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坛百咏:杨凝式——狂逸杨风子,承唐启宋书


书坛百咏:杨凝式——狂逸杨风子,承唐启宋书

杨凝式


杨凝式与书法


历代评杨为大家,

疯癫示世不唯他。

承唐启宋出新意,

萧散行书数韭花。


杨凝式,字景度,号虚白,华州华阴人。生于唐懿宗咸通十四年,卒于周世宗显德元年,年八十二岁。杨凝式富有文藻,并工大草,为时辈所推崇。唐昭宗时,登进士第。梁时,为考员外郎。唐同光初年授比部郎中,知制诰。晋时,以礼部尚书致仕,闲居伊洛之间,恣其狂逸,多所抗忤。人高其才,莫之责也。周显德初,为太子太保,卒于洛阳,赠太子太傅。

杨凝式长于歌诗,善于笔札。洛川寺观白墙粉壁之上,题记殆遍。时人以其纵诞,有"风子"之号。观古今中外,艺术大家患疯癫者甚多,不独杨凝式。像米芾、八大、徐渭等辈皆有疯癫之举。不知是艺术亲近疯癫,还是疯癫逼近艺术,疯癫放诞者多有艺术大家则是通例。

书坛百咏:杨凝式——狂逸杨风子,承唐启宋书

杨凝式韭花帖

杨凝式的书法初学欧阳询、颜真卿,后又学习王羲之、王献之,一变唐法,用笔奔放奇逸。无论布白,还是结体,都令人耳目一新。《韭花帖》是杨凝式流传于世的代表作,是用行书书写的信礼。内容是叙述午睡醒来,恰逢有人馈赠韭花,非常可口,遂执笔以表示谢意。此帖的字体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布白舒朗,清秀洒脱,深得王羲之《兰亭序》之笔意。其萧散冲淡之气历代为书法家称道。杨凝式书法在历史上承唐启宋,其书风开宋书法之先,宋代书法"四大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不同程度的受其影响,此足见杨凝式在书法史上的启导和影响作用。

书坛百咏:杨凝式——狂逸杨风子,承唐启宋书

杨凝式《卢鸿草堂十志图跋》

杨凝式书法据说当时大都书写在墙体等载体之上,随着年代的久远,传本不多,仅有《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神仙起居法》和《夏热帖》等传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