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青岛

美丽的青岛

青岛市区的房价在17、18年攀到了顶峰,但是现在不得不承认的是房价尤其是二手房的房价又回到了原点。

持续了近三年时间的房地产调控,让青岛房产从供不应求慢慢转变为供过于求,供给量大大增加,需求却受到严格限制。如此,房价回调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除了调控,还有没有其他原因造成今天这个状况?

青岛的行政区划有多大?自从即墨划区,胶南黄岛合并,青岛市区以市政府为起点,开车前往上述两地政务中心,距离为50公里左右,如果后期胶州划区,距离为60公里,这还仅仅是行政中心的距离!这是什么概念?北京市区以天安门为圆心,半径也不过才50公里!

同北京比,青岛的布局不可谓不大,但是资源禀赋却天差地别,我们没有那么多的人口,没有那么多的企业,没有那么多的政策!名为二线城市,可就居民收入来看,跟山东省其他城市并无太大区别。

经过这一轮行情波动,相信那些投资青岛房产的客户应该会有所领悟,现在是回归价值的时候了,人口和地段!人口即需求,地段即配套,需求旺盛、配套齐全的房子涨的最快,也最抗跌,主城区有大量成熟的社区可供选择,价格不菲有之,经济实用也不少。

远离热点,一般身家的客户还是不要盲目去追逐热点区域,这类房子看似价格低廉,实则持有成本是最高的,比如青岛两个不限购的区域,这里囤积了大量外地投资客,你放心,这些人大部分不来住,房子就这么空着,等到房子能出售了,这些人又会抛的比谁都快,随之而来的就是价格倾轧!这种情况就连市区内都出现过,比如韩国人聚集的小区,因为买的早入手价格低,这些人往往会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往外抛,套现走人。所以要么可以抄这类人的底,要么离他们远点。

再一个就是,所谓的热点,当普通大众都知道时,那已经不算热点,而是热锅了。追热点可以,像16年之前的高新区,可以投,但是随后的高新区被炒到什么程度,大家都清楚,很多人在房价之外还花了十万乃至几十万的冤枉钱。现在高新区回归城阳,闹剧终有落幕的一天,只作为一个普通的功能区而已。再比如蓝谷,发展海洋高科技,高科技是好东西,可是这高科技也用不了几个人啊,靠着这么几个科研人员,短期内是无法带动一个区域的发展。什么,你说大学?学校配有教师公寓,又大又好又便宜,学生在蓝谷上学,毕业后就得在蓝谷买房?纯粹屁股决定脑袋的逻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