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每個人都應該看的一本書(1)

“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一個警鐘,做面”忠誠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傅雷

《傅雷家書》:每個人都應該看的一本書(1)


之前剛好看到我關注的一個公眾號發了有關這本書的一些內容,然後我就剛好想起我高中的時候買過這個書,但是,一直都沒有看。

所以,後來我就把他給找了出來,重新拿出來看,之前高中的時候一直讀不懂,感覺特別枯燥,不過現在發現裡面的智慧和哲理遠超過我的想象。

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去讀一下這本書,絕對能夠讓你獲益匪淺,至於為什麼這麼說,且聽我慢慢道來:

《傅雷家書》:每個人都應該看的一本書(1)


第一封信是1954年1月18日。傅雷寫給傅聰的。信中的內容主要是寫傅雷夫婦在傅聰離開家之後,夫妻倆的感受以及狀態。

另外還說到了傅雷自己,對於以前發生了一些對孩子的態度方面的不太正確的事情的後悔。

其實很多中國父母都是如此,孩子在自己身邊時,自己對孩子犯了錯誤,不敢承認和道歉,但是當孩子遠離他們時,他們卻又開始懺悔自己的內心。

《傅雷家書》:每個人都應該看的一本書(1)


第二封信是1954年1月19日,傅雷寫給傅聰的,信中的內容主要說的是在傅聰走之後,傅雷的心中難以平靜,精神狀態十分不好。

這一系列的信件的語言都比較文藝,而且語氣自帶翻譯腔,這個其實和傅雷的身份是有關係的,因為傅雷是一個翻譯家,常年和西方文學著作做打交道,所以,寫的文字就免不了帶上一點翻譯味道。


接下來是1954年1月30日傅雷寫給傅聰的信,這封信的內容也主要是講傅雷夫婦在傅聰走之後,心情難以平復,無法入眠,並且還拿出傅聰的舊物來回憶與其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結合前面的兩封信,可以看出夫婦倆對於傅聰是難以割捨的,夫婦倆與孩子的感情十分深厚。

而且文中多處使用了感嘆號,這個感情色彩顯得過於濃厚了,尤其是,文章中的這一句話:”何況母親的眼淚永遠是聖潔的,慈愛的。“

結合前面幾封信以及剛剛的句子,並且我還往後面翻了翻,發現這種類似的句子很多,這就給人一種不自然的感覺。

記得之前我的語文老師也曾經批評過一部分文人過於矯情的特點。我讀到這裡,就感覺略顯做作,覺得有點過於矯情了(這可能也和傅雷的身份有關係)。

《傅雷家書》:每個人都應該看的一本書(1)


第四封信是1954年2月2日傅雷寫給傅聰的信,信中提到了傅雷,希望傅聰能夠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要努力加餐飯。

而且夫婦倆還將他的琴寄給了他,他們還會守著自己孩子的節目聽,並且傅雷能夠發現傅聰的進步,而他還十分清楚的在信中表達了他對於傅聰的驕傲之情。

而這一點實際上值得很多中國父母,尤其是父親學習,很多人對於孩子的喜愛和自豪不敢也不會直接表達,特別是在父子關係當中。


第五封信是1954年2月10號傅雷寫給傅聰的信,在這裡封信中。傅雷告訴傅從學習俄文不要圖快,在北京學習俄文只要學一個概念,真正要學應該在國外。

這裡面還說到了上海的天氣,並且傅雷還詳細的問了一些關於個人生活方面的問題,比如,“早上起來有沒有參加早操?”之類的。

而且傅雷還和他說了自己看伏爾泰的作品的感受,還討論了傅聰作品的錄音。

父子倆對於藝術的感受是不同的,但是兩個人能夠進行這種深入的交流和討論,可見兩人的關係是多麼平等與和諧。

而兩人對於藝術的造詣,也是各有千秋,傅聰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享譽世界的鋼琴家,也離不開父親的高雅情操以及兩個人之間的和諧、平等的關係。

《傅雷家書》:每個人都應該看的一本書(1)


簡介:傅雷,作家、翻譯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1928年赴法國巴黎大學留學,回國之後在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任教。他一生翻譯了很多作品,而且翻譯十分傳神。

傅聰,1934年3月10日生於上海,8歲半開始學習鋼琴,9歲師從意大利鋼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蘭留學。1955年3月獲“第五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三名和“瑪祖卡”最優獎。1959年起為了藝術背井離鄉,轟動一時,此後浪跡五大洲,隻身馳騁於國際音樂舞臺,獲得“鋼琴詩人”之美名。(本段文字來源:百度百科)

(下週還會有關於這本書的內容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