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成和目標管理傻傻分不清?

提成和目標管理傻傻分不清?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要做目標管理而不是做提成管理》(上),就是考慮到,在經營計劃落地的時候,一些大家容易踩到的雷區。希望能給到大家一些啟發。


本文作者:張帆,企業運營管理實戰專家、品質管理實戰專家、零牌顧問機構資深顧問


01目標管理的實質

目標管理的實質是持續改善。


提成和目標管理傻傻分不清?


這絕對是一個很抽象的觀點,倒不是說目標管理和持續改善之間沒有關係,只是張帆把持續改善,上升到目標管理的實質,有的人不一定認同。比如我在諮詢項目和教學的過程中,很多人告訴我,目標管理就是為了達成業績指標;目標管理是為了保證各項工作受控,給幹部壓力;目標管理就是為了更好的達成目標。好。

我說這些都沒錯,只不過這些都是目標管理要做的事情或者為什麼要做目標管理,沒有切入到根本,就容易用錯。把工具用錯,然後乜有效果,反過頭說工具不好,這些情況我們也經常遇到。


02容易被用錯的概念

為了說明對本質理解的重要,可以舉一個例子。比如預算管理本質是什麼?有的人說,是控制,不要多花錢。我說控制、不要多花錢是成本管控要做的。預算管理的本質就是既不要多花,又不要少花,說白了就是活幹完,錢夠花。所以預算管理的企業,你去報銷要看兩個單,一個報銷單一個預算單,一方面別亂花錢,另一方面,原來說話的要花的錢,審批可以非常快,權責也清晰。

有的企業為了面對經營變化,做“固定費用合理化”這樣的活動,要將預算削減200萬,這個不是預算管理,這個是“固定費用合理化”,是降成本的範疇,意思是想出有效對策後,不降低工作質量的前提下,壓縮預算,但不是砍預算。


03從反面思考目標管理

所以與其想破腦袋去理解這個概念的正面,不如想想這個概念的反面。張帆說目標管理的實質是持續改善。您說目標管理的實質是達成業績,那請問績效考核是做什麼的?

如果說目標管理是要給員工壓力,那請問管理本身又是什麼?撇開饒舌的概念,我們說,做企業、做工作,要先定目標再做事情。

去年在鄭州,河南星指1000指數和我們零牌合作的一場公開課上,有一位做軟件的老闆問,說我們現在是幾千萬的銷售額,很擔心定了一個100%增長的目標,大家都覺得達成不了,這種目標不如不定。

我告訴這位企業家,軟件行業是個市場很大的行業,幾千萬的銷售額,先不要考慮市場大環境允不允許,因為還沒有到這個時候。


04先定目標再做事情

如果定明年增長20%,可能大家覺得壓力適當,合情合理;也有人說2019年也很辛苦了,2020年維持就好,這是扯蛋。

現在要提出增長100%了,有的人不答應,說這個不現實、那個有困難。你說不現實有困難,什麼困難?客戶找不到?那就找客戶唄,從流量到線索到商機,再轉化成訂單和現金,哪裡有問題唄?沒有流量?沒有流量就去做營銷活動,增加客戶接觸面,100%業務增長是不是意味著流量要增長200%呀?沒有商機?為什麼沒有商機?

銷售人員和客戶的使用部門談,連別人的業務都不懂,別人憑什麼信你?這就是目標管理呀,你有目標,公司有實際情況,定了目標才能分析差異在哪裡呀,把差異改善,你就不有達成目標的結果了嗎?改善,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找零牌顧問機構,這些就是對策呀。


05看年度經營計劃中的目標

所以再回到目標管理的實質,目標管理就是持續改善。

差異,是用現在的能力達成不了的。要用未來的能力。

未來的能力,就來自於改善。



提成和目標管理傻傻分不清?


06計劃與預測

看清了目標管理的實質,我們就具體一點,談談目標的滾動管理。

滾動管理包含三個關鍵詞:計劃、預測和實績。

我們說,計劃一般不變、預測要實施調整。比如第一季度的銷售額要做1000萬,預計1月200萬,2月300萬,3月500萬。1月達標了,但是在1月下旬預測2月確實市場與震盪,於是1月25日開會,說2月目標預測是200萬,比之前的計劃300萬,少了100萬。

2月努力銷售的同時,不得不考慮3月如何挽回2月的頹勢呀,所以要考慮在3月份500萬的計劃基礎上,增加100萬的預測,也就是說3月份的預測目標是600萬,這樣才能保證計劃不變,而過程中預測在滾動。


07預測與挽回

剛才講到的計劃和預測都是目標,但是計劃不要去變,每年做一次,除非市場鉅變才去微調,這個目的是提升企業感知市場的能力,在2020年年底做年度經營計劃時,才知道怎麼在前一年基礎上有所進步。

預測是對當下的目標,無論怎麼調整,要保證預測目標累計起來要和計劃的累計目標一致甚至超出。對當下不能達成的計劃,從預測數據上就要展示,3個月內要將銷售挽回,切不可平均分攤到後續的每個月,或者就任由季度計劃不達成。


怎麼去管理目標呢?

大家記住,當月的實績要和預測比較,用來算月度工資;累計的實績要和累計計劃比較,考慮年終激勵或者高層次人才激勵。所以,平時大家說的績效考核,可不是和計劃比,而是和預測比。預測必須在當月來臨之前就定下來,這樣才能做PSI計劃。

這裡稍微提一下PSI,P是production,生產,S是Sales,銷售,I是Inventory,庫存。意思是生產、銷售和庫存計劃要放在一起看;而對於採購調達管理,P是入倉、S是出倉、I是庫存。大部分企業對於生產的部分,只看生產和銷售的數據,對於倉庫,只是喜歡看庫存的數據,其實這些都是靜態管理的思維。


08銷售的目標達成影響PSI

所以,銷售怎麼可能只是管理提成,由提成來吸引呢?


提成和目標管理傻傻分不清?

如果沒有達成銷售的目標,整個生產和採購計劃,就處在更劇烈的波動中,而即使部分員工收入很高,也彌補不了公司在其中承擔的損失。

這裡不會有太多顯性的成本,都是隱形的損失,比如生產線等待、中間庫存、資金成本等等。如果大家想了解,可以關注廖為富老師這幾天在零牌直播間的系列課程《吃掉企業利潤的“隱形殺手”——如何消除浪費之浪費識別》,或者關注後續零牌計劃推出的課程《ASC敏捷供應鏈》,《ASC敏捷供應鏈》體系建設也是我們和幾家客戶合作的諮詢項目。


提成和目標管理傻傻分不清?


提成管理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我們來這樣一張簡單的提成係數表。這張表上顯示了3個維度,一個是從產品生命週期考慮的維度,說公司有搜狗產品、現金流產品和明星產品,一個是從銷售渠道考慮的維度,包含了代理商、OEM客戶、工程客戶和VIP客戶,第三個是把客戶分成了新客戶和老客戶。


提成和目標管理傻傻分不清?


產品按照波士頓矩陣分成四類:搜狗、現金流、明星、問題。想解決產品結構的問題;提成係數會按照想要的產品去推。想想,哪些業務員想推哪些產品?


搜狗產品-不想改變的人

現金流產品-當紅業務員

明星-有面子沒票子的

問題-在內耗的旋渦中生存的


09差異化

渠道要差異化,代理商總和你說要資源、OEM開發週期長、工程客戶接到一單活一年,但不能旱澇保收,VIP客戶是公司的,說實話自己就是個跟單。請問業務員怎麼選?如果是提成管理,就是那裡有錢賺,就往那裡看。

新老客戶要差異,於是研究了很多提成係數,演算了好多遍,發現下面的問題還是處理不好:

· 好賣賣得多,不好賣賣得少

· 提成係數(工價)不敢調

· 新人帶不起來

· 銷售精英被高提成公司挖走


純粹的提成管理=找供應商

提成管理的意思是買一件貨,給一分錢,在財務科目上,提成就變成了變動成本。如果企業是單純的提成管理呢?可以說我們只是把我們的業務員當成了渠道商、供應商,而非公司的資產。大家想想,供應商和自己的團隊都發生問題,你會先換掉誰,一定是先換掉供應商,為什麼?因為我們之間只有規則和道理,而內部團隊有情感和責任。情感不用多說,責任是什麼,企業為團隊和成員的個人成長負責,他們的能力是公司給機會歷練的。反顧來說,如果我們把銷售團隊當做供應商來管,這樣的團隊只會和我們談短期利益而不是長期利益。


(未完待續,連載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