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製適合自己的私人專屬閱讀清單?

如何定製適合自己的私人專屬閱讀清單?

導語:

閱讀的重要性在這個知識付費的時代不言而喻,很多以前很少閱讀或者從不閱讀的人也開始意識到拾起書本的重要性了。可是問題來了,我們該看什麼書呢?

很顯然,眉毛鬍子一把抓地隨意選書或者完全按照一個閱讀大咖給你的書單來閱讀都並非理性行為。

常言道,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閱讀其實是很私人化的一種行為,每個人的閱讀經驗、興趣愛好、閱讀目的不同,我們很難有適合每個個體閱讀的單一讀書清單,因而建立一個適合自己的私人專屬閱讀清單是十分必要的。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如何制定出適合自己的私人專屬閱讀清單。

如何定製適合自己的私人專屬閱讀清單?

01.從興趣出發,尋找那些讓你驚喜的書

為什麼一定要從興趣出發呢?因為真心喜歡的東西往往能讓一個人堅持更久。如果你的興趣是攝影、美食、詩歌、電影、遊戲、動漫,那麼你完全可以去搜尋相關領域的入門書籍來一飽眼福。

如何定製適合自己的私人專屬閱讀清單?

人們普遍認為興趣就是喜歡做的事情,但其實興趣是有三個層次的,分別是感官興趣、自覺興趣和潛在興趣。

感官興趣指的是通過直觀的感官刺激產生的興趣;自覺興趣比感官興趣更高級,指的是加入了思維意識和行為後的興趣;第三個層次的興趣是潛在興趣,也被稱作志趣,它是三種興趣形式中最高級的一種。

當我們已經通過興趣進入閱讀的大門後,就可以朝著更深的閱讀層次發展了。例如,喜歡美食就找美食合集類的書來看其實是基於一種感官興趣的閱讀,但如果你希望自己也能擁有做出美食的能力,那麼找食譜類的書來看就是基於自覺興趣而產生的閱讀需求了。

通過逐步積累,你會發現光是以“興趣”為基石的書籍就足夠你列一個長長的書單了。

如何定製適合自己的私人專屬閱讀清單?

02.一本好書往往會帶你遇見另一本好書

第二個方法是通過閱讀一本經典好書去發現新的書籍。書籍圈、作者圈通常是互相鏈接、相互交織的,作家們寫一本書往往也是參看了無數前輩們的思想精華而得來的新知。

當你在閱讀一本經典好書時,作者往往會有意無意透露出該書的思想源泉以及他所欣賞的作家。以順藤摸瓜之法,我們往往可以有很多驚喜的發現。

以自身讀書經驗為例,我大部分書單都是從我喜愛的作家或喜歡的書籍中偶然得到的。

如何定製適合自己的私人專屬閱讀清單?

大學時代,我最喜愛的作家是林語堂先生。在讀其《生活的藝術》一書時,我發現他十分欣賞“蘇東坡”“張岱”“李漁”這三個人。於是很自然地,在讀完《生活的藝術》後,我又先後拜讀了《蘇東坡傳》、張岱的《陶庵夢憶》《夜航船》以及李漁的部分小品文。

臺灣創意大師、《十四堂人生創意課》作者李欣頻老師認為書本是自我教育中極其重要的一環,因而在《十四堂人生創意課》裡面李欣頻老師推薦了諸多精彩好書,例如《讀書的藝術》《通往哲學的後樓梯》等等。

相信在這樣一個“一本好書推薦另一本好書”的良性循環系統下,你很難再說自己沒書可讀了。

如何定製適合自己的私人專屬閱讀清單?

03.參考豆瓣、知乎、微信讀書以及講書平臺的好書推薦

也許你會問,如果我不知道哪些書才是經典好書、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書該怎麼辦?這個問題其實也很簡單,因為在知識付費以及自媒體時代,推薦好書的平臺真的太多了。

不是所有的書都值得一讀、也不是所有書都能成為經典,但是能經得起時間沉澱和大眾評論的書一定也差不到哪裡去。

像豆瓣、知乎、微信讀書、樊登讀書會等平臺都是我們發現好書的高質量渠道。我們能直接打開這些軟件看看那些高居排行榜前列的書籍都是什麼。

如何定製適合自己的私人專屬閱讀清單?

例如我們可以對照“豆瓣讀書Top250”“豆瓣年度高分圖書”榜單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書籍,查看書籍評論,再決定是否要要把它們加進自己的私人書單裡面;而每聽一本樊登讀書會里的講書我們也基本能夠判斷自己是否想要親自去感受一下原書的魅力。

當然,這些平臺雖好,但是未必每本都適合自己,我們還是要根據自己的興趣、需求來優中選優。

如何定製適合自己的私人專屬閱讀清單?

04.從現實問題角度去尋找目標書籍

我曾聽說過這樣一句話:“當你有一個疑問時,一定能在某一本書裡面找到答案。”意思是,當你被某個問題困住而百思不得其解時不妨去翻翻書,沒準兒書中的某一句話就能啟發你找到問題的答案。

如何定製適合自己的私人專屬閱讀清單?

初入職場的小白、即將為人母的女性、欠缺教學能力的老師以至遇到人際交往問題的你我他都可以嘗試去書中尋找一部分答案。

例如,當我們遇到一個現實問題時,可以嘗試把有關主題的十幾本書籍都一一買來通讀。

由於主題一致,這些書中一定會有很多重疊的概念,這些概念就一定是精通相關領域知識所必備的概念。當我們大致通讀完這一領域的十幾本重點書籍後,一定會在腦海中形成一個相關領域的知識框架。這時候試著把你遇到的問題放進這個知識框架內,解決方法往往也就一目瞭然了。

因而,當你遇到一個現實問題時,找到相關領域書籍也是形成私人專屬閱讀清單的好方法。

如何定製適合自己的私人專屬閱讀清單?

05.觀察你欣賞的人的閱讀書目,並挑選出最感興趣的書籍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特別欣賞的人,他們的一言一行也時常會影響著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在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你欣賞的上司、你喜愛的老師,向他們學習的方式之一就是看看他們平時在讀什麼書、向他們討教哪些書是他們特別推薦的。

向這些生活中你特別欣賞的人討教書單益處良多,一方面你會在精神上更加靠近他們,另一方面也能讓他們瞭解到你的好學、增加對你的認可度。

如何定製適合自己的私人專屬閱讀清單?

除了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還能向網絡上我們欣賞的知識IP學習。知乎大V、微博知識型博主們往往都是經過了經年累月的深厚積累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我們不妨多關注一下他們最近在讀哪些書,挑選出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加入私人專屬閱讀清單。

同樣的道理,不是他人推薦的每一本書都是適合自己的。時間有限,我們一定要先閱讀那些我們最感興趣的書籍。

結語:

每個人都是一個美好而獨特的生命個體,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之所以強調要建立一個私人專屬閱讀清單的意義就在於,每個閱讀之人都有自由去選擇自己想要閱讀的書籍。

盲目參考他人列的讀書清單完全沒有意義,人生閱歷不同、志趣不一致,讀的書一定不會完全一樣。

期待每個人都能開始定製自己的專屬閱讀清單,因為你才是自己人生的設計師。

如何定製適合自己的私人專屬閱讀清單?

作者介紹:狐狸,一個熱愛生活、專注於個人成長的中文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