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差倍问题》有暗差情况下的一般解题步骤,找对应关系

三年级开始会遇到很多应用题,比如植树问题、间隔排列问题、和差倍问题,等等。那么如何去巧妙的解决这些应用题呢?

掌握合适的方法很重要

艾娃老师认为,所谓应用题,就是把抽象的数学题目形象化、生活化,也就是用生活中的现象通过数学的表现模式显现出来。所以解决应用题,就是逆向思维,把形象化的数学题抽象化,也就是用数学语言来表述出来。在高等数学中,我们叫它“数学建模”。

只是在小学阶段,涉及到的数学方法还不是很多,但对于未来的数学学习却很重要,你能正确的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习惯吗,这很重要。

今天,艾娃老师来看一道小学数学里有暗差情况下的差倍问题一般解题步骤

小学奥数《差倍问题》有暗差情况下的一般解题步骤,找对应关系

有暗差的差倍问题,一般的解题步骤为:

1、先从倍数关系入手,分析出现在的倍数关系还是原来的倍数关系,即现倍或原倍;

2、接下来去寻找题目中的现差或原差,若已知现倍则找现差,若已知原倍则找原差;

3、然后将现差或原差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画出来,艾娃老师曾在移多补少与等量代换中学习过

4、画出差倍的线段图,标清差以及倍数关系

5、审题,看题目最后的问题是现在的还是原来的,学会还原的思想。

其实核心思想,依旧是找对应关系,差和倍数的对应关系。

一、读题

条件1:原来绳子的长度是一样的

条件2:第一根减了12米

条件3:第二根加上14米

条件4:现在第二根是第一根的3倍

二、写题

分析:条件4中有“倍”的关系,能不能找到“差”的对应条件呢!

和差倍题型最佳的解题方式依旧首选画线段图

小学奥数《差倍问题》有暗差情况下的一般解题步骤,找对应关系

如图所示:12+14=26(米)就是现在第二根比第一根的长的数量,即“现差”

所以,根据差倍公式:

(12+14)÷(3-1)=13(米) 求得一倍数,注意这是第一根现在的长度

根据还原思想:13+12=25(米),求得原来绳子的长度。


最终的算式为:

(12+14)÷(3-1)=13(米)

13+12=25(米)

答:原来绳子长25米。

最后在复习一下差倍公式:

☆两数差÷(倍数-1)=较小数(1倍数)

☆较小数×倍数=较大数(几倍数)

☆较小数+两数差=较大数

巩固练习

1、两块同样长的花布,第一块卖出31米,第二块卖出19米后,第二块是第一块的4倍,求每块花布原有多少米?

2、一只大象的体重比一头牛重4500千克,又知大象的重量是一头牛的10倍,一只大象和一头牛的重量各是多少千克?

【 】

3、有两块布,第一块长74米,第二块长50米,两块布各剪去同样长的一块布后,剩下的第一块米数是第二块的3倍,问每块布各剪去多少米?

【 】

4、两筐重量相同的苹果,从甲筐取出7千克,乙筐加入19千克,这时乙筐是甲筐苹果的3倍,问两筐苹果原来多少千克?

【 】

5、甲、乙两个数,如果甲数加上320就等于乙数了。如果乙数加上460就等于甲数的3倍,两个数各是多少?

【 】

获取免费电子版方式:

首先:关注“艾娃数学工作室”

然后:私信艾娃老师,里面直接发数字“0303”

不是在评论里发,在私信里面发数字“030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