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一代文宗作首爱情词,成“问世间情为何物”姊妹篇,句句有情


金朝一代文宗作首爱情词,成“问世间情为何物”姊妹篇,句句有情

导语:大家好!欢迎来听胡诌聊文化。“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词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多少痴情儿女在寂静夜里沉吟此句黯然感慨,谁能想到这句关于爱情的千古一问出自一个16岁少年之手?这名少年就是金朝一代文宗遗山先生元好问。

遗山先生诗词文曲皆有所成,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前文名句就出自他的《摸鱼儿·雁丘词》,这首词还有一个姊妹篇,名为《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讲述了另外一段生死相许的爱情故事,同样凄美,令人断肠。

金朝一代文宗作首爱情词,成“问世间情为何物”姊妹篇,句句有情

问莲根、有丝多少

据传泰和年间(1201——1208年),大名府民间有一对青年男女,相爱却因封建礼教不能如意的在一起,于是二人投河自尽,官府派人搜查却找不到他们的踪迹,后来有种植莲藕的人在水中发现两具尸体,辨别服饰后证明就是此二人,这件事情才真相大白。那一年的水中荷花开后,皆为并蒂莲,遗山先生有感便作此词。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兰舟少住。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金朝一代文宗作首爱情词,成“问世间情为何物”姊妹篇,句句有情

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

上片赏析

该词首句依然以问字开头,问这莲根的丝有多少呢?莲心那么苦又是为了谁呢?通过这一问,引出后文故事始末。我们常用“藕断丝连”来比喻男女之间情思难断,这里的“丝”即谐音“思”,表面是问物,其实是问情,以此类推,后一句的“为谁苦”也就不言自明了,乃是为情而苦。

接下来的两句直接写这对痴情男女,这水中娇嫩的并蒂荷花,含情脉脉的相对而立,其实就是那对大名府男女的化身。二人虽然身死,但是情难消、意难断,这忠贞不渝的爱情让他们化为了水中的并蒂荷花,相依相伴,就像化蝶的梁祝一样,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他们的情意。

金朝一代文宗作首爱情词,成“问世间情为何物”姊妹篇,句句有情

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

接下来的两句是上片中感情最愤怒的部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这里的“已许”并不是白话文已经允许的意思,而是“这样”的意思,翻译过来应该是:苍天啊,你怎么是这样的,竟然不让相爱的两个白头到老,而是让他们双双死在这水塘中。

“夕阳无语”一句是一个过渡,“无语”既是对前句问天无法回答的沉默,也是对这对痴情人的无言哀悼,缓和了“天已许”二句的悲愤情绪,引出最后三句的断肠哀思。

金朝一代文宗作首爱情词,成“问世间情为何物”姊妹篇,句句有情

夕阳无语

就算是谢灵运所处的烟霭之中,或者是湘妃落泪的江水上,都不是断肠之处。谢灵运擅长伤感之词,湘妃则是传说中为情而死的娥皇女英,这两者皆可称之为断肠,但是元好问却说他们都不是断肠处,因为断肠处就是此处,作者用这两种情境来做对比,抑古扬今,更加突显出此时此刻的悲伤之情。

下片赏析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引自韩偓《香奁集》自序语“咀五色之灵芝,香生九窍;咽三危之瑞露,春动七情”,赞扬这对男女追求爱情的精神,用灵芝和瑞露来比喻爱情的纯洁无瑕、珍贵神圣。

金朝一代文宗作首爱情词,成“问世间情为何物”姊妹篇,句句有情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

接下来三句在时间跨度上对这种精神再一次肯定。这人世间的事情,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但是即使海枯石烂,时光渐逝,他们的坚贞爱情也依然存在,而他们对于世道(封建礼教)的幽恨,绝不会随着埋入黄土中而消失。

“相思树”三句则引用古代韩凭夫妇的悲剧,再一次表达对封建礼教的愤怒不满和指责,与上片“天已许”三句对应。据传战国时期,宋康王有舍人韩凭,娶妻何氏,宋康王被何氏美貌吸引,于是害死韩凭,夺取何氏。

金朝一代文宗作首爱情词,成“问世间情为何物”姊妹篇,句句有情

韩凭妻何氏

何氏之后坠楼自尽,留书请求与韩凭合葬。宋康王心恨,将她葬于韩凭墓对面,结果二人葬身之处不久长出两棵大树,树干皆朝向对方,跟节交错,枝叶相交,人们便称之为“相思树”。这里的“西风”暗指封建礼教。

最后,词人让所乘小舟暂且多停留一会儿,为什么呢?因为他怕以后再一次来到此处的时候,这水中的并蒂莲已经瓣瓣零落,一片散乱地卧于风雨之中。表达了他心中对此的同情与珍视,在动情地感叹和愤怒地责问之后,归于平静,而在这平静之中,悲戚之情却久久不能平息。

金朝一代文宗作首爱情词,成“问世间情为何物”姊妹篇,句句有情

爱情,亘古不殁

结语:遗山先生这篇《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全词有叙事、有抒情、有议论,有感而发,句句有情,赞扬肯定痴情男女追求真爱的行为,指责反抗封建礼教的顽固守旧势力。作为《雁丘词》的姊妹篇,讲述了另外一段生死相许的凄美爱情故事,两者同样令人肝肠寸断,同样赞美了亘古不变的忠贞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