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儿童敏感期,做一名有心、用心的教师!


捕捉儿童敏感期,做一名有心、用心的教师!


2月份我和同事一起读了孙瑞雪的《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在读这本书之前就听很多老师和朋友推荐过这本书,非常畅销的一本书。这一次通过认真详细的阅读和多次和同事分享讨论读书的收获和疑惑,收获很多,也有很大的感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走进了蒙特梭利教育,走进了儿童,了解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特点和敏感期,更是跟着孙瑞雪老师学习了该如何看待、如何应对儿童在敏感期出现的行为,如何更好的引导儿童度过敏感期,让儿童在敏感期可以获得充足的发展。

在读书的过程中,让我对敏感期有了新的认识,敏感期是0-6岁是儿童多种敏感期迅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头脑清楚、思维开阔、安全感强,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质。同时儿童的敏感期存在一定的弹性,0-6岁的儿童,如果在敏感期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到6-12岁还有弥补的机会(前提:在6-12岁期间儿童必须要有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成长环境)。我突然认识到原来儿童的敏感期还是可以弥补的,但是回顾社会教育现状,儿童在6-12岁处于小学阶段,面临着考试和升学压力,儿童是否能自由的发展呢?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很难实现的。所以作为幼教工作者,我更加认识到自身责任的重大,我们该如何给3-6岁的儿童创造一个宽松、自由、充满爱的环境让他们充分发展,又该如何认识儿童出现的不同行为,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儿童的行为呢?这些都是我们每天都需要反思和不断改进的。这也警醒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观察、用心指导儿童。

这本书让我触动的点有很多,阅读各个案例,几乎都可以看见我带过的孩子他们曾经出现的行为,这也让我对孩子出现的行为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反思当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时,我是否想到了这是他这一敏感期出现了,我反思自己当时对孩子的指导是否促进了他的发展,我的指导语是否恰当。比如过:我们班以前有一个小朋友,刚上幼儿园时她特别害怕见到陌生人,也很抗拒老师,熟悉之后和老师很亲密。校医每天都会来我们班,也会和她交流,但她很抗拒,看到校医来了就躲起来,一个学期过去了,她终于和校医熟了,也会主动和校医打招呼,但是她打招呼的方式很奇特,她远远的看见校医便会很开心的跑过去,然后使劲拍打校医(很痛的那种)。我们多次跟她聊,不可以打校医,无果,反而让她更兴奋,以至于校医见了她要绕道走。后来我们反复跟她说喜欢一个人不可以打她,不可以用力拍,会很痛,喜欢她可以和她握握手、抱一抱或轻轻的摸一摸,说了近一个月后,她见到校医会自己主动跟校医说握握手,我们两个是好朋友。这个让我感觉其实孩子他们有时候并不是故意做出一些上伤害人的行为,而是不知道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爱,成人要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并耐心指导,让他们了解交往的正确方式。

当我看到一个讲小朋友“画完了再睡”的案例时,我想到了我们班的一个小朋友,并把这个案例截图跟家长分享。我很想告诉她,她抓住了宝贝绘画的敏感期,并做了很好的引导。在敏感期到来时,儿童都是不分时间、地点,一直做她感兴趣的事,他们具有吸收性心智,他们学习的热情和毅力是惊人的,这种意志不需要人教也不需要培养,但是要加以保护。当他们在敏感期专注于做一件事时,成人要有敏锐的观察力,给予他们时间和空间,保护他们的发展。我们班的这位小朋友她的绘画能力和兴趣在敏感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她现在很喜欢画画,而且养成了专注、坚持的好品质,不管做什么事情,不管中间遇到了什么困难,都会告诉自己“坚持到底不放弃”。我为她有这样的品质感到自豪。同时也不断的提醒自己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和保护孩子们良好的品质。

除了对孩子敏感期的认识和反省自己日常的教学行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学会观察孩子的行为、学会倾听孩子的语言、学会等待孩子的成长。

阅读完这本书,让我对蒙台梭利教育有更深的了解。蒙台梭利教育主张“只有错误的成人,没有错误的儿童”这句话反映了他们的教育理念:爱、包容等,孩子如果做错了什么,成人应该包容他们,用爱引导他们,让他们在犯错中成长,给他们机会去试误。这一理念我是很赞同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爱孩子,包容孩子,让孩子在充满爱、宽松、自由、平等、舒适的环境中自由探索和成长,捕捉儿童的敏感期,做一名有心、用心、细心的教师。


捕捉儿童敏感期,做一名有心、用心的教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