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中心医院肛肠外科负责人宋晓锋:勇攀医学高峰

许昌市中心医院肛肠外科负责人宋晓锋:勇攀医学高峰

宋晓锋(中)与团队成员合影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马晓非

4月14日10时30分,记者见到许昌市中心医院肛肠外科负责人宋晓锋时,他刚完成一例混合痔痔上黏膜套扎吻合术(RPH)。话题就从这例手术开始。

混合痔痔上黏膜套扎吻合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也是目前治疗痔疮的一种常见方法。“不到半个小时,手术就可以结束了。”宋晓锋对记者说,“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混合痔痔上黏膜套扎吻合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目前,该技术已经在许昌市中心医院肛肠外科得到广泛应用。

说起新技术,宋晓锋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在宋晓锋身上,“勇攀医学高峰”也是最明显的标签。

2016年被纳入许昌市中心医院第一批后备人才队伍之后,宋晓锋带领该院肛肠外科团队,顺利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微创技术,如痔病RPH术、PPH术、TST术,以及肛瘘改良式LIFT术、高位复杂性肛周脓肿切开排脓+内口挂线+对口引流术、高位复杂性肛瘘主管切除+内口挂线+支管旷置术等,系统采用了围手术期中医辨证论治、中药熏洗、灸法、中药硬膏、穴位埋线超前镇痛、中医辨证论治排便障碍、中医辨证论治炎症性肠病等多种中医特色疗法,还启动了肛肠病围手术期疼痛管理、肛肠病快速康复等项目。

在不断采用新技术的同时,宋晓锋还十分注重科研创新。

“进入后备人才队伍之前,我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临床工作上,对科研创新的重视程度不够。进入后备人才队伍之后,我逐渐意识到科研创新的重要性,力争做到临床和科研同步发展。”宋晓锋说。

肛瘘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之一。然而,由于传统手术损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恢复慢、肛门功能存在不同程度受损等原因,很多患者一直不愿意接受手术,导致病情持续加重,延误治疗时机,最终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发现这个问题后,宋晓锋下决心努力解决该问题。经过认真钻研、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到上级医院学习交流,受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的启发,结合临床实际及技术原理,他对传统手术方式进行了改进,充分地扬长避短。改良后的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效果更好,降低了复发率,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更好地保护了肛门功能。患者的忧虑解除了,对手术的接受程度明显提高。2017年,由宋晓锋主持的改良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项目获许昌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科研来源于临床,最终也是为了服务临床。”宋晓锋对记者说,“通过科研创新,对临床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研究出新的方法,指导临床工作,可以让医生少走弯路,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自2016年以来,宋晓锋带领许昌市中心医院肛肠外科团队在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获得许昌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河南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主持许昌市科技攻关项目6个,发表国家级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他还以主要完成人的身份,参与了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项。

“被选拔为后备人才以来的3年是我个人大发展、大进步的3年,我工作以来取得的成绩主要集中于这段时间。这与医院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宋晓锋感慨地说。

在此期间,宋晓锋先后被聘为许昌市医学会肛肠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许昌市医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肛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许昌市抗癌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肛肠分会河南工作部副主任委员、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国家中医肛肠区域(华中)诊疗中心专家等,还被评选为许昌市第十三批拔尖人才、河南省肛肠专业知名专家,入围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候选人,并荣获河南省中医外科优秀科技人才奖、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全国百项成果奖。

宋晓锋深知,一个人的强大不是强大,一个团队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在日常工作中,宋晓锋高度重视团队协作,促进该科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由宋晓锋任带头人的许昌市肛肠学科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创新型科技团队被命名为许昌市第九批创新型科技团队。2019年,该科被河南省中医管理局批准成为河南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

刻苦钻研、精益求精,脚踏实地、勇于创新,宋晓锋一直以“钉子精神”勇攀医学高峰。今后,他也会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