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千億元,超級磁懸浮項目將落地,杭州到上海僅需20分鐘!

總投資千億元,超級磁懸浮項目將落地,杭州到上海僅需20分鐘!

4月17日,浙江宣佈滬杭超級磁浮、沿海高鐵、環杭州灣智慧高速公路等百餘個交通項目即將落地,總投資超3.2萬億元。該消息在當日上午的浙江全面推進高水平交通強省建設動員大會上公佈,明確表示滬杭超級磁浮等項目是針對未來30年交通發展的規劃。消息一出,資本市場基建板塊應聲上漲,浙江交科(002061.SZ)直線漲停。

滬杭超級磁浮工程的總投資為千億元級別。如此大的手筆,這是個怎樣的項目?

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車四方”)市場部人士向出行一客確認:如果項目落地的話,應該就是我們公司的“600公里高速磁浮”,該車去年還在杭州參展過。目前國內只有我們四方在研發高速磁浮項目。

上海到杭州的距離為200公里,這意味著,如果架設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車,按照最高時速開,從杭州到上海僅需20分鐘,到溫州則是30分鐘。

總投資千億元,超級磁懸浮項目將落地,杭州到上海僅需20分鐘!

高速磁浮課題負責人、中車四方副總工程師丁叄叄表示,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車,其市場目標是填補航空與鐵路交通之間的速度空當。高速磁浮列車被稱為“貼地飛行”。根據中車四方的規劃,要至2022年前後,才會進行試驗線的測試,目前僅下線了試驗樣車。

去年5月23日,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今年,預計工程樣車將下線。下一步,該項目將於2021年在調試線上開展系統綜合試驗,完成集成驗證,形成高速磁浮工程化能力。

據中車四方設計師張志強介紹,高速磁浮列車具有能效高、能耗低、安全性高、環境友好性強、速度高、可快起快停等7大優勢,既可以在長大幹線交通中發揮出速度優勢,也適用於中短途快啟快停應用,大幅提升城市通勤效率,促進城市群、市域間的“一體化”、“同城化”、“通勤化”發展。

滬杭磁浮爭議史

總投資千億元,超級磁懸浮項目將落地,杭州到上海僅需20分鐘!

滬杭超級磁浮的上馬,可謂又迅速又遲緩。

在2019年12月初出臺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中,關於滬杭磁懸浮項目的態度還是“積極審慎開展規劃研究”。

2020年4月,浙江舉辦全面推進高水平交通強省建設動員大會,會上宣佈:為達成在本世紀中葉將浙江全面建成高水平交通強省的目標,將落地“十大千億”和“百大百億”等重大工程,總投資超3萬億。滬杭超級磁浮項目在“十大千億”之列。

具體來說,“十大千億”項目包括沿海高鐵工程、環杭州灣智慧高速公路工程、杭州蕭山機場綜合樞紐工程、千噸級內河航道提升工程、杭州都市圈環線工程、洋山港區整體開發工程、寧波西綜合樞紐工程、滬杭甬超級磁浮工程、滬甬跨海大通道工程和滬舟甬跨海大通道工程,總投資超萬億。“百大百億”工程則包括103個項目,涵蓋公路、鐵路、軌道、水運、樞紐等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總投資約2.4萬億元。

出行一客瞭解到,一般像這樣的大型項目,審批速度較慢,落地過程中會受到工程和資金的較多制約。

滬杭磁懸浮項目最早於2006年3月被國務院批准,原計劃於2006年年內開工,2008年底建成,2009年試運行,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前正式投入使用。

但該項目長期存在爭議,開工時間被無限期擱置。 2013年4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撤銷滬杭磁懸浮交通項目建設領導小組。

主要反對者、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認為磁懸浮投資大、成本高、客流少、無法兼容高鐵網絡,只是“交通玩具”。鐵路學者、同濟大學教授孫章則是主要支持者,他認為磁懸浮的造價、輻射、票價等都與已有交通方式相差無幾。

2006年4月27日,中國首條磁浮線路在上海開通運營,西起浦東新區龍陽路地鐵站,東至浦東國際機場,正線全長30公里,設計最高時速430公里,單向運行時間8分鐘。

出於技術一致性考慮,滬杭超級磁浮落地後,料將與上海的磁浮線路相連,這意味著未來可從浦東機場乘磁浮列車直達杭州。

高速磁浮進展幾何

總投資千億元,超級磁懸浮項目將落地,杭州到上海僅需20分鐘!

根據製造商中車四方的規劃,600公里高速磁浮項目目前仍在試驗階段,2022年前後進行試驗線測試。

中國工程院院士盧春房在6月14日召開的2019世界交通運輸大會上強調:“時速600公里磁浮現在缺一條試驗線。”

該項目的最新進展是去年5月23日,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去年12月,該試驗樣車在浙江杭州舉行的第二屆浙江國際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上,首次真車亮相。

根據官方信息,從外觀上看,其車頭比現有運行的高鐵列車更修長,車廂內部整潔明亮,座位數可根據市場需求進行調整。與普通高鐵相比,該列車的維護成本相當低,壽命長達30年,甚至可以免維護;而且採用了無人駕駛技術,比人力監控更準確,安全性有足夠保證。

總投資千億元,超級磁懸浮項目將落地,杭州到上海僅需20分鐘!

▲ 圖源:中車四方

今年,預計工程樣車將下線,出行一客從前述中車四方人士處獲悉,工程樣車的具體下線時間是2020下半年。明年該項目將在調試線上開展系統綜合試驗,完成集成驗證,形成高速磁浮工程化能力。

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車研製項目於2016年7月啟動,由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組織,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具體實施,聯合30餘家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聯合共同攻關。

課題負責人丁叄叄介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軌道交通”重點專項對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進行了部署,目的是研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工程化系統,形成中國高速磁浮產業化能力。

中車四方介紹,項目啟動當年的10月21日,公司在北京宣佈將研發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車等首批3個專案重點計劃,包括“軌道交通系統安全保障技術”、“時速400公里及以上高速客運裝備關鍵技術”和“磁浮交通系統關鍵技術”等。

官方信息顯示,經過3年左右的技術攻關,課題團隊“成功突破高速磁浮系列關鍵核心技術,車輛、牽引、運控通信等核心子系統研發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繼試驗樣車下線後,2019年10月,中國中車株洲電機公司對外發布了磁浮列車的核心關鍵部件——“無影腿(電磁鐵)”、“動力心臟(長定子直線電機)”和“血液供給系統(磁浮變壓器)”等。

各地對高速磁浮項目反應熱烈

總投資千億元,超級磁懸浮項目將落地,杭州到上海僅需20分鐘!

自從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2019年5月23日下線,高速磁浮列車被多省市列入佈局規劃,湖北、四川、廣東、海南多地都傳出了要修建超級磁浮的消息。

《長江日報》在2019年9月26日,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鐵四院)透露,由該院設計建造的600公里-1000公里級高速磁懸浮試驗線項目,有望第二年在湖北開工,建成後只要2個小時就可以從武漢到廣州。

鐵四院線站處副總工程師靖仕元介紹,這條高溫超導磁懸浮線或將在咸寧落地,力爭2020年開工,建造一條200多公里的實驗線段,進行600公里-1000公里級磁懸浮實用化實驗,整個技術體系運行成熟後往武漢、廣深港方向延伸,未來納入京廣線路的正式組成部分。

類似地,四川省成都市也傳出修建時速600公里至800公里的超高速磁懸浮列車的消息,或將在成都與重慶之間佈局,屆時將兩地之間的通勤時間至少1小時13分縮短到半小時。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2019年7月19日,成都市委十三屆五次會議召開,有關領導提出成都東部新城將“前瞻性佈局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即“預留以600公里至800公里時速直達重慶的超高速新制式鐵路通道”。

總投資千億元,超級磁懸浮項目將落地,杭州到上海僅需20分鐘!

再早之前,2019年6月18日,為加快推進海南省軌道交通規劃建設,海南省發改委公開遴選專業機構承擔研究海口至三亞南北軌道交通項目規劃方案研究課題,研究重點包含海口至三亞350公里/小時高鐵、海口至三亞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車兩種交通方式。

2019年6月14日,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何華武表示,中國工程院正對粵港澳大灣區高速磁浮鐵路開展工程預可行性研究,已有四條備選方案,其中方案一是西線經廣州站,方案二是西線經廣州珠江新城,方案三是東線經深圳前海,方案四是東線經深圳福田。(責編/楊佩謙)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文章,《財經》雜誌交通工業組創建,專注交通出行領域新聞,致力於探索出行、科技與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