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腹泻,当前除了“轮状”“诺如”更应关注喂养不当的情况

孩子腹泻不止拉稀这么简单

在很多家长的概念里,腹泻不就是拉稀吗。是的,腹泻会出现大便出现性状改变(呈稀水便、糊状便、黏液脓血便),但不止于此。腹泻时

排便次数也会比正常情况下增多,轻者4-6次,重者可达10次以上,甚至数十次;部分还伴有呕吐症状,大一些的孩子会向家长倾诉有肚子痛的现象,除了以上胃肠道的症状,其实孩子往往还会出现食欲差、发热等症状,严重的还有可能出现欲哭无泪、眼窝凹陷、呼吸深快、意识模糊等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危急情况。


孩子腹泻,当前除了“轮状”“诺如”更应关注喂养不当的情况

聚集性爆发的病毒感染,宅家时更应关注喂养不当

近年不少幼儿园发生过聚集性的“秋季腹泻”事件,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感染已经“深入人心”,病毒感染作为儿童腹泻的主要原因得到了足够多的重视。但是我们家长也要关注部分孩子腹泻,可能并非感染性的腹泻,尤其是在目前全国幼儿园、小学还未开课的情况下,极大地阻断了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的传播。当前孩子们基本深居简出,发生腹泻,家长更应考虑喂养不当及气候转变的情况。比如,孩子对对牛奶或大豆(豆浆)等过敏而引起腹泻,婴幼儿也要考虑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腹泻。排除喂养问题,我们家长还需要看看气候因素,比如气候突变、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导致消化不良。

孩子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时,家长需要注意饮食调整:

1、母乳喂养:继续喂养母乳、暂停辅食。

2、人工喂养:给予经适当稀释牛奶或辅以其它代乳品如米粥、面条、豆制品等;年长儿进食

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

3、呕吐频繁者:暂禁食4-6小时,乳糖不耐受者宜喂养不含乳糖的配方奶。

4、牛奶过敏者:宜根据病情给予氨基酸奶粉或水解配方。


孩子腹泻,当前除了“轮状”“诺如”更应关注喂养不当的情况

应对孩子腹泻,家庭小药箱

改善肠道生态环境:微生物制剂

急性腹泻使得肠道内大量的益生菌丢失,造成肠道菌群失衡,补充一些益生菌可以帮助肠道重新建立菌群平衡,缓解腹泻。

肠粘膜保护:蒙脱石

蒙脱石微粒粉剂,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代谢物等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对消化道黏膜有很强的覆盖保护能力,能够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

常规不需要抗生素

小儿腹泻多数系病毒感染和消化不良所致(占80%以上),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只占少数。并不常规使用抗生素。


家长可以掌握这项硬核本领——小儿推拿之腹泻


中医认为小儿脾常不足,易因乳食不节或不洁,或感受风寒、暑湿等外邪损伤脾胃,或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久病不愈等致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脾胃运化失职,不能腐熟水谷,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水谷不分,合污并下而成泄泻。

看不懂了?没关系,就是告诉泥孩子腹泻有外部因素(比如喂养不当、受凉)+内部因素(孩子脾胃不能正常工作了)共同作用的结果。解决方案就是:去除外部因素,调理孩子脾胃,健脾助运止泻。


孩子腹泻,当前除了“轮状”“诺如”更应关注喂养不当的情况

家长可以常规在家这样操作:补脾土、补大肠、逆运内八卦、揉龟尾、推上七节骨、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至于辨证,不要为难自己,可以留言咨询周大夫哦。

寒湿泄:配合推三关、揉外劳宫。

湿热泄:补大肠改为清大肠,清天河水,退六腑。

脾虚泄:配合揉板门,从下向上捏脊。

脾肾阳虚泄:配合补肾水 ;推三关,揉外劳宫,擦腰背部,以透热为度。

我是周大夫,一个从医9年的三甲医院儿科医生,关注我,和你分享育儿干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