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独行》中的自然人生,让我们跟随贾平凹禅意游行世间。

贾平凹的新著《自在独行》,是他一部四十年散文集大成之作。书名透露着阵阵禅意,就好像有“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那种醍醐灌顶之力。不过,我想说的是,住在高楼里悟禅,是远远没有在山涧里行走去悟禅那样轻巧和洒脱。在高楼里悟禅我们悟出的是“三十功名尘与土”,而在山涧里悟禅我们悟出的却是“雨打芭蕉落闲庭”。这样说吧,我们所处的位置决定了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而角度也决定了我们一生都要行走的方向。

《自在独行》中的自然人生,让我们跟随贾平凹禅意游行世间。

那么疑问来了,贾平凹是在哪里悟禅呢?他是这样的,要么行走在西北苍茫大地之上,要么隐居在自己狭小书房。因此,我们读他的文章就会有一种“长河落日圆”以及“悠然见南山”的视觉冲突和情绪碰撞。所以说他的脸长得像西北大地一样粗糙,他的文字嚼起来像羊肉泡馍一样入味,他的哲思听起来像秦腔那样旷达。

贾平凹,真乃人间自在人。与什么样的人聊天,你就会变得什么样,就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自在的人聊天,你自然而然也会变得自在起来。你可以悠闲的卧在东北大地,撇开白日的纠结,抛掉夜黑的无奈,让我们细细聆听听他在千里之外的古城说着情感那些事、聊着爱好、谈着社会、讲着人生那些事。在这里体现的有他俗世的智慧,也有他超然的趣味。“读诗能耐热”,这是他的原话。可我更明白的是,读贾平凹不仅能耐热,还能祛寒。

耐热和祛寒,这就是《自在独行》这一剂中药真实的疗效。在当时文坛的写作主流基本上是回忆痛苦,作家们纷纷沉浸在悲伤中无法自拔。但是贾平凹走了一条与当时社会主流相反并孤独的路,那就是远离大众的创作方向,并忠实于自己,记录自己的成长。他选择去讲述那些生活苦难的百姓,仍然昂然向上,拥抱希望的故事。

当他的表达没有人理解的时候,当他的倾诉无人共情,无法取悦他人的时候,倒不如坚持自我。

贾平凹在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在无边的静寂中,寻找着一种属于自己孤独前行的美。他,一个流浪的灵魂,在书房里完成了自我的“自在独行”。

正是由于这样的独行,让他斩获了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国内外文坛大奖。大量著作傍身,是对贾平凹自我孤独前行的最好回答。

灵魂中最深的孤独,往往伴随着清醒而来。

因为我们看清世界的美丽与残酷,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自己生命的流逝,让自己有限的时光忠于自己的生活,去完成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读《自在独行》,我们要学会正确的去掌握孤独,因为人心难守,特别是一个人独处时,脑子里就会产生有一堆想法,想功名利禄,或想花花世界,于是,就会有生出了烦恼。就像书中写的那样:

人既然如同蚂蚁一样降临到这个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在短短数十年里,该自在就自在吧,该潇洒就潇洒吧,各自去圆满各自的一段生命,这或许就是我们活在世上的的全部意义。世上的事,认真不对,但是不认真更不对,执着不对,但是一切视作空也不对,所以我们更要平平常常,自自然然。”这或许就是贾平凹想要传达给读者的关于人生的意义。

《自在独行》中的自然人生,让我们跟随贾平凹禅意游行世间。
《自在独行》中的自然人生,让我们跟随贾平凹禅意游行世间。
《自在独行》中的自然人生,让我们跟随贾平凹禅意游行世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