中國何以能,又何以行?面對風雲變幻無常,挑戰嚴峻的當代世界之問,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全球糧食安全危機臨頭的鮮明對比之問,面對億萬國人現實需求、未來保障之問,中國共產黨堅強執政的中國,無須再作出更多的解釋。穩農興農富農強農的政策舉措落實,農業連年豐收,糧食供給側穩定,糧價持續平穩,試看天下誰能敵?(中國吉林網特約專家評論員薛寶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