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一出,做多力量合力,收復3000點指日可待,挖掘低市盈率龍頭

既然我們已經確定了短週期的反彈,所以對於週三的調整,大家不要把它當做是一個壓力,要把它當作是一種洗盤之後的建倉的機會,所以市場進行部分股票獲利調整或者是震盪洗盤時,我們跟很多投資人講,繼續低買抄底一些股票,我想接下來A股市場將會在2800點到3000點之間展開一場反擊戰,這也是我們認為在疫情期間,市場進入第二階段,也就是維穩階段最主要的策略。

在維穩的過程中,有幾個最重要的表現:

1. 政策開始緩慢向市場釋放流動性;

2. 空方力量開始逐步衰弱,多方在進一步的增強;

3. 市場熱點開始慢慢集中和明確起來。


信號一出,做多力量合力,收復3000點指日可待,挖掘低市盈率龍頭

目前的市場,首先在全球處在一片恐慌下跌的過程中,A股也跟隨下跌,第一階段調整應該說對市場殺傷力比較重。在進入第二階段,也就全球進入量化寬鬆的過程中,A股市場實際上已有了底部企穩的狀態,在企穩反彈的過程中會有一個多空雙方的爭奪。

從目前的市場狀況來看,我們能夠感覺到空方的力量在進一步衰竭,但沒有完全衰竭,多方正在以時間換空間的方式進一步蓄勢。一旦市場中多方力量足夠強時,前期熱點,又重新殺了回來。

什麼是前期熱點?最明顯的就是大金融概念,一旦在市場中強勢爆發,說明又一波做多主力要回來了。也就是說在第國內疫情深入時,在2440點上方,也就是2月4日觸底反彈時,大家會發現金融概念股率先支撐市場形成做多力量,後面跟著的是消費,還有科技等一些股票。


信號一出,做多力量合力,收復3000點指日可待,挖掘低市盈率龍頭

所以最近幾天大家要格外關注的就是金融概念股能否再次回頭。最近幾天在企穩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大消費對於市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撐,而金融概念股似乎還在慢慢蓄勢中。近幾天我認為金融概念股將會出現發力動作,一旦金融概念股整體發力,A股將會勢如破竹。2800點這個位置,下一個的收復目標將會是2900點-3000點,在這個過程中,個股機會將會再次形成向上突破。

其實很多股票到今天為止,該補跌的也補上了,該企穩的也企穩了,還有一部分個股其實已經開始向上反彈了。只不過面對市場的補跌,好多個股反彈似乎又戛然而止,在這裡橫盤。實際上大家在等什麼呢?其實在等待一致做多的信號,這個信號一旦出現,我認為一股力量將會推動這些已經調整到位的股票集體向上反彈,如果市場中做多力量集體反彈,應該說收復3000點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信號一出,做多力量合力,收復3000點指日可待,挖掘低市盈率龍頭

最近幾天我認為A股受到的最大情緒壓抑,還是在恆生突然襲來的一股做空動能。這股做空動能主要打擊的對象就是中概股,比如說瑞幸咖啡的事件,接下來神州租車事件,可能接下來還有一些中概股仍會遭到國際資本勢力的打壓。這種打壓其實對於A股市場這次戰略性崛起是一種壓力,但是我們想說的是在A股市場中,外面給出來的壓力,也是我們自身調整的動力,無論是海外市場還是中國市場,作為投資人,我們需要考慮的是發掘那些真正具有價值投資機會的股票!

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但我相信中國資本市場在市盈率普遍偏低的情況下,具有價值投資機會的股票不佔少數,我們不能因為海外做空勢力對於個別中資概念股的打壓,就否定國內已經孕育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一些未來具有成長空間的上市公司的市場地位。我相信時間可以證明,在中國資本市場中已經孕育了一批優秀的,未來可以成為世界行業龍頭的上市公司,它們可以通過併購重組和科技轉身增強自身實力。


信號一出,做多力量合力,收復3000點指日可待,挖掘低市盈率龍頭

市場大家知道炒的是預期,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最大的區別就是虛擬經濟可以去炒預期,當然我們不鼓勵財務造假,我們也反對財務不透明。如果通過正常的資本運作手段,在符合資本市場邏輯的情況下,去挖掘它未來的成長預期,我認為這是正常的投資邏輯。所以我想對於A股的上市公司來講,在經歷了10年的風雨和底部震盪整理之後,在市盈率低於10倍以下的優質上市公司中,完全可以脫穎而出,更優秀的未來引領市場的投資標的。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這些標的,並且堅持持有這些標的,一旦市場形成做多氣候,這些個股必然會給你帶來豐厚的回報。其實在中國價值投資中,這樣的股票已經在過去幾年中表現得非常優秀,無論是貴州茅臺、格力電器、海天味業、片仔癀等,我相信還會有更多這樣公司逐步走強。尤其是新經濟概念板塊中一些股票。所以我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裡,在生物醫藥裡,在新基建領域裡,甚至近幾天出來的區塊鏈技術中,我們都發現了太多的機會。


信號一出,做多力量合力,收復3000點指日可待,挖掘低市盈率龍頭

天瑞將繼續在天瑞資本圈中跟大家共同探討,如何發現具有真正價值的龍頭機會,這個話題我希望越是在大家比較矛盾、困惑時,越需要找到那些確定性的標的,確定性的目標去操作我們的資金,當然這個過程是一個發現和探討的過程,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按照原來的習慣和邏輯發生和發展的。在全球大的疫情變化過程中,我們認為在運動中發現新機會,發現新亮點,需要我們做新的判斷,所以邏輯改變可能會帶來結果的改變。

在這種大的變革中,哪些邏輯改變會帶來新生的市場機會?這個是我們需要把握的。天瑞資本圈中有所回答,讓我們在全球風雨中尋找真正具有價值的投資標的。

風險提示: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