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扶蘇繼承了皇位,項羽還會造反嗎?真正的答案很現實

在胡歌主演的電視劇《神話》中,扶蘇和項羽是好兄弟。扶蘇為了緩和秦國和六國貴族的矛盾,設立了舉賢堂。而扶蘇也用他獨特的人格魅力,獲取了項羽等人的擁戴。

然而趙高弄權,先是將舉賢堂定位謀反之罪,後面又篡改遺詔立胡亥為太子,這才引起了項羽等人的不滿,最後揭竿而起,推翻暴秦。


如果是扶蘇繼承了皇位,項羽還會造反嗎?真正的答案很現實


不過,在真實的歷史上,並沒有扶蘇建立舉賢堂的記載,也沒有項羽和扶蘇有過瓜葛的記載。那麼,如果最後是扶蘇即位,項羽還會造反嗎?或者說,還有機會造反嗎?

扶蘇即位,有大概率推行仁政,為秦國續命

秦朝滅亡的根源,還是因為暴政,或者說亡於制度。趙高和胡亥的弄權,最多隻是秦朝滅亡的引子。如果秦始皇后面的繼任者沒有發現法家學說的缺憾,那麼秦朝還是會很快滅亡,區別只是二世還是三世罷了。而扶蘇恰恰就是那個很有可能發現法家學說缺憾的人。

眾所周知,秦始皇之所以被後人指責為暴君,有一個重大的原因,那就是“焚書坑儒”。事實上,“焚書”和“坑儒”是兩件事。下面重點介紹以下“坑儒”事件。


如果是扶蘇繼承了皇位,項羽還會造反嗎?真正的答案很現實


“坑儒”事件的起因是秦始皇追求長生不老之術,以至於重用術士。然而,這天下本就沒有仙人,又哪來的長生不老呢?

因此,那些替秦始皇追求長生的術士在瞞不下去的情況下,選擇了逃跑,其中侯生、盧生這兩個術士,不僅逃跑了,還辱罵了秦始皇,說他是暴君。

這可就把秦始皇惹怒了,他心想:“我整天好吃好喝地供著你們,你們無能也就算了,最後還罵我,這能忍?”


如果是扶蘇繼承了皇位,項羽還會造反嗎?真正的答案很現實


於是,惱羞成怒的秦始皇就下令坑殺術士,為此遭到牽連的人有好幾百人。那麼,這跟儒生有什麼關係嗎?

其實是有的,所謂的術士,其起源於齊魯大地。而齊魯大地,也正是儒學最繁盛的地方。就連秦始皇泰山封禪之時的各種細節,秦始皇都是詢問了齊魯儒生的。

因此這些替秦始皇追求長生不老的術士,很難說就不是儒生,也許兩者皆是。因此,當秦始皇下令坑儒的時候,扶蘇就對其諫言道:“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而扶蘇也因為此,被在氣頭上的秦始皇遣往了邊疆,為之後的趙高修改遺詔埋下了伏筆。


如果是扶蘇繼承了皇位,項羽還會造反嗎?真正的答案很現實


但是從扶蘇的言論中,我們也能看出,扶蘇對於孔子的儒家學說,實際上是認同的。否則,他也不會勸諫秦始皇不要施行暴政,進而引起天下不安。

因此,如果秦始皇死後,即位的是扶蘇,那麼他就會推行仁政,效仿孔子,其效果未必就不能如《神話》中一樣,使得秦國人和六國貴族人消除隔閡。

秦朝施行仁政,項羽就不會造反了嗎?

緊接上個命題,扶蘇即位,秦朝施行仁政,那麼項羽就不會造反了嗎?要知道,自從戰國時期,秦昭襄王欺騙楚懷王入秦,使得其身死異鄉,楚國人對秦國人就恨之入骨了,更是傳出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預言。

我認為,項羽不會造反,理由有二:

一、無論是陳勝吳廣,還是劉邦,他們起義的初衷都是一個,活不下去

自古以來,一個王朝走向沒落的標誌,都是各地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然後才是各地軍閥紛紛造反。

而農民起義的原因也只有一個,那就是活不下去了,也就是所謂的“民不畏死,何以死懼之”。

如果扶蘇推行仁政以後,也許效果並不能立竿見影,但是至少給了秦朝的百姓一個盼頭。一旦給了他們盼頭,那麼這些農民起義的概率就很低了。

而項羽等人想要造反,沒有了群眾基礎,那是萬萬不可行的。


如果是扶蘇繼承了皇位,項羽還會造反嗎?真正的答案很現實


二、所謂的“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預言,真的有效嗎?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個預言看似厲害,實則不值一提,因為項羽等人造反,只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楚國。

項羽在鉅鹿之戰中打敗秦朝軍隊以後,入住咸陽,分封諸侯。分封完諸侯,他還做了什麼事情呢?殺楚懷王。

誠然,項羽殺楚懷王的舉動很合理,換做是誰都會這麼幹,因為誰都不會將自己的勝利果實讓給一個只有名號的所謂“王”。


如果是扶蘇繼承了皇位,項羽還會造反嗎?真正的答案很現實


但是這也流露出了一個很現實的人性問題:項羽造反只是為了自己,至於楚國的恥辱,他早就忘得一乾二淨了。

因此,當天下沒有起義的基礎後,項羽是不會為了楚國,白白丟了自己的性命,冒險反秦的。

結束語

扶蘇即位,哪怕秦朝不能存活很久,至少能夠續命一波,這裡這能說可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