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自律!730分高考状元的妈妈如是说

父母要自律!730分高考状元的妈妈如是说

高考成绩陆续公布,今年最受关注的恐怕就是广西高考状元杨晨煜了吧,语文14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理综290分。平时爱看纪录片,喜欢科研……

父母要自律!730分高考状元的妈妈如是说

有网友评论:这是什么神仙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啊!

而杨晨煜的妈妈则回应,我们只是普通家庭。

对于如何培养孩子,我觉得杨晨煜的妈妈说得特别实在。

父母要自律!730分高考状元的妈妈如是说

父母要自律!730分高考状元的妈妈如是说

父母要自律!730分高考状元的妈妈如是说

父母要自律!730分高考状元的妈妈如是说

父母要自律!730分高考状元的妈妈如是说

父母要自律!730分高考状元的妈妈如是说

父母要自律!730分高考状元的妈妈如是说

父母要自律!730分高考状元的妈妈如是说

父母要自律!730分高考状元的妈妈如是说

总结起来就是两点:

1. 在孩子没有自主思考和鉴别能力的时候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2. 过程肯定很痛苦,但是家长要自律。

现在流行鸡娃,但是我发现,家长都是鸡娃容易鸡己难。

不信,你让他一天除了工作需要,不看手机试试。

前几天我跟自在爸有一个争论,午饭时自在说他不喜欢茄子,自在爸则认为,小孩子不该挑食。

父母要自律!730分高考状元的妈妈如是说

尽管我认同营养、食物种类要丰富、均衡,但我仍然对于给自在扣上“挑食”的帽子有点冤枉。

我便跟他讨论:咱俩不挑食吗?那是因为做饭的时候我们都是挑自己爱吃的才做。

我见过太多家长,娃读书自己刷手机,娃在户外玩,家长刷手机,娃去培训,家长还在刷手机……

然后反过来又开始责备孩子:你就知道玩手机!其实也就是孩子不敢顶嘴,难道“妈妈您不是就知道玩手机吗?”


所以我觉得培养自己自制力这事儿,总的原则是:

你是如何要求孩子的,你就如何要求自己甚至加倍。

你是如何对孩子抱有期望的,那你就要对自己期望值更高。

至少,孩子做作业、或者需要你陪伴的时候,你能放下手机。

群里好多妈妈让我谈时间管理,比如我怎么做到又要陪伴自在,还要维护社群、答疑、写公号文章、创业、一年还能看100本书的?

我一开始也把这事儿当时间管理去琢磨的,想分享一些心得给大家。可是越琢磨越不对,这不是时间管理的事儿啊,或者时间管理说到根儿上——那也是自制力的事儿啊。


父母要自律!730分高考状元的妈妈如是说

与未来连接

之前看过怪诞行为学丹·艾瑞里的说法,他认为,我们缺乏自制力是因为我们低估了未来。经济学上有一个很有趣的说法叫“延迟折扣”,也就是说,等待奖励的时间越长,奖励对你的价值也就越低——所以人们宁愿放弃未来的幸福也要选择即刻的快感。

父母要自律!730分高考状元的妈妈如是说

《自控力》这本书对此有非常详实的书写——即时奖励会激活更加古老、更加原始、更加本能的“奖励系统”,分泌多巴胺,产生欲望。未来奖励则不会激活“奖励系统”,而是通过前额皮质来抑制“奖励系统”,为了未来的奖励,延迟满足感。

所以,要修炼自制力,首先要和未来的自己建立情感连接。

丹·艾瑞里认为,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为自己的未来去储蓄,比如为了退休储蓄,为了应对可能的疾病储蓄。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在情感上,把未来的自己想象成另外一个人。因此,为未来储蓄,就让人觉得,像是要把钱交给一个陌生人,而不是交给自己。

如果我们能清醒地认识未来的我和现在的我多么息息相关、“利益捆绑”的多么深刻,那么许多事可能当下也就不敢怠慢了吧。

这一点我还是蛮有感触的,有一个词叫“能力恐慌”。我有一段时间对此非常焦虑,在我没有去媒体工作之前,我常常在想,我如果不在这个单位,我会在哪里?我能做什么?我一直担心自己没有一技之长,不知道未来会发生怎样的变革,而我又会怎样。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前所未有的想要给自己充电,拼命看书学习并且对自己的未来做职业规划。尽管当时没有明确的辞职时间表,但其实辞职、出走早已是我心中埋下的一颗种子。

这大概就是与未来的自己连接吧。


父母要自律!730分高考状元的妈妈如是说

保持思考,

不断追问自己为什么

很多妈妈说自己看书会跑神,尽管大家也都知道每天碎片化时间如果能利用起来也可以读不少书,可是就是看着看着就跑神了。

这里我跟大家分享一个我的方法,那就是不断问自己为什么。

父母要自律!730分高考状元的妈妈如是说

我看书时有个习惯,会拿一支笔不断做读书笔记。最近刚刚练习适应看电子书在备忘录里做笔记。

做笔记的好处是你的思维与看书保持同步,同样的,问自己为什么,也是一样。

我看一个段落基本上就会脑子里蹦出几个问题,比如:真的是这样吗?除了作者,别人对此是什么观点呢?或者,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观点?这个细节会这样处理?

当你始终保持思考,你就会发现自己一直专注于读书的过程,而不是赶紧读完了事。


父母要自律!730分高考状元的妈妈如是说

让压力变得有趣

父母要自律!730分高考状元的妈妈如是说

很多朋友觉得我行动力超强,也有人说我手比脑子快。

我是那种一旦决定了做某件事就会投入极大心力去努力的人,其实跟自制力没啥关系,而是我很享受探索的过程。

把挑战当乐趣,在压力中找乐趣,是我自己应对压力、任务的一种态度。仍然是我在媒体工作时的一个例子。我曾被一位知名企业的高管当面揶揄过,因为我们工作流程不同,他认为我耽误了他的时间。

其实我也有点冤枉,身处体制内,许多事情我不可能自己做主,请示、汇报是必须的,但很明显,对方是不管你这些的。

跟他见完面,我从国贸CBD一家咖啡馆出来,突然觉得很兴奋。我完全没有因为他对我稍稍不那么友好的态度而受到影响,相反,我觉得——“原来这样量级的企业,他们处理问题的思考角度、效率真的还是很值得我借鉴啊!”

也正是那次之后,我也学到了许多做事情的方式,包括在自己的计划里会加入很多应对类似问题的预案。

说不难堪,那不可能。一把年纪让别人冷嘲热讽一顿,搁谁都不好受,但是你难过有什么用呢?只能更糗。

那也不是个让你爆发情绪的场合,所以迅速整理自己情绪,已经这么不开心了,那赶紧多学点东西让自己开心开心。

所以,在压力中寻找乐趣,在不愉快的氛围里寻找新的关注点迅速扭转自己的情绪,是一个还挺管用的自我管理的方式。

曾经看过一句话“自制力是个伪命题”,真伪我倒是不知道。但我知道,硬把我绑起来做一件事很难,我更在意精神上的愉悦。

可是精神上的愉悦又常常与偷懒、懈怠走捷径而划等号。这个时候,就是考验我们自我管理能力的时候了。

说一千道一万,自制力断断不是别人总结给你的什么秘笈,或者“掌握这几点,你也能拥有自制力”。

我觉得这里面有很明显的逻辑错误。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自制,是缺乏对当下清晰的自我认知以及对未来明确的目标感与责任感。

想明白这其中的问题,那专注与自控也不是问题了,说穿了,没人能帮你,除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