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來西亞進口的河沙每噸由185元將至165元,價格很親民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類基建項目的推進,砂石的需求量不斷增大。與此同時受環境執法力度日益加大影響,眾多沿江、沿河的小型非法採砂廠陸續關停,導致天然砂市場供不應求。於是來自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河砂開始進入我國東南沿海地區。

事實上,早在2018年7月就有消息稱馬來西亞河砂將出現在江蘇市場。2018年9月,馬來西亞彭亨河的河砂到達泰州港,過駁價為178元/噸,港口堆場價為185元/噸。“河砂靠進口”的調侃終成現實,進口砂較高的價格也讓部分終端用戶望而卻步。

3月19日,海南省儋州市從馬來西亞引進的第三批建築用砂抵達洋浦港。同時,價格由原先的每噸185元(含增值稅發票)下降至165元(含增值稅發票)。

從馬來西亞進口的河沙每噸由185元將至165元,價格很親民

這些砂子的質量到底如何呢?儋州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過檢測,前兩批進口河砂含泥量、氯離子等項目指標均為達標,顆粒適中,雜質少,是優質的建築用砂。

負責引進河砂的海南金春萊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加播告訴記者,在市政府、海關部門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下,運砂船靠港、計重、卸貨、清關等環節效率不斷提高,進口規模加大,運輸、堆放等各環節所需費用佔比不斷減小,進口河砂整體成本在不斷下降。我們將價格重新制定為每噸165元。“讓價格‘親民’,給施工企業、個人帶來更多實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