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痴迷于画中的女子,妻子拿来鉴宝,专家问道:你可知她是谁?

引言

绘画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艺术形式,广义上来讲,在一个平面之上利用色彩与线条就可以描绘出一处风景,甚至描绘出一个人的形象,这在古代是一项非常令人惊奇的艺术形式。

在古代没有相机,无论是风景还是人物神态都没有办法凭借相片保存下来,因此最好的保存方法便是为其作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那么多古人画像的原因。绘画也分为很多种类,比如说有些人擅长绘制风景画,而有些人则擅长肖像画,我们看到的一些著名的古人画像,就是那些著名的肖像画家绘制而成。在《旧唐书》和《大唐新语》中,都曾记载过一个唐朝时期非常特殊的建筑——凌烟阁。

丈夫痴迷于画中的女子,妻子拿来鉴宝,专家问道:你可知她是谁?

凌烟阁

“贞观十七年, 太宗图画太原倡义及秦府功臣,赵公长孙无忌、河间王孝恭、蔡公杜如晦、郑公魏徵、梁公房玄龄、申公高士廉、鄂公尉迟敬德、郧公张亮、陈公侯君集、卢公程知节、永兴公虞世南、渝公刘政会、莒公唐俭、英公李绩、胡公秦叔宝等二十四人於凌烟阁,太宗亲为之赞,褚遂良题阁,阎立本画。”

也就是说凌烟阁是唐朝为了表彰功臣所建造的绘有功臣画像的阁楼。在贞观十七年,太宗李世民怀念当年和战友一起征战四方的岁月,便命当时的著名画家阎立本绘制功臣画像24幅,悬挂于此处。太宗时不时就会来到此处怀旧,因此可以说古代时期没有相机,画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01

还有一副画作曾经让人如痴如醉,那就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肖像。在史料的记载当中杨玉环性格婉顺、擅长歌舞、通晓音律,深受唐玄宗的宠爱。然而在唐玄宗统治后期唐王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在战火下唐玄宗无奈只好带着杨贵妃和一众兵马仓皇出逃,最终于马嵬坡发生兵变,在这场哗变中将士杀死了杨国忠,又强迫唐玄宗下令缢死杨贵妃,就这样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位美女魂断于此。

丈夫痴迷于画中的女子,妻子拿来鉴宝,专家问道:你可知她是谁?

据说唐玄宗后来一直对贵妃之死耿耿于怀,每天深居宫中不问政事,还令画工绘制了一张杨贵妃的画像,挂于宫殿之中,“朝夕视之而欷歔焉”。可以说杨贵妃之死是他人生中一个巨大的转折点,从这以后唐玄宗在史料的记载中一直都是郁郁寡欢,最终于贵妃死后六年驾崩,终年78岁。

02

无论是唐太宗李世民还是唐玄宗李隆基,都曾沉迷于画像中的人物,其实除了他们二人之外,即使时间来到了现代,也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个新闻,那就是一位丈夫痴迷于画中的女子,甚至到了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这幅画作究竟又有什么样的魅力呢?

丈夫痴迷于画中的女子,妻子拿来鉴宝,专家问道:你可知她是谁?

这位丈夫的妻子感到十分不解,在她的眼里这只不过是一名女性的肖像画,至于画的究竟是谁她根本看不出来。于是妻子便选择拿来鉴宝,到了节目现场,专家问道:你可知道她是谁?原来画中的女性正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文成公主。

丈夫痴迷于画中的女子,妻子拿来鉴宝,专家问道:你可知她是谁?

鉴宝专家

文成公主于公元641年远嫁吐蕃,成为松赞干布的王后,在这之后唐朝与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秋毫无犯,文成公主通过远嫁他乡的方法,避免了双方交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唐朝的发展。而且在她嫁到吐蕃之后,还带去了很多汉民族的文化,比如说耕种、织布等中原技术,使得当时汉藏民族间交流非常广泛。

03

而且这幅画作更厉害的一点在于它是著名画家杨之光的作品,也就是说该女子的丈夫整日里欣赏这幅画作,还有一种很大的可能性在于他非常崇拜杨老先生,在欣赏他的绘画技术,这也未尝不是一种可能性。

丈夫痴迷于画中的女子,妻子拿来鉴宝,专家问道:你可知她是谁?

总而言之这次鉴宝对于女子来说相当于是一个惊喜,不仅仅帮助她弄清了画中女子的身份,还让她得知这幅画作具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想必夫妻二人在之后一定会好好的将其收藏保管起来。但这名男子自身也有做得不够到位的地方,如果他能够早一些将这幅画作的相关信息告诉给自己的妻子,就不用特意跑一趟节目现场请专家对其进行鉴定,看来太过沉迷也不算是一件好事啊。

结语

画作虽然没有相机拍摄出来的照片更加真实,但正因如此才会使其看起来更加珍贵,可以让我们从每一个细节当中分析画家当时绘制时的心境,欣赏每一个角落里独一无二的色彩。

参考文献:

《旧唐书》

《大唐新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