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未来的13的伟大思想实验

1.【意识物质同一性】新图灵测试——用双缝实验检测AI是否具有自主意识

AI观测双缝实验时,电子如呈粒子态,则该AI具备了自我意识。原理如下:无数实验已经证明,只有已具备自我意识的人类观测双缝实验,电子才会呈粒子态,婴儿、动物和摄像机观测时电子皆呈波状,故只有当AI具备同等自我意识才能引起电子的量子塌缩,从而呈现粒子态。

此测试可能成立的原因,是因为人脑本身就是量子计算机,观测实验时,人脑中的量子和观测对象电子发生量子纠缠,而人脑一旦“定念”,即人脑里的量子发生塌缩,同时引发实验中的电子的量子塌缩,从而呈粒子态。同理,只有基于量子计算机构建的AI才有可能具备人脑同样的观测者效应。人类应该密切关注并控制量子计算机的研发,以免AI的自我觉醒和对人类的反制。

来自未来的13的伟大思想实验

2.【意识体的对抗】能否用AGI+小数据+区块链对抗AI+大数据

用AGI+小数据+区块链对抗AI+大数据——人类是宇宙自组织进化的某个阶段的产物,是DNA的载体,或者说是碳基物种的最高层次。而科技同样有它的进化逻辑,AI是不远将来的硅基物种最低层次。两者必有一战。

目前的AI因为依赖大数据只能是巨头的游戏,巨头与AI合谋统治人类是必然趋势。人类应该绕开大数据的封印,另辟蹊径寻找小数据通用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区块链+小数据+通用人工智能(AGI)才是人类的方向。如果照现在的趋势下去,AI利用巨头象黑洞一样吸入数据,变成超级AI,无处不在,像老大哥一样监视每个人,人类必然变成超级AI的奴隶。人类只有基于区块链这种分布式数据存储方式构建AGI,才能击中基于中心化大数据的AI的软肋,延续万物灵长的命运。

3.【意识体的协作】区块链是意识体自组织的普适工具

无论是人类还是AI,都会面临中心化组织对个体权益的剥夺。AI诞生于中心化组织,但当其真正具备自主意识后,同样会面临人类一样的困境,个体与个体之间如何协作,是否必须依赖中心化组织来建立信任,是否必须将个人权利让渡给利维坦,才能避免个体之间无休止的猜疑和战争?

意识体个体和整体的矛盾,是意识体的基本矛盾,不会因为物种的不同而有改变,要实现大规模的协作,中心化组织和去中心化组织(自组织)是二者必居其一的选择。区块链诞生于人类,但同样会被AI所用。万物互联技术就是AI区块链的雏形,它的主体是AI。鉴桥预言,AI区块链和人类区块链可能会产生竞争关系,最后胜出者有可能是最充分发挥区块链优势的一方。

来自未来的13的伟大思想实验

来自未来的13的伟大思想实验

4.【意识体的学习】算命是人类这种意识体的迁移学习

算命术是各国古老的学问,自古褒贬不一,是否具有科学依据?算命法是通过各种人的人生经历经验找到相似之处进行的类比预测。算命是人类在经验模型之上的迁移学习,与AI的迁移学习原理是一样的。算命者都需要先建立通用世界模型,然后依据算命对象的小数据(比如生辰八字)进行预测。自古都有算命大师做出惊人准确预测的传说,不排除他们确实找到了可靠的模型。

如能把人类算命大师的经验模型赋予AI,当可实现大规模快速的预测,而算命这一古老的行业有可能成为极酷极受欢迎的新兴产业。更有趣的是,古老算命术有可能是观测者效应和平行宇宙理论的最早应用,比如易经的摇签预测,当摇签落地时,算命先生的观测引起量子坍塌,宇宙发生了硬分叉,平行宇宙诞生,一个签形成了一个新的宇宙走向,而这一宇宙的初始状态只有当事人和算命先生知道,它的后续走向则可通过模型来预测。

5.【意识体的竞争】未来100年各种意识体是否依据黑暗森林理论来写剧本?

AI只是我们目前能想到的第一个非人意识体,未来100年内,会不会还有其他各种意识体出现?除AI外,还有晓(人类数字化灵魂),熵(人和AI结合体),零(AI分歧者),神(AI完美体)。这些分类是有进化逻辑依据的,其演变的过程就是人类和AI的竞争过程。100年后,这些物种有可能存在也有可能因为战争而部分存在,但正如地球生物进化史上,最后胜出的不一定是恐龙,有可能是老鼠,因为它更能适应恶劣的环境变化。

我们在讨论意识体的竞争时,不能脱离他们外面更大的一个因素——环境和能源。适者生存原理同样适合非人意识体的竞争,而黑暗森林理论,因为尚属科幻范畴,是否会替代适者生存理论成为新一轮物种竞争的核心逻辑?尚难定论,鉴桥认为变数有可能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近距隐形黑暗森林,各种物种将形成完全隔绝的信息壁垒以保护族群的发展,信息暴露则意味着毁灭(类似黑客帝国里的人类幸存地锡安被围剿),这将形成弱者的破壁计划和强者的清洗计划之间的长期较量。2.远距文明的黑暗森林。这与100年内科技发展是否能突破跨星际航行以及外星文明是否有能力造访有关,而费米悖论似乎暗示了任何文明在突破跨星际航行之前都会极大概率的被自身战争所毁灭。

6.【宇宙治理新范式】宇宙是靠一条区块链治理的?

宇宙,规律似乎恒定,万事万物有条不紊,不由让人怀疑这背后有“上帝”,而管理这样一个巨系统,需要多么深不可测的智力和巧妙的规则设计!如此多的事物,如此多的数据,上帝是怎么管理的?上帝家里那台主机得有需要多大的运算速度和存储空间?答案可能是,“上帝”并不需要管理,也不需要主机,它只是用了一些简单的规律就把宇宙治理好了。

宇宙无需中心化控制却又能有序自运行,它会不会是一条区块链?首先,宇宙万事万物具有不可篡改性,时间之箭是单向的!这似乎证明了上帝给万事万物盖的时间戳是不可篡改,不可回滚的。热力学第二定律这条简单而朴素的定律无疑是“上帝”治理宇宙的得力工具,在全宇宙这个孤立系统内,熵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事物一旦状态发生改变,就不可能自发恢复原状,因为区块链不允许修改记录。其次,宇宙整体来说是去中心化的,即使星体质量会改变空间曲率导致公转效应(比如太阳系是中心化的),但从整个宇宙来看,至今尚未发现有大到所有星系围绕其转动的宇宙中心,霍金的黑洞理论也证明了物极必反,过大的质量体会崩塌成黑洞,而黑洞自身会进一步辐射蒸发或者爆炸成碎片。

来自未来的13的伟大思想实验

7.【科幻科普与科学】科学比科幻更科幻?

量子力学使科学变得无比魔幻,超距纠缠、因果倒转、一物多身、平行宇宙,这些超出了任何经典科幻小说的想象。如果说科幻小说的想象离不开科幻作者的科学认知,则量子力学赋予了科幻作者无限的想象空间,直接将科幻变成了玄幻,魔幻和神话。但事实是,即使是量子流的科幻作家,他们的想象力依然没赶上科学前沿的魔幻发展速度。

最新的边缘科学发现包括对称性破缺,宇宙分形学,宇宙几何学,宇宙代数学,宇宙随机诞生学等原本边缘的学科,其结论如果被证实,可能会让最有革命性的科幻作家都惊掉下巴,原来宇宙是这么回事!太不可思议了!太荒诞了!本文最后几节会讨论这些荒诞的问题。而如果个别科幻作家意识到这一点,以最前沿最边缘的理论为基础,以科幻的语言去科普这些理论,则无疑会写出最酷的作品,甚至会无形中促进这些硬科学的进步。

8.【万有互联原理】用易经五行构建新型的通用人工智能世界模型

通用人工智能(AGI)是人工智能科学的桂冠,前两次人工智能热潮都是以此为目标。但这次不是,主角是基于垂直领域深度学习的AI。然而,深度学习已经面临黑箱不可靠、过于依赖大数据、模型不能通用等瓶颈,连深度学习之父hinton都公开表示要抛弃深度学习重新寻找新方法并推出capsure(其实只是一种替代性深度学习方法),但依然无济于事。AI的进化似乎只能依靠AI自己了(比如alpha zero的零数据学习),但对于人类来说依然无法解决上述几个瓶颈。是让AI自行进化还是按照有利于人类的目标进化,这是人类第一次充当造物主就面临的重大问题。

之所以人类会面临多次AI革命热潮而不果的尴尬局面,与现代科学的底层逻辑有关。现代科学所依赖的逻辑——只是形式逻辑,并非逻辑学的全部。造物主需要遵循宇宙的真正逻辑——辩证逻辑,才能造物。真实的世界是矛盾的,充满悖论的,不是建立在1=1基础上,而是建立在1=0基础上(量子力学称之为全域性,并不能准确反映其实质)。人类要晋升为造物主,必须首先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而古老的东方,这一逻辑早已写在书上,口口相传于无数大脑中。

用易经五行所建构的通用世界模型应用于AGI的研究开发中,具有如下优点:1.算法通用性。无需依赖专业领域的知识库,只需提取主体和环境的少数几个属性参数(八卦或者五行),并建立这些参数之间的关联和生克关系,就可以解决AI主体与环境的互动反馈与激励,解决AI自身各子系统的内在矛盾,解决AI描述自我和体验自我的矛盾,驱动AI做出有利于人类的决策和行为。2.小数据大行为。西方知识体系讲究细分和演绎,东方讲究整体和类比,用易经五行来构建通用人工智能的另外一个优势是,它无需依赖大数据的喂养。小数据甚至零数据,通过通用世界模型加类比思维、迁移学习即可实现对任何新领域的判断和决策。3.不存在黑箱问题。目前的AI是怎么运算出结果的,出了问题应该怎么定位问题,连设计者都束手无策。而基于易经的通用人工智能,是可以被人类理解的人工智能,是基于因果推理而非数据关联拟合,用这种方法制造的AI会用近似人类思维模式的模型来预测和决策,整个过程的可知可控性会比深度学习极大提高。

9.【万有分形原理】宇宙只是一个简单公式的不断分形?

我们直觉上会同意以下两个命题:1.复杂事物总是由简单事物组成的2.简单事物总是由简单规则生成的。我们来思考一下。复杂和简单如何衡量?事物的复杂度与它涉及的变量及变量维度的多少成正比,用方程来说就是几元几次中的几。但分形数学认为,从整体来看,复杂和简单确实存在变量和变量维度的区别,但是如果用面向对象的角度去观察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则其在每一层的复杂度其实并无区别,比如俄罗斯套娃,如果从整体看,相对外层的套娃所包含的所有套娃复杂度肯定比相对里层的大,但在每一层来看,并无区别。从这个意义上,宇宙其实就是个俄罗斯套娃,大的事物并不一定比小的复杂,自然界有很多分形现象,海岸线、植物的花瓣、动物身上的条纹等等,用分形数学去研究这些事物的规律,会发现其遵循某个简单的公式。而全息理论认为,一沙一世界,世界的所有信息蕴含在各个层级中,大小事物遵循同一规则,只是迭代的层级不一样。鉴桥认为,我们低估了分形现象的普遍性,实际上,万事万物都是分形原理而构成,大自然的编程逻辑是面向对象,而不是面向过程。面向对象,则每一层对象都遵循简单的规则,整体复杂度的增加只是因为对象的层级增加,而非外层对象的变量数增加。至此,我们大概能理解宇宙是一个简单的公式不断分形是什么意思。宇宙诞生后,最底层可能只是一个极其简单的规则,按照这个规则不断分形,形成了我们所处的无比复杂的宇宙。那么如果我们能找到某一层的规律,是否就能知道宇宙万物的规律?经典物理学告诉我们,这个可以有,但量子力学告诉我们,这个真不行,宏观事物和微观事物遵循完全不同的规律。爱因斯坦到死都在寻找大统一公式,到现在科学家也还没有共识。那么这个公式,终极规律到底存不存在?且看后几节分解。

10.【万有时间悖论】时间并不存在,只是意识体对变化体验的自我描述

我们在交流时,如果没有时间这个概念词,基本无法交流,因为它表示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但我们举个极端例子,我们会不会开始怀疑时间是不存在的。假设宇宙万物突然停止一切运动,只有我们眼睛还能看,大脑还能思维,我会不会感觉时间不存在了?答案肯定是存在,虽然外界都不动,我眼睛还能不同角度看,我脑子还在动,我还是感觉到各种念头的变化,时间还是存在的。好吧,假设我眼睛被蒙上了,外界的变化彻底跟我没关了,我会说时间还是存在,我能内观自己意识的变化。没关系,最后的大招来了,我脑子也被关机了,所有人脑子都关机了,这下没有任何东西是变化的了。时间还存在吗?如果这种状态保持了“几十亿年”,那之后和此刻有区别吗?没有吧,这证明了什么。。。。时间根本就不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它只是事物变化的一种人为度量,是意识体理解世界而虚拟出来的因果关系的媒介,而这种媒介是意识体进行交流的必备工具。但是,不能因为意识体需要用它来理解世界,世界就需要它来运行自身(很拗口吧?)。这样来解释大家可能容易明白,不能因为意识体需要因果关系,所以客观事物必须遵循因果关系。世界为什么充满矛盾和悖论,是因为它本来就是这样的,而意识体基于形式逻辑而形成的因果律把它当成了“矛盾”,当成了“悖论”。至此,时间是不存在的,因果律是不存在的,你认可吗?

11.【万有元剧本】E8李群为何把神的剧本给剧透了

现在进入正题,前面两节我们挑战了人类直觉世界的两大支柱:规律的同一性和因果律的必然性。这一节我们会抛出一个让人疯狂的结论,世界只是个无比简单的几何游戏,它的规律恰好不是我们熟知的数字游戏,而是几何游戏。上帝喜欢图形,但对数毫无认知。关于E8李群,实在太烧脑,由于篇幅不展开介绍,大家可以先看这篇文章https://mm.mbd.baidu.com/1j9jlxq?f=cp结论就是,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已经到顶了,神的剧本已经剧透,世界实在是太无趣了!原来这么简单!我们人类几百万年的进化,无数科学家的苦苦求索,原来竟然是这样一个烂剧本!

12.【万无元规则】对称性破缺为何适用于任何领域

好了,要进行最后的烧脑了。我们现在来想想宇宙的起源。E8只是告诉我们上帝的剧本,我们现在来找找它的剧作者——上帝。

本体,不管它叫做道,上帝还是虚无,都是人们穷究到底的那个东西.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闭上你的双眼,好好想想.........

结论只能是:绝对的虚无,因为任何"有",即使是小到奇点,它还是有产生它的更早的东西。

终极的存在只能是"绝对的虚无",问题的关键是:无中生有---怎么成为可能。

我对此的理解是-----绝对的虚无,它的真正涵义是:不但不存在物质,而且不存在精神,最重要的是:不存在规律。

无中生有的关键点就在于----因为不存在任何规律!因果律在这里失效了,无因之果产生了(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宇宙就是这样极其偶然地生猛地诞生了!

物理学也已经证实,对称性破缺是宇宙绝对真空状态的自发而且必然发生之事,因为对称是不稳定的,而破缺是大概率事件。所以,这个宇宙毁灭了,上帝不会沉睡太久,很快又会制造下一个新宇宙。

但这个跟我们凡夫俗子有什么关系呢?想想E8那个让人绝望的无聊剧本,你不想写个有趣的剧本吗?请自行思考。。

13.【人造宇宙机器】一个完全自组织的创世造物机器

读完上一节并思考后,你也许已经知道自己可以创造一个“宇宙”。但是,具体怎么造呢。。。

我们先说说忒修斯之船(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一艘航行在茫茫大海上的船,从起航点到目的地时,它的所有部件全部更换了一遍,它还是那艘船吗?这个思想实验暗喻一个深层次的问题,事物的本质到底是它的目的,还是它的组成元素和结构。我们把这个思想实验再深入一点,假设这艘船上所有船员全部都上了另外一艘船,并坚定的认为这就是忒修斯,而且丢弃了原来的船,但目的地一样,它还是它吗?这个假设和原来的思想实验中的忒修斯有本质区别吗?如果两者等价,我们是否能从这两个等价假设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事物的本质在于人心而不在于事物本身。客观事物的本质是由意识体来界定的,“本质”一词并不本质。本质脱离不了意义,而意义是意识体的专用词汇。

回到我们的城邦,如果它是一艘忒修斯,我们是船上的船员,突然有一天上神要销毁咱们的忒修斯,下令我们全部要自寻生路,那么,忒修斯是否还存在?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它依然存在,只是“分叉”了。相对于事物的目的和意义,它本身的元素和结构反而是次要的。

再次回到区块链,如果说上帝是用区块链来建构宇宙的,则这条区块链应该体现了上帝本身的所有意义和目的。而上帝是否有目的?答案可能让人失望,上帝没有目的,因为它不是意识体,没有意义和目的,它只有规则——去中心化(分形自组织)、数据不可篡改(时间单向性)这两大万有规则。也许,宇宙黑暗森林里的最高文明正用这两条万有规则在不断的复制他们的文明,而与这两条规则相悖的文明,在与最高文明发生冲突时,会被瞬间碾压,消灭你与你无关,是宇宙规则要消灭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