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家銀行理財子公司“選秀”券商擠破頭!有人中標8家 有人顆粒無收

記者獲悉,工銀理財、招銀理財、建信理財、農銀理財、中銀理財、交銀理財、中郵理財、以及正在籌備中的華夏銀行理財子公司等8家銀行理財子公司,近期完成了證券服務商的遴選工作。

多家理財子公司在券商的綜合實力之外,異常看重其定製化服務能力,有頭部理財子公司甚至設計了十幾個維度(投研、結算、託管等)來進行甄選。

這也就導致了一個結果——並不是我們常規認知的“只要是頭部券商就能入選”。小編了解到,有頭部券商如中信建投,全部入圍且全部中標八家理財子公司的主經紀商;也有失意者如一家規模排前10左右的大型券商,表示“暫未中標”。

主經紀商是什麼?理財子公司怎麼選?

何為理財子公司的主經紀商?

去年底,中國結算修訂了《特殊機構及產品證券賬戶業務指南》,增加了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開立自營賬戶和理財產品證券賬戶的相關內容。理財子公司不僅僅可以開產品戶,也可以開法人戶了,但仍需要通過券商的交易席位進行交易。

“投資股票的時候,我們要通過證券公司的席位去下單,而且必須走券商結算模式,不能走託管行的結算模式。投資債券和ABS的話,如果是銀行間的,那我們可以走銀行間清算模式;如果是交易所的,還是要通過券商席位。總之就是我們自己操作下單,但是要藉助券商通道”,一家理財子公司交易部人士告訴小編。

對於券商來說,主經紀商業務即券商的PB業務,是指券商向機構客戶或者高淨值客戶提供開戶交易、託管清算、後臺運營、研究支持、槓桿融資、證券拆借、資金募集等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簡單來說,就是券商向客戶圍繞交易服務提供的一攬子解決方案。

那麼,理財子公司如何設定門檻甄選主經紀商?

幾名受訪理財子公司人士表示,目前理財子公司在選擇主經紀商的時候還是側重於頭部券商,中小券商尤其是小型券商“很難冒出來”。而在頭部券商之中,熟悉業務並能對業務制定助推方案,被理財子公司尤為看重。

“我們彙總了交易、投研、銷售各個部門的需求,細化分析各家券商提供給我們的服務是否匹配。除了綜合實力,定製化輸出是我們考量的重要標準。”上述理財子公司交易部人士說。

“我們設定了十幾個維度來挑選主經紀商。我們會很認真分析每一家標書,會跟他們溝通進一步細化或個性化哪些方向。投研和託管清算能力我們很重視。比如投研那一塊,它們(指券商)研究所要提供免費的研究。”一家大型理財子公司內部人士告訴小編。

小編了解到,目前大多數已開業的理財子公司,一般每家選擇三到五家券商作為主經紀商;但也有大型的頭部理財子公司,同時選擇了十幾家券商作為主經紀商。

券商“象徵性”收費,甚至不要錢也要來投標

從多方瞭解到,在招投標過程中,理財子公司掌握著議價權,處於絕對的優勢地位。有的券商為了吃下這塊蛋糕,不惜推出前期免費提供相關服務,或者僅收取一點象徵性的費用。

“不管能不能賺錢,先拿下,這對打開增量機構客戶市場很關鍵。從長遠來看,以主經紀商為重要組成部分的機構業務是越來越重要的。我們已經有同行整合資源,新設了機構業務委員會,就是要對標中信證券(港股06030),將機構業務做大做強。”一名地處北京的頭部券商人士說。

除中信建投中標所有理財子公司主經紀商業務之外,還有多家大型券商中標。這些券商在很多理財子公司尚在籌備時就已經主動接洽各條線業務機會。

以中信建投為例,小編從其內部人士處瞭解到,中信建投已與13家已開業或公告設立的理財子公司實現業務落地。

申萬宏源(港股06806)證券稱,公司主經紀商服務涵蓋交易席位租賃、PB系統及基金行政服務。去年為進一步推動機構客戶綜合金融服務,公司加強大客戶攻關,深化與四大行理財子公司等戰略合作,努力打造機構業務全業務鏈。

光大證券(港股06178)在年報中表示,隨著各大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相繼設立,機構主經紀商業務迎來新生態,進入全新戰略發展期。

“首先最直接的,就是因股債交易量所帶來的佣金收入,也就是席位租賃收入,在此基礎上會衍生出其他很多收入,比如託管收入、代銷收入、融資利息收入等”,北京一券商人士分析主經紀商業務對券商產生的實際作用。此外,還有券商專門針對機構客戶推出了算法交易系統,幫助客戶實行智能交易,這也被視為券商的機構業務盈利新引擎。

實際上,股債交易量能為主經紀商帶來佣金收入。我們引入益普標準的數據,來直觀感受下銀行理財淨值化轉型給券商帶來的機會。

截至2019年6月末,銀行理財固定收益類產品存續餘額為16.19萬億元,佔全部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餘額的72.99%;混合類理財產品存續餘額為5.92萬億元,佔比為26.68%;權益類理財產品佔比為 0.32%。

市面上眾多研報都曾指出:銀行理財加配權益是大勢所趨。理由是大致可以概括成:非標資產配置受限,2020年底老非標類資產到期後無法續作;債券等固收資產收益率下行。因此,股票等權益類資產能很好地提高收益率,配置性價比凸顯。

本文源自金融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