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吃飯都有這“3個表現”,第一個就讓人不舒服

一頓飯裡藏著一個人的教養,吃是每天都不可或缺的事,也是一件看起來很平常的事,但千萬別小看了吃飯這件事。

作家韓寒說過,上帝給人一張嘴巴就是用來吃飯。連飯都不能好好吃,你還能做好什麼事?

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吃飯都有這“3個表現”,第一個就讓人不舒服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由此可見吃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吃飯的時候也有許多需要遵守的餐桌禮儀。

孩子雖然還不懂事,但是孩子吃飯時的表現會讓周圍的人對這個孩子產生一些評價。

在餐桌上,往往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家庭教育是怎樣的。

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吃飯都有這“3個表現”,第一個就讓人不舒服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張“熊孩子吃酒席”的圖片,這個孩子手裡拿著一根肉骨頭,而他的奶奶生怕孫子吃得少在旁邊又端著一盆肉骨頭,明顯是想讓自己家孩子吃獨食。

孩子只顧著自己吃,一點也不考慮同桌子坐的其他人,他的奶奶說:‘’孩子正長身體,一群大人就別和小孩子搶東西吃了。”旁邊的人面露尷尬。

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吃飯都有這“3個表現”,第一個就讓人不舒服

大家都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有一定道理,孩子從小吃飯有這樣的表現,都是因為家裡人慣壞了,長大以後變得更加霸道、自私,不招人喜歡也很沒出息。

長大後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3種表現”,第一種就讓人不舒服,對這個孩子喜歡不起來。

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吃飯都有這“3個表現”,第一個就讓人不舒服

孩子吃飯時的哪些表現會讓人討厭呢?

①獨佔自己喜歡的菜餚

殊不知,童年形成的就餐習慣往往根深蒂固,如果不早些讓孩子有意識地接受訓練,很難輕易改變。

現在的孩子在家都是被眾人寵愛的,特別是老一輩的人更容易去寵溺孩子,有的孩子就在眾人的寵愛中逐漸養成了比較霸道的性格,看到了喜歡吃的就像一個人獨吞。

許多長輩默許了孩子做“飯桌上的小國王”,覺得因為年紀小就沒關係,長大以後自然而然會更注意。

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吃飯都有這“3個表現”,第一個就讓人不舒服

可是結果是等孩子長大以後,這種獨佔的習慣已經陪著他從小到大,不論是學習還是工作中,難免會受到影響,引起他人的反感,由此可見這樣的孩子難有出息。

②夾菜時亂翻亂夾

一位朋友前幾天和我說她從小吃飯就被教育,夾菜只吃眼前的,不能在整個盤子裡面攪和,有外人在的話會顯得極為沒有家教!可是一次聚會上,有個小孩子就一直把菜亂翻亂亂夾,顯得十分沒有家教。

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吃飯都有這“3個表現”,第一個就讓人不舒服

一些孩子養成了挑挑揀揀的習慣,在眾人一起吃飯時也總是在菜碟子裡亂翻亂夾,幾乎將碟子裡的菜全都翻一遍才夾走自己最想要的。這樣的表現很容易引起別人反感的行為,同時也是非常沒有禮貌的,對他人很不友好。

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吃飯都有這“3個表現”,第一個就讓人不舒服

③有不雅舉動

現在大家吃飯雖然不像古人所說的“食不言寢不語”這麼嚴格,但是在餐桌上還是應該遵守最基本的禮儀禮貌。

一些孩子在餐桌上依然非常隨心所欲,時不時做出一些摳鼻子、用手抓菜等不雅舉動,這種表現也是讓人感到粗俗不堪的,還會引起大家的反感和厭惡。

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吃飯都有這“3個表現”,第一個就讓人不舒服

如果孩子有以上這三種行為,那麼父母趕緊要糾正孩子了,吃飯看似是件小事,卻關乎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通過孩子在餐桌上的小細節,別人就可以判斷出你是不是個懂禮儀的人。如果不改正,長大以後也很難有出息。

禮儀是幼兒時期不可或缺的教育

我國自古以來就注重人的美德,從人人熟知的典故“孔融讓梨”“臥冰求鯉”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等就可以知道,一個人懂禮儀的重要性。

幼兒只有在懂禮儀的條件下,才能更好地與同齡人或者長輩交流溝通。缺乏禮儀,會將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印象分降低。

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吃飯都有這“3個表現”,第一個就讓人不舒服

父母應該引導幼兒在特定環境應該具備怎樣的言行舉止,什麼樣的禮儀表達是正確的,培養幼兒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想要教孩子懂禮儀,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父母要學會利用好繪本這個幫手。

大家都想要孩子身後有見識的父母,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

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吃飯都有這“3個表現”,第一個就讓人不舒服

壞習慣會成為孩子成功道路上的絆腳石,好習慣則會為孩子指明成功之路。

當孩子能夠獨自飛翔在人生的天空時,孩子的羽翼上必定是"刻滿"了父母的教育和鼓勵。孩子的未來就像是是白紙,有這無限的可能,在家長的引導下,孩子才能夠成為一幅美麗的畫作。家長要抓住3-6歲這個性格關鍵期,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品質,未來的路才會更好走。

小編也為家長們推薦一套孩子成長中可以學習的繪本,主要是培養孩子懂文明,有禮貌,不撒謊,孩子天生對圖畫感興趣,家長們不妨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讓孩子學會不自私,懂禮貌,對孩子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

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吃飯都有這“3個表現”,第一個就讓人不舒服

我家孩子最喜歡看的就是全套繪本——《做最好的自己》,全書10冊, 帶有精美的插畫,圖片和故事非常匹配,孩子即便不會看字,也能看圖讀懂故事,等到他們再大一點,就可以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吃飯都有這“3個表現”,第一個就讓人不舒服

整套書共有10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包括: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有效幫助孩子克服情緒障礙,陪伴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孩子在無形中就能知道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

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吃飯都有這“3個表現”,第一個就讓人不舒服

“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如果是好習慣,將會終身受益,孩子小時是培養習慣的最佳時期,有一個公式:好的學習習慣+一公斤的氣力=培訓班+一噸的氣力。說明了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感興趣的家長朋友點擊下方“小卡片”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