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巴奴、海底撈等餐飲巨頭排隊火爆,部分街邊小店集中轉讓

鄭州巴奴、海底撈等餐飲巨頭排隊火爆,部分街邊小店集中轉讓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惟一

再過兩天,鄭州餐飲開放堂食將滿一月,餐飲門店生意恢復情況如何?大河報記者探訪發現,自3月19日鄭州正式開放堂食以來,部分餐企重現火爆排位現象,一些大品牌很快恢復到疫情前的營業額;與此同時,不少街頭小店陸續關門轉讓。餐飲業兩極分化趨勢明顯,開始加速洗牌。

探訪丨鄭州多數餐企生意恢復八成,火爆排隊重現

郑州巴奴、海底捞等餐饮巨头排队火爆,部分街边小店集中转让

4月17日,大河報記者前往鄭州幾家大型購物中心進行探訪。

正弘城商場的百貨服裝鞋帽區人流並不多,但商場內的餐飲區已經恢復人氣。8樓的巴奴毛肚火鍋門口有二三十桌顧客在排隊,據店面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店的生意基本恢復,高峰等位時間長達2小時。

記者在現場看到,針對到店就餐的顧客,巴奴在防護措施方面做得十分到位,進店顧客都必須掃碼登記、測溫並進行手部消毒;顧客離店時,還會獲得巴奴贈送的一次性口罩。

爐小哥烤肉門口也有不少人排隊等位,生意相當火爆。正在等位的顧客劉女士告訴記者:“前段時間一直在家吃,堂食恢復後最想吃的就是烤肉,因為一般人家裡沒有這麼齊全的烤肉工具和醬料,必須堂食才能吃出感覺。”

記者在大衛城、萬象城、國貿360、熙地港等商場,也看到了類似的場面。海底撈、曼玉融合餐廳門前的等位區完全恢復了往日的熱鬧,其他多數餐飲品牌生意也恢復了八成左右。

正弘城商場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商場內的餐飲店大多是知名連鎖品牌,在消毒、測溫、口罩、公筷、桌椅間距、人員管理等方面都做得比較規範,能讓顧客放心,因此生意恢復較快。

現象丨餐飲小店受衝擊較大,50米街道近10家店面轉讓

商場餐飲恢復情況較好,街邊店生意如何?記者走訪鄭州部分街道發現,海底撈、禾珍珠小鍋米飯、解家河南菜等知名品牌的街邊店基本恢復了疫情前的水平,但大量餐飲小店已難以支撐。

郑州巴奴、海底捞等餐饮巨头排队火爆,部分街边小店集中转让

記者在大學路隴海路附近看到,短短50米的街邊,有近10家餐飲門店貼著“出租轉讓”的告示,基本都是經營酸辣粉、米粉、烤麵筋等簡易快餐的小店。

郑州巴奴、海底捞等餐饮巨头排队火爆,部分街边小店集中转让

記者撥通了其中一家轉讓門店的電話,店主表示,即使可以堂食了,很多人還是顧及疫情不想出來吃飯,店越開虧損越大,還不如轉讓。“如果不開門,就只用付房租,開了門之後,人工、水電、食材的成本都不少,一天也沒幾個顧客,入不敷出,只能關門。”這位店主說。

另一家還在營業的小餐館店主告訴記者,目前生意還沒有完全恢復,雖然有外賣,但這點訂單只是杯水車薪,不知道能堅持到什麼時候,只能期待疫情早點過去,人們儘快恢復正常消費。

郑州巴奴、海底捞等餐饮巨头排队火爆,部分街边小店集中转让

品牌大店“滿血復活”,街頭小店苦苦掙扎,正如一位業內人士所說:“疫情過後,餐飲行業會出現兩極分化,強者恆強,弱者死亡!”在疫情帶來的加速洗牌中,留下來的基本是出品服務環境較好、運營能力和抗風險能力較強的品牌,例如巴奴,疫情後在經開區又開一家新店,生意依然火爆。

啟示丨疫情後,安全和健康更受消費者關注

餐飲大品牌和小店狀態兩極分化,原因何在?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受疫情影響,人們在餐飲消費時更加謹慎,更注重安全衛生和健康。餐飲大品牌在這些方面做得較為規範,積累了良好的市場口碑,成為消費者的首選;街邊小店常給人“髒亂差”的印象,在特殊時期便會被消費者排斥,陷入經營困境。

“2020年將是餐飲業加速洗牌的一年,是食品安全衛生重建的一年,誰能夠在安全衛生這個問題上投入更多資源,讓消費者產生信任,誰就能脫穎而出。這就意味著餐飲業的生存門檻會越來越高,一些管理不規範、衛生不達標的小餐飲店可能會被淘汰,生存下來的品牌將更專業化、規範化。”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