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糖友”来说,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可怕,那如何预防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血糖过低现象。低血糖可导致不适甚至生命危险,也是血糖达标的主要障碍,应该引起特别注意。

对“糖友”来说,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可怕,那如何预防低血糖?

1. 低血糖的诊断标准:

对非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为血糖<2.8 mmol/L。而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3.9 mmol/L就属低血糖范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机体对低血糖的反馈调节能力,增加了发生严重低血糖的风险。

对“糖友”来说,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可怕,那如何预防低血糖?
对“糖友”来说,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可怕,那如何预防低血糖?

2. 可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药物:

胰岛素、磺脲类(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等)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如如格列奈,那格列奈等)均可引起低血糖。而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罗格列酮单独使用时一般不会导致低血糖。应用DPP-4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和SGLT2抑制剂的低血糖风险较小。

对“糖友”来说,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可怕,那如何预防低血糖?

3.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

血糖警惕值:血糖≤3.9 mmol/L,需要服用速效碳水化合物和调整降糖方案剂量;临床显著低血糖:血糖<3.0 mmol/L,提示有严重的、临床上有重要意义的低血糖;可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如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等)和中枢神经症状(如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但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常可表现为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

对“糖友”来说,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可怕,那如何预防低血糖?
对“糖友”来说,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可怕,那如何预防低血糖?

4. 低血糖的预防:

对“糖友”来说,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可怕,那如何预防低血糖?

(1)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谨慎地调整剂量;

(2)未按时进食,或进食过少:患者应定时定量进餐,如果进餐量减少则相应减少降糖药物剂量,有可能误餐时应提前做好准备;

对“糖友”来说,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可怕,那如何预防低血糖?

(3)运动量增加: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

(4)酒精摄入,尤其是空腹饮酒: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应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

对“糖友”来说,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可怕,那如何预防低血糖?

(5)严重低血糖或反复发生低血糖:应调整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并适当调整血糖控制目标;

(6)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出现低血糖时,应积极寻找原因,精心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和用量;

对“糖友”来说,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可怕,那如何预防低血糖?

(7)糖尿病患者应常规随身备用碳水化合物类食品,一旦发生低血糖,立即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