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家長學會教育變革,轉換思路,從“填鴨式”變成“個體式”

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和變化,時代正在朝著之前根本不敢想象的速度向前發展,不過在教育孩子的方向上,卻一直沒有發什麼太大的改變。

互聯網巨頭馬雲曾經表示:未來是一個機器和科技的時代,機器人會比人類更加的聰明、方便,甚至還不需要休息,如果不重視培養孩子的個性和特色,在以後的時代中很容易被機器人所替代。

這就是技術變革所產生的化學反應,因此教育的變革也會被提到字面上來。

未來的教育並不是只教育孩子知識,會把重點放在“育”上面,這點也是我們現在教育孩子中最欠缺的,

孩子不應該只是學習的機器,應該培育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孩子永遠自己的想法,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戰勝未來的科技,而不是成為科技的附屬品。

提議:家長學會教育變革,轉換思路,從“填鴨式”變成“個體式”

“填鴨式”教育,讓孩子脫離現實

有些父母,怕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於是使用“填鴨式”教育,讓孩子幻想考上好大學後的生活。

但是,這種行為和做“白日夢”又有什麼區別呢?讓孩子幻想以後的生活,讓孩子沉迷在“沒有”的喜悅中,這樣對孩子真的好嗎?

這種“填鴨式”教育就像之前富士康一樣,最開始的時候,富士康選擇走簡單代工路線,慢慢產生了自由品牌的想法,可是到最後卻處境難堪。

“填鴨式”教育一直存在孩子的世界裡,不僅父母對孩子使用這種教育方式,就連有些老師也會對孩子採用這種教育方式。可是最後看的並不是孩子的想法,而是實實在在的考試成績,當孩子被灌輸了此類思想時,最後很有可能變成一個“努力的廢物”。

提議:家長學會教育變革,轉換思路,從“填鴨式”變成“個體式”

“填鴨式”教育對孩子有好處嗎?

換一種方法來說“填鴨式教育”,其實就是給孩子在灌輸思想鋼印,讓他們可以通過簡單想象,來得到標準的結果。

思想鋼印是《三體》小說中提出來的,大致的意思是:當某個信息進入大腦,通過刺激神經元網絡的某一部分,能使大腦不經過思考就做出判斷,相信此信息就是真的。

1)“填鴨式”會讓孩子興趣低下,成為學習的機器

當孩子短時間裡被灌輸太多的新知識,會讓他難以接受,只能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吸收,這樣吸收的知識,並不會歸自己所用,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後消磨殆盡。

當孩子被動接受知識時,會弱化了他們的思維和理解能力,因為這些知識全部都是靠死記硬背的方式,自己還沒有完全被消化。

在孩子成長的黃金期中,放棄了他們的“思維能力”,而是選擇用記憶,強行把知識灌輸到頭腦中,慢慢的孩子會變成一個類似於流水線的學習機器一樣,等孩子的學習方式一定固定時,他們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以及慢慢退化。

提議:家長學會教育變革,轉換思路,從“填鴨式”變成“個體式”

2)“填鴨式”的學習很難讓孩子做出改變

“填鴨式”學習也是有一定好處的,就是這種學習方式可以讓孩子快速的學習知識,可以運用到應對考試當中。但是,“填鴨式”的學習方式,是為了完成所去完成,孩子根本沒有時間去吸收和思考。

就像餵鴨子一樣,為了讓鴨子快速增肥,有些農民會將飼料直接放入到鴨子的嘴中,這樣吃食物鴨子能吃出味道嗎?其實,“填鴨式”的學習和餵鴨子是一樣的,當孩子用這個方式去學習時,他們只是為了達成目的去學習的,並沒有真正的吸收知識。

提議:家長學會教育變革,轉換思路,從“填鴨式”變成“個體式”

學會教育變革,轉換思路,從“填鴨式”變成“個體式”

“填鴨式”的教育是不適合未來時代的,家長要及時的幫助孩子轉變思路,從“填鴨式”變成“個體式”。

《愛、金錢和孩子:育兒經濟學》裡講了一個很現實的觀點:父母其實都知道各種教育方式的利弊,可是他們進行選擇時,總會認為自己選的是最對的。

從這點上可以看出,父母們總會認為自己選擇的是最對的,從來也沒有思考過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適合孩子。

“填鴨式”教育適合在幾十年前的時代,當時的時代更父母“填鴨式”的教育和學習,可是現在的時代早已經不適合這種方式。孩子是在為未來服務,而並不是為當下服務的。

孩子們接受教育,功不在當下,而應當看未來,因而提前調整腳步才最為重要。

提議:家長學會教育變革,轉換思路,從“填鴨式”變成“個體式”

華為的模式是成功的案例

華為相信大家都已經很瞭解了,它已經成為世界都家喻戶曉的品牌,而華為早已經告別了“填鴨式”的工作。

也許一開始,這些風險性高的投資相比富士康穩妥的賺錢模式,並不被人看好,但它真的走出自己的路來了。

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創造力,為什麼身為父母的你還要去抹滅他的創造力呢?非得讓他成為一個普通的孩子嗎?

有些家庭的孩子適合“填鴨式”的教育,但是有些孩子很適合“個體式”的教育,父母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強行的去控制孩子,應該先去了解孩子,看看他們自己的狀態,到底適合哪種教育方式。

父母要記住一點“任何一種極端的教育方式,最終都會迎來失敗”。

提議:家長學會教育變革,轉換思路,從“填鴨式”變成“個體式”

“個體式”教育如何去做?

“因材施教”這個詞相信家長們已經聽過無數次了,但是真正能做到這個詞的父母卻微乎及微。

簡單點來講,最好的教育方式,並不是讓孩子學習成績如何如何的高,而是教會孩子怎麼做人,讓孩子成為他們的自己,並不去模仿任何人,家長也不要因為自己的想法去破壞孩子的好奇心和創造力。

家長不要一味認準孩子的學習成績,畢竟學習這件事是需要一定過程的,只要在這個過程中堅持下來,成績不會太差的。

馬雲曾經說過“情商高的孩子,往往比較淘氣,但是學習成績不會太好,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又太千篇一律了,一個班級中最有可能成功的孩子,應該是在第十名左右。”

說到底,說本上的內容是死的,而父母教育的方式是活的,不要按一個方式去教育孩子,因為父母認為對的方式,不一定適用於自己家的孩子。

當你成為一個有遠見的父母,不用“填鴨式”教育去培養孩子,相信你的孩子一定會快樂的成長,而且還會按照最好的方向去努力的。

提議:家長學會教育變革,轉換思路,從“填鴨式”變成“個體式”

寄語

孩子的成長,並不是用學習成績來評價的,一個學習好的孩子,並不能代表以後,而一個學習不好的孩子,也不能說明他的未來一定是不好的,父母一定要選對教育方式,這樣才會培養出最滿意的孩子。

提議:希望各位家長可以學會教育變革,轉換一下固有的思路,從“填鴨式”變成“個體式”,培養一個契合未來社會的孩子才是重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