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要学好数学,首先要避免粗心:专家表示,至少做好3件事

本文由 原创首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全文大约1000字,阅读仅需3分钟。

作者 | 名师讲学习方法

每次数学考试成绩出来,总会有不少同学感叹:

“诶,我这个题目怎么错了……”

检查下来,发现是自己粗心。

可以说,考试粗心是绝大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但是如何解决,又是一个问题。

有部分家长可能会觉得,粗心问题往往随着孩子长大就好了;可是不少学生,在年纪大了之后,粗心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改善……而上海市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李秋明曾说:“粗心问题是大量实质性问题的不恰当归类,它的本质是能力问题。”

在他看来,像数学的学习中,同学想要解决好粗心问题,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孩子想要学好数学,首先要避免粗心:专家表示,至少做好3件事

01 正确地认识粗心,不让粗心掩盖实质性问题

没有人希望自己粗心。但事实上,粗心又是许多为自己的错误找的理由或者借口。很多时候,所谓的粗心,其实是同学们各种能力上的缺陷。

比如:运算错了,那就是运算能力有问题;理解上出了偏差,那就是理解能力存在缺陷;考虑问题不全面,是逻辑不严密;表达上出纰漏,是表达能力不足……粗心的实质,其实是学生各种能力、技巧的不熟练,这个问题要去认真地重视。

孩子想要学好数学,首先要避免粗心:专家表示,至少做好3件事

02 解决好习惯的问题,比如专注度不够的粗心

和粗心一样,专注力的问题也是一个说起来容易解决起来困难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的粗心问题因专注度而引发;而数学中最常见的也是,学生在运算时,注意力不集中而引发错误。

而人的专注力,常常是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李秋明认为,在数学学习、问题解决中保持较强专注力是一种能力,这需要在日常训练中养成,其基础是一些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比如说,好的作息习惯、打草稿的习惯、整理保持学习桌面整洁的习惯……

孩子想要学好数学,首先要避免粗心:专家表示,至少做好3件事


03 要求自己以认真的态度,做好粗心问题的整理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重要的就是养成一个认真、严谨的学习的态度。像数学中分类讨论的思想,我们就应该拿到生活中这样的问题的解决上来。不要把什么问题都归结为粗心,而是看到粗心的本质时候,通过习惯和训练的方式,去改变它。

能力的不足,一定要靠多练。但如何去训练?一定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懂得如何去整理总结、然后全力以赴学习的习惯,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是学习成绩提升的基础。


我们的很多同学,认为数学难学。

但是,其实学数学只要同学能解决好不粗心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半以上的学数学的难题。

大家好,我是 ,分享教育与孩子的学习经验!欢迎关注

更多精彩学习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