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心灵课》—第三篇/第二十六章

读书笔记《妈妈的心灵课——孩子、家庭与外面世界》

THE CHILD THE FAMILY AND THE OUTSIDE WORLD

第三篇:外部世界与小孩/第二十六章:五岁以下幼儿的需求

读书笔记 ||《妈妈的心灵课》—第三篇/第二十六章

这一章主要讲的是五岁以下的孩子最需要的其实就是爱——心灵的滋养。


老温认为爱主要是体现在:


一方面满足孩子对于身体接触、肌肤之亲的渴望和需求。大量的婴儿研究表明,婴儿的健康心理发展是从接受到数量和种类足够多的外界刺激开始的,而皮肤、肢体和器官是我们接触外界刺激的媒介。如果母婴之间缺乏足够的肌肤接触,母婴之间是缺乏情感交流,婴儿的心理发育会延迟,更容易生病甚至死亡。


一方面是在于养育者对于孩子需求的适应。我们经常会说,你要让对方觉得你爱着对方,你就需要用对方期待方式爱着对方,而并非你以为的方式。所以要让孩子觉得家长是爱着他的,家长需要从小时能够为孩子的需求去调整自己去满足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随着孩子成长,再根据情况去合适调整孩子习得合适的规矩。


一方面是周围环境,包括家庭关系当中,家里应该是充满稳定的照顾和关爱,父母之间是真正的相亲相爱,而不是貌合神离。孩子因为成长需要,对于周围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关系的变化,特别敏感。如果夫妻之间不能很好地相爱相处,不管家长如何掩饰,孩子都能有所感觉当中的动荡不安。


一方面是父母能够包容孩子对爱与恨的表达。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慢慢识别和整合自己的爱与恨,再慢慢能够承受住自己对于同一件事或者同一个人有着不同感受。在这一个过程,就需要父母能够允许孩子的各种表达,孩子没有经历过各种感受,就不可能有所了解,同时孩子也是从父母对待自己情绪的态度上去习得如何对待自己的情绪。


当然父母不可能给到孩子百分百完美的满足,这就意味着父母需要能够有足够的觉察力和反思力去让我们从一些失误当中去觉察和调整自己。

父母在这么几次做不好的,不一定就会招致孩子的恨,给孩子留下很受伤的痕迹的永远都是那些重复很多次的事情或者感受。


认真去对待孩子在五岁之前的需求都是帮助孩子去更好发展出健康的心理,为孩子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All the very early details of care are psychological matters for the infant.

……

Also by expressing love in terms of physical management and in the giving of physical satisfactions she enables the infant psyche to begin to live in the infant body.

我们把孩子养大,并不是只是让他在生理层面的长大,更多还有关系到了心理层面的成长和发育。一切对于孩子生理层面的照料其实都会影射到心理层面的发展,因为正是通过这些照料的互动,孩子的想法和思维在其中慢慢的培养出来。养育者对于孩子能否用心地去照料,能否把孩子当成一个人去照料,这都会影响到孩子如何去认识自己,去认识这个世界。


有研究表明,婴儿从小刚开始就有了很准确的感知觉了,但是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或者成熟,这取决于他如何去解读和处理其所收集的信息。很多时候孩子是通过养育者如何去处理自己的需求,从而习得面对自己需求和感受的态度,然后明了如何去面对他人需求的态度。


特别是现在随着物质生活的越来越丰富,心理层面的发展对于个人的发展和成就也越来越重要,这些无法在长大后靠物质,靠金钱所能购买到的。这是需要父母在孩子成长之初就要开始关心和努力的事情,这也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点的方法。


We sometimes say the infant needs love, but we mean that only someone who loves the infant can make the necessary adaptation to need, and only someone who loves the infant can graduate a failure of adaptation to follow the growth of the individual child's capacity and make positive use of failure.

什么叫爱一个人,爱一个人并不是说按你自己所想的方式去给予对方。而是在狮子想吃肉的时候,你给他吃肉,在兔子想吃萝卜的时候你给他吃萝卜,这才能叫做真正地用心地爱与付出。按自己的想法去给予爱是很容易很简单的事情,但是要

按照对方想要的方式去给予,适应对方的需求,这才是真正的难


我们经常会说要培养孩子面对挫折时候的能力,我们不要将孩子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等等,但却忽略一个大前提,只有父母与孩子之间是相爱的,亲子关系是良好的,父母给孩子带来的挫折对于孩子而言才是一种成长的养分,否则挫折对于孩子而言就是一种严重伤害。


这就好比一个平易近人、温柔善良的护士拿着针筒要给我们打针和一个凶神恶煞、满脸刀疤的男子拿针筒给我们打针一样,前者会让我们觉得这会是为了我们好,而后者更多地会让我们觉得这是危险。


父母也只有对孩子真正地用心去爱与付出,才能够让孩子接受父母给他带来的种种挫折练习。


Parents are willing to study the needs of their children, and this helps; it must be remembered, however, that if things go wrong between them, parents cannot love each other just because the children need them to be in stable relationship.

在一个家庭里面,父母除非是真心的相亲相爱,否则父母觉得为了孩子的需要两人勉强在一起或者夫妻关系会变得稳定和亲近,这都只是父母满足自己的需要,并不是孩子的需要。父母不要因为自己觉得可以为孩子牺牲一切,就能够给孩子提供到很好的成长需要了,因为孩子需要的并不是貌合貌合神离的家庭,而是真正的相亲相爱。父母都无法做到内心和行为一致,不能好好学会爱还要为了孩子假装在一起,那又如何能够让孩子去学会言行一致呢?


夫妻也不可能单纯地靠孩子来将对方的心给挽回,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对方充其量只是在乎孩子罢了。如果没有解决夫妻两个人之间的问题,两个人不可能真正的相爱,也不可能给到孩子一个真正充满爱的成长环境。


What parents need all along is enlightenment about underlying causes, not advice, and not instruction as to procedure. Parents must also be given room for experiment and for making mistakes, so that they can learn.

在战后,很多心理学家在对孤儿院里的婴儿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因为护士们无法给予所有婴儿合适的情感交流和照顾,这些婴儿的生病率和死亡率大为增加。这也就意味着照顾婴儿并不是可单靠建议或者固定的程序模板就能养好孩子了,这是

需要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给到孩子照料,和孩子进行情感的互动。


当然,只要是人做的事情都肯定会犯错误,所以父母在照顾孩子当中肯定会有一些对于孩子不好的事情发生。毕竟父母自身都会受到自己的过去和种种其它因素的影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就无法去改变了,父母也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和想法有足够的觉察反思能力,这样子才能够让父母思考如何去调整改善,而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才能帮助孩子塑造出健康的人格。


现代理论家通过大量婴儿研究发现总结出来,真正影响孩子的特定性格形成的因素或者事件都不同,在婴儿在进行的某些行为正好触及到养育者自身一直没有解决的冲突或者问题,这些就会放大了某些问题或者事件对孩子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了孩子某些特定性格的形成


比如说,父母本身从小到大在面就对别人生气发火会变得很害怕、手足无措,甚至会是讨好对方,那面对孩子刚开始因为需求得不满足而撒泼发怒,大喊大叫时,很有可能也是不知所措,甚至有可能会为了平息孩子的不满和生气而满足孩子一切要求包括不合理要求来讨好孩子。这就可能是塑造了孩子的目中无人或者自以为是的性格。


Parents can use the nursery to give themselves a break; to enlarge the range of the infant's relationships both with adults and with other small children, and to enlarge the scope of playing.

孩子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去认识自己、去了解这个世界、去思考、去创新,所以游戏对于孩子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其实孩子一开始并不是喜欢电子产品,可以的话,孩子其实还是希望和周围的人特别是父母有所交流,进行游戏互动。但是因为现在随着社会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丰富,网络越来越发达,而父母很多时候图省事会把孩子交付给了电子产品,孩子缺少了和周围人真正的交流和互动,这才导致了孩子越来越沉浸于各种电子产品当中,只能通过这些电子产品来获得和父母或者周围人的链接和内心期待的满足

。在这种情况慢慢成为了一个固定的模式之后,家长更加无法让孩子一下就脱离电子产品而去面对现实世界,所以网瘾的孩子并不是一下子出现的,而是日积月累在家庭特殊环境当中慢慢地培养出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