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领袖在西柏坡的几代房东为家为国,甘于奉献!

本文是为了让 网友们了解西柏坡五大领袖房东的有关情况,今把发表在《档案天地》和《燕赵晚报》的这篇短文转发大家参阅,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西柏坡当年中央五大领袖房东尽搬迁到了何处,现在做什么,是大家关注的问题。

1959年7月岗南水库蓄水前,西柏坡共106户,443人。搬迁涉及24个村庄,其中县外8个村,县内16个村,户数较多的是柏坡岭(即西柏坡)33户、栲栳台13户、辛庄12户、南红安寨8户。

搬迁时,县有关单位只从移民角度着想,未考虑到五大领袖房东的政治影响,迁往何处完全由个人选择。毛泽东的房东闫受朝及两个儿子闫文习、闫五头,开始搬迁至柏坡岭(即现在的西柏坡),后又迁至温塘镇栲栳台;刘少奇和朱德的房东闫中杰及两个儿子闫受德、闫受章,均搬迁到了柏坡岭(西柏坡),1963年长子闫受德带四个孩子二次搬迁到了东回舍镇新柏坡,闫受章在西柏坡未迁;周恩来的房东闫中允、闫庆云及两个儿子闫受廷、闫受贵均迁至温塘镇栲栳台;任弼时的一个房东闫受行搬迁至柏坡岭(西柏坡),另两个房东闫受禄、闫受仁均迁至温塘镇韩台。

1978年5月,中共中央移住西柏坡30周年时,西柏坡纪念馆举行了隆重的开馆仪式,为了配合纪念馆对外开放,上级要求五大领袖的房东均返迁西柏坡。由于这里地少人多,当时不准经商,生活比较困难。且迁出的青年都和当地人结了婚,都不愿意远离自己的亲人,结果一户也未迁回。

现在这些老房东第一、二代均已去世,第三代正在年富力强,第四、五代人正在成长。他们在搬迁村本分守法,过着普普通通的平民生活,靠自力更生闯天下,从没有打过领袖房东的旗号谋私利,毛泽东的房东闫受朝的大孙子是电工(已退休),老三是木匠,老二和老四都是泥瓦匠,日子过得都不错。

闫受朝父子,为了革命和国家需要,在西柏坡和栲栳台先后搬家11次,毫无怨言,是革命老区人民的优秀代表。

五大领袖在西柏坡的几代房东为家为国,甘于奉献!

作者采访闫文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