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本”变资本,破解融资难,聊城29家企业专利质押贷款2亿元

 “用专利作质押来贷款,这样的事,放到以前想都不敢想。”4月15日,谈到专利质押融资的事情,山东犀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满脸兴奋。不久前,在聊城市市场监管局的帮助和协调下,犀牛工程公司通过专利质押的方式,成功从金融部门获得2000万元的贷款授信,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犀牛工程公司主要从事工程、建筑机械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拥有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年生产销售各类机械10000余台,产品均获得CE认证,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犀牛品牌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山东名牌”等荣誉称号。疫情发生后,犀牛工程公司克服员工缺岗、产业链不协同等各种困难,逆势复工复产,但是,资金短缺却成为制约企业发展最大的问题。此次通过专利质押获得贷款授信,成功破解了犀牛工程公司的融资难题,让企业转型发展的底气更足了。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始终制约着我市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无质押物是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之一。随着我市广大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力度的不断加大,专利等无形知识产权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加快推进专利等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进程,不仅能够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能极大提升企业对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的水平。

  “与普通融资方式相比,知识产权质押凭专利就能获得担保,融资成本更低,手续也更简单。”尝到知识产权质押“甜头”的山东天海科技负责人表示。身为行业后起之秀的天海科技,自成立之初就十分注重科技创新,目前,企业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实用新型专利50余项。为让这些发明专利实现最大经济价值,天海科技专门成立了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通过产权质押,先后融资近千万元。

  专利质押融资不仅是我市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知识产权运用的有力手段。我市多次召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座谈会,倾听各家银行的建议,有效提高银行参与知识产权质押业务的积极性。同时,我市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的作用,将其作为银企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并筛选拥有较多专利、较好发展潜力的中小微企业,帮助它们整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相关资料,解决企业在贷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去年以来,我市共有29家中小微企业通过专利质押,融资额度达2.33亿元,关键时刻发挥了科技金融的“稳定器”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