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業機構58萬 零售業比重高餐飲業增長快

根據北京市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顯示,2018年末北京市共有商業機構58.0萬個,其中,商業法人單位30.8萬個,佔商業機構[1]總量的一半以上(53.1%),較2013年第三次經濟普查增加10.1萬個,增長48.7%,平均每年遞增8.3%,近五年新開業(成立)的法人單位所佔比重為48%。


  從商業法人單位結構特點看,主要呈現五大變化:


  變化1:從行業看,零售業法人單位佔比明顯提高,餐飲業法人單位高速增長


  2018年末,零售業法人單位16.7萬個,佔全市商業法人單位的54.3%,比2013年末提高7.9個百分點;餐飲業2.9萬個,佔9.4%,提高3.8個百分點;批發業10.6萬個,佔34.5%,比重明顯下降,降低11.3個百分點;住宿業比重最低,為1.8%,下降 0.5個百分點。從增速看,餐飲業法人單位數較2013年末增長1.5倍,平均每年增長20.2%;零售業次之,年均增長11.7%;住宿業年均增長3%;批發業最低,年均增長2.3%。


  變化2:從分佈區域來看,生態涵養區法人單位快速發展,中心城區法人單位份額大幅下降


  2018年末,生態涵養區法人單位4.4萬個,比2013年末增長1.9倍,年均增長23.4%,高於全市商業法人單位年均增幅15.1個百分點,佔全市商業法人單位的14.4%,比重提高6.9個百分點。其中,生態涵養區零售業法人單位年均增長27%,餐飲業年均增長26.8%。中心城區法人單位16.6萬個,比2013年末增長16.3%,佔全市商業法人單位的53.8%,比重降低15個百分點。其中,中心城區餐飲業和零售業法人單位行業佔比下降尤為明顯,分別降低19.5個和17.9個百分點。


  變化3:從企業控股情況看,私人控股法人單位發展最快,國有控股法人單位明顯減少


  2018年末,私人控股法人單位29.2萬個,比2013年末增加10.1萬個,增長53.3%,平均每年遞增8.9%,在所有控股類型法人單位中發展最快,佔全市商業法人單位的94.7%,佔比提高2.8個百分點。其中,餐飲業私人控股法人單位增加1.7萬個,年均增長21.7%;零售業增加7萬個,年均增長12.3%。


  國有控股法人單位0.3萬個,比五年前減少897個,下降22.6%,平均每年降低5%。其中,批發業國有控股法人單位減少439個,平均每年下降5.4%。


  變化4:從經營形式看,連鎖經營法人單位較快增長,獨立門店法人單位比重下降


  2018年末,以連鎖方式經營的法人單位0.5萬個,比2013年末增加0.3萬個,增長1.1倍,年均增長15.7%,高於全市商業法人單位年均增幅7.4個百分點。


  以獨立門店方式經營的法人單位17.1萬個,比2013年末增加3.6萬個,年均增長4.9%,佔全市商業法人單位的55.7%,比重降低9.5個百分點。其中,批發業獨立門店減少0.8萬個,行業佔比降低13.7個百分點。


  變化5:從營業面積看,小型[2]法人單位市場份額提高,特大型法人單位佔比總體穩定


  2018年末,小型法人單位30萬個,比2013年末增長50%,年均增長8.5%,佔全市商業法人單位的97.5%,比重提高0.9個百分點。其中,小型餐飲業法人單位行業佔比明顯提高,提高15.1個百分點。


  特大型法人單位564個,比2013年末增加86個,年均增長3.4%,五年間比重沒有變化,依然為0.2%。其中,特大型住宿業和餐飲業法人單位行業佔比相對變化較大,住宿業提高0.8個百分點,餐飲業降低0.8個百分點。


附註:


[1]商業指批發業、零售業、住宿業和餐飲業,機構指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


[2]根據年末營業面積,將法人單位分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四類。其中,特大型指批發和零售業年末營業面積大於等於1萬平方米,住宿和餐飲業大於等於500平方米;大型指批發和零售業年末營業面積大於等於5000平方米且小於1萬平方米,住宿和餐飲業大於等於1000平方米且小於5000平方米;中型指批發和零售業年末營業面積大於等於1000平方米且小於5000平方米,住宿和餐飲業大於等於500平方米且小於1000平方米;小型指批發和零售業年末營業面積在1000平方米以下,住宿和餐飲業在500平方米以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