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升农村群众幸福指数

着力提升农村群众幸福指数

梓潼潼江河谷城乡统筹示范区

今年以来,梓潼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村“垃圾革命”、农村“污水革命”、农村“厕所革命”,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提升农村群众幸福指数。

农村“垃圾革命” 开展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

日前,记者在文昌镇马灯村采访看到,村道边修建了一个造型美观的“小房子”,“垃圾要分类,生活要品位”的字样十分醒目。“小房子”有四个窗口,都配有文字和图样,一目了然,分别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易腐垃圾。“以前这个地方是个臭烘烘乱糟糟的垃圾收集点,现在这个垃圾收集点被整个装进了‘小房子’内。我们现在开始积极引导村民养成良好习惯,做好垃圾分类投放,努力建设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示范村。”村党支部书记薛洪说。

今年以来,梓潼县继续完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机制,促进城乡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实行生活垃圾分类“二次四分法”,将生活垃圾按照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收集,采取农户初次分类和保洁员二次分拣。成立县废旧物资收购利用公司,在各镇(乡)设置回收站点,形成再生资源收集、分拣、运输、加工和利用完整产业链。

今年9月底前,各镇(乡)将选取3至5个村开展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2021年进行全面推广。

农村“污水革命” 乡镇污水处理站运行率将达90%

这几天,长卿镇东石污水处理厂正在加紧铺设管网。东石污水处理厂位于皇观村,占地0.9亩,日处理生活污水100吨。“以前,东石场镇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影响场镇形象和居民人居环境。现在污水厂建成后,有效解决了场镇2000多群众生活污水处理难题,改善了人居环境。”皇观村村党支部书记张浩说。

今年以来,梓潼县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的原则,加快推进镇(乡)污水处理站及管网配套工程建设,力争今年县域内污水处理站建成并规范运营,镇(乡)污水处理站稳定运行率达到9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全面推进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确保今年底50%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和整治,完成16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农村水资源管理,科学划分水域功能,启动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生态循环绿色养殖。今年内依法收回116座水库承包经营权,3至5年内全部收回。

农村“厕所革命” 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将达85%

“这个厕所,采用的是飞机、动车上那种高压冲水,冲的干净,没得味道,而且非常节约水,一瓶矿泉水的水量,就可以用两天。”日前,在许州镇天宝村一组村民王友卫家中,记者用脚轻轻一踩冲水器,高压水流立刻将厕所冲洗得干干净净。

“大家日子越过越好,我们也要告别传统陋习,养成好习惯,让生活环境更洁净,更宜居!”王友卫高兴地说。今年以来,梓潼县继续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要求,因地制宜推进“厕污共治”工作,分类推广“三格式化粪池”“沼气池化粪池”“一体式处理设施”等农村户用厕所改造模式。加快乡村旅游厕所和农村公路沿线、客运站点配套公共厕所建设,注重公共厕所风貌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据悉,今年,全县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将达85%以上。(林忠伟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赵斌 文/图)

着力提升农村群众幸福指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