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使林黛玉投水而死的那个人,就是贾宝玉的好友北静王

迫使林黛玉投水而死的那个人,就是贾宝玉的好友北静王

凡是读过红楼梦的人,乍一看这个结论,肯定会以为这是异想天开。但是,我们从林黛玉潇湘妃子这个称号入手,逐步分析,就可以推出上面的结论。

潇湘妃子,就是历史上的娥皇女英。上古传说,尧把帝位禅让给了舜,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舜南巡时病死在洞庭湖畔,舜的妃子娥皇、女英寻夫至此,悲伤哭夫后,投入湘江自尽。因为娥皇、女英的泪水洒在了一种竹子上,上面有斑斑泪痕,所以这种种也叫做湘妃竹。

娥皇、女英之所以痛哭投水,主要动机是出于深情殉夫,并非是一般地多愁善感,无缘无故地爱哭。如果黛玉真是像高鹗续书所写那样,因王熙凤的调包计,焚烧诗稿后,悲愤致死,那就与湘妃的故事不相符合。

迫使林黛玉投水而死的那个人,就是贾宝玉的好友北静王

曹雪芹又何必郑重其事地命名其住处为“潇湘馆”,赠与其雅号为“潇湘妃子”,称她为“林潇湘”呢?更何况,舜死在先,娥皇、女英投水自尽在后。而高鹗所续的红楼梦,黛玉死时,贾宝玉活得好好的,正在和宝钗洞房花烛呢。

曹雪芹为什么要给心中的偶像林黛玉,取个“潇湘妃子”的诗号呢?难不成,林黛玉最后也成了一个妃子?没错。林黛玉最后的确做了妃子,但不是皇上的妃子,而是一个王爷的妃子,他便是贾宝玉的好友北静王爷。

红楼梦里都是真真假假,都是反差。

薛宝钗却入宫选秀女,做皇帝的妃子,但却落选了。而林黛玉不想做妃子的人,却在现实生活中,被强迫做了妃子。黛玉潇湘妃子的诗号,就是曹雪芹的一种写实的暗示。原本在老曹的八十回后的文字里,黛玉后来还真成了一位王爷的妃子,尽管只做了几天,这位王爷就是北静王。

迫使林黛玉投水而死的那个人,就是贾宝玉的好友北静王

林黛玉做了北静王爷的妃子,前面有线索和暗示吗?当然有。在红楼梦前八十回,北静王曾直接或间接地送给林黛玉三次东西。

要知道,用送东西和玩物件来暗示书中人物将来的命运和姻缘,是曹雪芹在红楼梦里的一大发明。比如,板儿和巧姐争着去抢那个佛手香橼,贾芸捡到小红丢失的手帕,宝玉把蒋玉菡的血红汗巾子转赠袭人。这些对未来姻缘的暗示,后来统统都变成现实。

以上这几对姻缘,在前八十回里,都还没有揭晓,均是在八十回后才变成现实的。那么,曹雪芹三番五次的把北静王的东西和黛玉联系起来的用意,也就十分清楚了。

红楼梦里,北静王的东西被送给黛玉,一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宝玉把北静王送给他的一串念珠,要转手送给黛玉被拒。黛玉还骂了一句“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第二次是北静王送给宝玉穿的那套三件套的蓑衣,蓑帽和木屐,宝玉又要送给黛玉。尽管这次黛玉没有骂,但东西还是被黛玉拒绝了。

迫使林黛玉投水而死的那个人,就是贾宝玉的好友北静王

第三次是在第七十一回中,贾母八十大寿,不仅南安太妃来祝贺,北静王妃也来了。南安太妃因要见贾府的小姐,贾母就吩咐王熙凤把史,薛,林带来,"再只叫你三妹妹陪着来罢."

南安太妃因与史湘云熟悉,除了见面熟悉的问候外,就是对探春和宝钗的喜欢,还有黛玉与宝琴也夸赞了一回。然后吩咐将备用礼物打点出五分来:金玉戒指各五个,腕香珠五串。这是南安太妃的礼物,给她们五个人,没有分彼此,都是一样的。然后,老曹这里很突兀的写了一句话,就是关于北静王妃的。原文如下:

“早有人将备用礼物打点出五分来:金玉戒指各五个,腕香珠五串。南安太妃笑道:“你们姊妹们别笑话,留着赏丫头们罢。”五人忙拜谢过。北静王妃也有五样礼物,余者不必细说。”

迫使林黛玉投水而死的那个人,就是贾宝玉的好友北静王

曹雪芹没有明确写是什么礼物,而是一句带过,这是北静王妃与黛玉的唯一的一次见面。如果黛玉八十回后,真的与北静王有姻缘之说,那么北静王妃此刻的礼物,肯定不会是闲来之笔,一定有特殊的意义。

北静王府素与贾府过从甚密。而老曹此处则对南安太妃的礼物,以及和姑娘们见面的情景,大写特写。而把北静王妃的礼物和见面的过程,则一语带过,很不正常。红学家们认为,这里有明显的删稿嫌疑。

为什么要删呢?会不会像”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样,也是由于脂砚斋的请求?这个么,就只有天知道了。我个人觉得很有可能。因为,北静王这个人物很特别。他很年轻儒雅,风流倜傥,如果再有个爱妾沉湖而亡,这件事如果用写实的笔法去写,恐怕会被世人看出端倪。所以,只好删去。

迫使林黛玉投水而死的那个人,就是贾宝玉的好友北静王

虽然文本被删,但大致的情节,我们还是可以推测出来的:

林黛玉由于某种原因,被迫嫁给了北静王为妃,或是为妾。要知道宝玉曾说过,北静王的一个要紧遥爱妾死了。黛玉嫁过去之后,出于对宝玉的深情,或是在宝玉死后,或是出家后,也跟着投水自尽,殉情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