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昏主孙皓,劣性难改失德亡政,使江东英雄为之愤恨

孙皓,自幼聪明机智,比司马炎精明强干。他是孙权之孙,孙和之子,到孙皓时刚传四世。当景帝病危时,曾将太子孙堂托孤于丞相濮阳兴及左将军张布。但两位大臣却认为孙和之子孙皓“才识明断”,宜奉为君,便违背景帝之遗命,迎立23岁的孙皓登基。孙皓即位之初,头脑清楚,言谈机智,处事果断。他曾下诏开仓放粮,账济贫民;也曾将宫女蒙出,婚配无妻汉;又毁掉苑面,放猛兽归山;百官量材使用,安排比较妥善,俨然有明主之风。如继续保持谦诚,从流纳谏,重用贤臣,必能和西晋长期相持,可望统一全国。晋国虽大,但统治阶级腐朽无能,军事上也不及孙吴训练有素。

三国时期昏主孙皓,劣性难改失德亡政,使江东英雄为之愤恨

孙皓凭这些有利条件,吞掉西晋做全国之君是有可能的。然而,孙皓劣性难改,即“粗暴骄盈”,六亲不认,使吴国上下大失所望。孙皓失德亡政,使江东英雄为之愤恨。孙皓的失德之一,是宠信奸侯,“忌胜己者”,这是他的致命弱点。历史有鉴,重贤者治,宠佞者乱。而他却相反,弃贤重侯。中书令张尚,能言善辩,处事敏捷。孙皓自知不及,积怨至恨,在一次宴会上,借张尚酒后“不敬”之罪收监处死。相反,他专听奸佞阿谀奉承,残害忠良。或妄兴福役,祸国乱政。中郎将张傲,陷害贤良得宠,他上疏孙皓请设“弹曲”20人,名为纠正不法官吏,实则让吏民互相告发,使双方诉讼缺理,然后各个收监,再从犯人身上诈取钱财。

三国时期昏主孙皓,劣性难改失德亡政,使江东英雄为之愤恨

孙皓说他“忠心”,给他封爵赐位。楼下都督何定,候眉得宠。他曾借口为御厨捕免改良膳食,责令京师诸将,各献良犬助捕。此令一下,朝廷内外将领,为讨好皇帝,不远千里寻求猎狗。一时狗价猛涨,数十匹维绢换狗一头。买来后,再给猎犬配上华丽丝带。这样,建业城内组成一支兵犬大队,一兵一犬专伺猎捕。然而,野免何曾有多?于是何定又调发江边伐木士卒,为他们驱鹿打猎,弄得老兵弱卒饥寒交迫,怨声载道。何定不仅出尽坏主意,且报复性强。少府李助,家有千金。何定托人求婚,被李勒拒绝。为此,何定专与他过不去。李助全家上告,结果,凡“尺口”以上家人,全被何定诛杀。

三国时期昏主孙皓,劣性难改失德亡政,使江东英雄为之愤恨

吴国上下无人不知何定专横,也无人不痛恨这个奸侯,而孙皓反认为何定“忠勤”,赐爵封侯、大加表彰。孙皓后期,国无一年之储,家无径月之蓄,已经是家净国贫了。然孙皓则说:此辈治国实贤,天下是太平的。孙皓失德之二是用人心疑,拒谏饰非,残杀贤臣。孙皓一向“恶人视己”,群臣上朝或面君,都不敢举目。朝臣只要正视孙皓一眼,均遭痛斥或杀践。对臣僚极不信任,专设黄门侍郎十人,终日待立其侧,寻找大臣的过错,然后加以罪罚,手段甚残。在一次宴会上,王蕃饮酒过量,伏案沉醉。孙皓疑他装醉,借不敬之由当众杀于朝堂,首级抛于山野,让虎狼争啮,其家属徙于广州。尚书熊睦,见孙皓虐待大臣,微有所谏。

三国时期昏主孙皓,劣性难改失德亡政,使江东英雄为之愤恨

孙皓即命黄门郎以刀环撞杀于朝堂,使熊睦体无完肤。中书令兼太子傅贺邵,多次上书言政,言辞至恳,切中时弊。皓深以为恨,便以“谤毁国事”为由罢官免职。贺邵为此忧愤成疾,中风不语。孙皓疑其有诈,使黄门郎百般观察拷打,终无一言。最后竟“烧锯断其头”,将眷属徙于临海。皇后之父腺牧,任宫廷卫将,常参与政务。朝臣以为他是国丈,多次推他出面上谏。滕牧为同僚代言,婉转相劝。结果,皇后失宠,滕收也贬官苍梧,赴任时优死于途中。会稽郡守车浚,为官清正廉洁。旱荒之年曾上表请求娠贷,孙皓反认为车酸“欲树私恩”,造人就郡中斩首。就是逆立孙皓为帝的濮阳兴和张布,也因进谏规劝被系,并夷其三族。由于孙皓恣情任性,用人心疑,刑罚残酷,使文武百僚人不自保。

三国时期昏主孙皓,劣性难改失德亡政,使江东英雄为之愤恨

10年中,被杀戮的忠臣达40余人,遂使上下离心,都不为王朝尽力。孙皓的猜忌心理,带有祖传遗风。孙权后期用人多疑,官吏多存戒心。他迫令边的督军和将军们,交出妻子做人质,如有通敌、叛逃,便杀戮其妻子,甚至夷其三族。孙皓的失德之三是沉迷女色,荒废朝政。孙皓有后宫五千人还嫌不足,常使黄门侍郎遍行各郡科取将吏之女。并下诏,凡二千石臣吏的小姐,必须岁岁造册上报。年到十五六岁者,须经黄门侍郎一一简阅,简阅不中方许出嫁,甚至下诏禁止百姓婚姻。这些黄门使者奉旨选美,专横州郡,有钱则拿,无钱带人,弄得有女人家日夜不宁。自滕皇后失宠后,佩皇后玉玺者多不胜数。孙皓如此游戏后宫,沉面女色,使许多奸吏仿效,这种歪风加速了孙吴的崩溃。

三国时期昏主孙皓,劣性难改失德亡政,使江东英雄为之愤恨

孙皓的失德之四是酗酒作恶,借酒戏弄杀害公卿。孙皓好酒,有百觚之量,此国家不幸之兆。凡酒色之君,无不乱邦丧国,桀、纣都是先例。孙皓自己好酒不说,又常以酒宴会公卿,每次酒宴就是一整天。凡举行酒宴,公卿大臣被强制出席,不管会饮与否,都以七升为限,喝个酪酊大醉。酒醉后,孙皓专使黄门郎盘底问根,以揭众卿之隐私奚落。还令诸臣互相揭短,以此取乐。群臣酒后忘情,丑态百出,未免有失君臣之礼,孙皓则以不敬之罪令黄门郎牵出,先挖眼目,后剥面皮,弄得死活不得。

三国时期昏主孙皓,劣性难改失德亡政,使江东英雄为之愤恨

在孙皓恶作剧导演下,大臣及皇族几乎被他杀光,众卿一闻酒宴,面无人色。著名学土韦醒,年已70,向来饮酒不过二升,当孙皓垂青时,常令其以茶代酒。韦曜失宠后,因酒醉失礼,揭短时又不尊命,孙皓以“不尽忠”当场收监杀魏,家属徒于零陵。孙皓的失德之五是穷奢极欲,劳民伤财。孙皓为了享乐,开始把国都从建业迁到武昌,并令扬州百姓逆水上游,进贡江下特产,弄得百姓困苦难熬。后来觉得新都不如旧都风华物美,又下诏回迁。在建业大兴土木,建照明宫,开大花苑,修土山楼观,还令百官入山采木,挥霍无度。

三国时期昏主孙皓,劣性难改失德亡政,使江东英雄为之愤恨

吴宫美女,以金作华燧、步摇,令宫女互相追逐捕打,从早至晚笑声不止。工匠趁机偷盗,金库全被盗光。孙皓所宠爱的玉妃死了,他痛苦思念,数月不朝。令人作家,刻柏木为人,以俑为兵,用金银珍玩陪葬,挥金如土。就在孙皓任性胡为,大做黄梁美梦之时,西晋已造战船、练水师、集结大军部署灭吴。公元280年,晋军由王溶统率,六路出师。陆军鼓震马驰,势如破竹,吴军望风归附。水军烧断江上铁链,直抵石头城下。孙皓至此才发出哀叹。自知气数已尽,便身面涂泥,捆绑身体,抬着棺材向晋军投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