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同样是“鬼节”,为嘛歪果仁就能玩得那么欢?

道家将天地万物分天、地、水三元。

天官紫微大帝生于正月十五,地官清虚大帝生于七月十五,水官洞阴大帝生于十月十五。

其中七月十五,又称为中元节、祭祖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又被称为鬼节,是用来纪念逝去亲人的日子。

在这一天,我们的画风通常是这样的:

万圣节同样是“鬼节”,为嘛歪果仁就能玩得那么欢?

或者是这样的:

万圣节同样是“鬼节”,为嘛歪果仁就能玩得那么欢?

而同样是鬼节,每年的10月31日万圣节前夜,歪果仁的氛围却是这样的:

万圣节同样是“鬼节”,为嘛歪果仁就能玩得那么欢?

万圣节同样是“鬼节”,为嘛歪果仁就能玩得那么欢?

万圣节是一个孩子们可以“光明正大”讨要糖果的节日。

一方面,这要得益于商人们的炒作。

甘蔗作为经济作物,是蔗糖的主要来源。而糖商们为了提高销量,当年可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的,甚至对营养学造假。

美国糖果协会的数据显示,万圣节的糖果销量居各类节日之首,远远高于圣诞节、复活节和情人节。

并且,有调查显示,超过85%的美国家庭都会在万圣节前夜分发糖果。

万圣节同样是“鬼节”,为嘛歪果仁就能玩得那么欢?

而另一方面,据史学家称,确实存在迹象表明,在原始的凯尔特传统中,就存在类似“不给糖果就捣蛋”的活动。

凯尔特人会打扮成鬼魂的样子在小镇外面游行,把孤魂野鬼引走。以及挨家挨户收集食物,或者用动物献祭,供奉神灵。

此外,小孩们也会为大型的公共篝火到每个人家中收集柴火。

而这时候的大人们也可以在劳作之后,无拘无束的喝酒欢庆。

也有不少资料认为凯尔特人会用人来献祭,但并无确凿证据。

万圣节同样是“鬼节”,为嘛歪果仁就能玩得那么欢?

在万圣节风靡之后,越来越多的文化和教育理念融入其中。

比如墨西哥的亡灵节,在墨西哥人的眼中,死亡才是生命的最高意义,生与死互为补充才完成了一个生命周期。

因此,每年的亡灵节,墨西哥人会祭奠亡灵,却绝无悲哀,甚至载歌载舞,通宵达旦,纪念与逝去亲人共同欢度这一年一度的团聚时刻。

在影片《寻梦环游记》当中,小男孩米格误打误撞闯进亡灵世界,他坚持音乐的理想得到了祖辈们的祝福。

即将被人们遗忘的埃克托也告诉他,死亡并不是爱的终点,只要有人怀念他,他就不会消失。

万圣节同样是“鬼节”,为嘛歪果仁就能玩得那么欢?

也就是说,只要是我们挂念的人,哪怕已经去世,依然可以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很好。

我们就一直缺乏这方面教育。

说话图吉利、闭口不谈忌讳的事情一直被认为高情商的表现,低情商的人才会口无遮拦。

万圣节同样是“鬼节”,为嘛歪果仁就能玩得那么欢?

我们以为闭口不谈,就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却不知这种方式更加有害。

很多人对死亡只有恐惧,以至对某些环境充满恐惧。

更有人在亲人离开后,精神世界崩塌,无法走出阴霾。

认识死亡,才会更加珍惜生命。

万圣节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在这一天,孩子们可以和父母很好的互动,一起做手工,玩“扮演游戏”。可以“不给糖果就捣乱”,天马行空的“搞事情”。

万圣节同样是“鬼节”,为嘛歪果仁就能玩得那么欢?

大人们也可以顺便给孩子们讲述万圣节的起源,讲讲什么是生老病死,为什么要缅怀逝去的亲人。

让孩子们更加珍惜生命,培养安全意识,而并非只有恐惧。

但也被不少玄学思想妖魔化了:万圣节给孩子胡乱装扮,是要折损孩子福气的。

毕竟我们离封建社会的结束不过百年的时间。

万圣节同样是“鬼节”,为嘛歪果仁就能玩得那么欢?

对于极左来说,更是对过洋节大扣帽子:数典忘祖,崇洋媚外。

年轻人过个洋节,并没有什么宗教意义,更不存在政治色彩,开心就好:

情人节,吃饭逛街看电影;

愚人节,吃饭逛街看电影;

万圣节,吃饭逛街看电影;

圣诞节,吃饭逛街看电影。

万圣节同样是“鬼节”,为嘛歪果仁就能玩得那么欢?

反观我们的传统佳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你敢快乐吗?

端午,屈原沉楚江,你敢快乐吗?

中秋,低头思故乡,你敢快乐吗?

重阳,百善孝为先,你敢快乐吗?

就连春节,都要经受长辈灵魂拷问三连:

工作怎么样,成绩怎么样,对象怎么样,你还敢快乐吗?

万圣节同样是“鬼节”,为嘛歪果仁就能玩得那么欢?

压力太大,也就难怪很多年轻人不爱过传统节日。

活着开心点,人间不值得。

万圣节同样是“鬼节”,为嘛歪果仁就能玩得那么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