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於三國的呈坎村,朱熹為何譽它為“江南第一村”?

文圖 若愚

呈坎村可以被稱為美麗的自然風光與徽派文化藝術結合的典範。此村依山面河而建,坐西朝東,面對靈金山,背靠葛山。河東河西分別有上結山和下結山,龍山與龍盤南北相對。以河為界,猶如兩把太師椅相扣,古村正好處在藏風聚水的最佳位置——靈穴之中。被朱熹譽為“呈坎雙賢裡,江南第一村”。

始建於三國的呈坎村,朱熹為何譽它為“江南第一村”?

呈坎村位於黃山市徽州區北部,距205國道僅5公里,為呈坎鄉政府所在地、現有人口2700餘人,呈坎古名龍溪,自唐末江西南昌府秋隱、文昌羅氏二兄弟舉家遷此“擇地築是而居”易名呈坎以來,已有一千多年曆史,是我國當今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

始建於三國的呈坎村,朱熹為何譽它為“江南第一村”?

呈坎村,始建於東漢三國時期,因村落按《易經》“陰陽八卦”理論選址佈局,陽為呈,陰為坎,唐末易名“呈坎”。這座有1800多年曆史的村落,曾經是朱熹筆下的“江南第一村”,也是目前徽派古建築遺存最多的村落之一。這裡的“羅東舒祠”和“呈坎村古建築群”先後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始建於三國的呈坎村,朱熹為何譽它為“江南第一村”?

呈坎古村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是它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築,不僅類型豐富,其風格之獨特在全國都屬獨一無二,故有“呈坎民居甲天下”之譽。整個村子井然有序,號稱“三街九十九巷”,現有清代民居200餘幢,明代民居30餘幢。小巷與大街大體垂直,一律由花崗岩條石板鋪築。

始建於三國的呈坎村,朱熹為何譽它為“江南第一村”?

長春社是一座古社屋,社屋為呈坎羅氏以及附近村落吳、胡等眾姓祭祀土地神、五穀神的場所,春天祭神祈求一年風調雨順;秋天娛神、酬神表達豐收後對神靈的感激。祠堂、社屋規模宏大,形制規範,由門屋(正門)、正堂、寢殿及左右廡廊組成,建築工藝考究,莊重肅穆,表達了古人對祖先和神靈的崇敬和景仰。

始建於三國的呈坎村,朱熹為何譽它為“江南第一村”?

呈坎歷史上科甲不斷、英才輩出、人文薈萃,呈坎歷史上曾出現過許多高官、隱士、高僧、巨賈、詩人、畫家、史學家、制墨家、自然科學家;蘇東坡在《羅氏族譜》題辭中有“文德武功名留簡竹,理學真儒後先繼續”評說,如宋代吏部尚書羅汝楫、安徽省第一部地方《新安志》作者羅願、元代國子監祭酒羅綺、明代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羅應鶴、制墨大家羅龍文、地理學家羅洪先,清代朝議大夫羅宏化、直奉大夫翰林羅廷梅、揚州八怪後起之秀羅聘、近現代欽點內閣中書孫中山秘書羅會坦、文物鑑賞家羅長銘、當代物理學家羅遼復等;其中,羅汝楫、羅願、羅龍文、羅洪先、羅聘5人《中國名人大辭典》有載。

始建於三國的呈坎村,朱熹為何譽它為“江南第一村”?


始建於三國的呈坎村,朱熹為何譽它為“江南第一村”?


始建於三國的呈坎村,朱熹為何譽它為“江南第一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