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麥克白》:人生的悲劇,往往是因為做錯了選擇

別林斯基曾這樣評價麥克白:“莎士比亞筆下的麥克白是一個壞蛋,但卻是一個具有深刻而強大的靈魂的壞蛋,因此,他喚起的不是反感,而是同情。你會看出他是這樣一個人,他包含著勝利與失敗兩者的可能性,如果是另外一個方面,他就可能變成另外一個人。”

《麥克白》是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創作的四大悲劇之一,誕生於17世紀初。當時的英國,正處於向資本主義社會轉型的階段,社會動盪不安,人與人之間矛盾激化,人性貪婪展露無遺。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很多人常常因為一時的“迷惑”,而做出錯誤的判斷和選擇,並最終潦草收場。

亞里士多德曾指出:悲劇是行動的摹仿,目的不在於摹仿人的品質,而是行動。

因為錯誤的選擇,所以實施了錯誤的行動;而正因為錯誤的行動,才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所以,選擇不論是對於行動,還是對於一個人的成敗來說,都非常重要。一旦做出了錯誤的決定,就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引發一連串不好的事情發生。

但,麥克白卻偏偏是一位不會選擇的人。他本該是一位受人敬仰、英勇尊貴的大英雄,卻因為一次次錯誤的選擇,墮落成了為達目的,殺人如麻的大惡人。他欺騙百姓、殺害君王、血洗重臣家眷,成了百姓眼中的惡人;他放縱慾望、追求權力,卻被恐懼糾纏。所以,才會在矛盾與糾結中,選擇了聽天由命。

麥克白由錯誤的選擇開始,又因錯誤的選擇結束,一步錯步步錯。如果他沒有選擇失誤,那他或許就不會成為劍下亡魂,更不會潦草退場。

莎士比亞《麥克白》:人生的悲劇,往往是因為做錯了選擇

1. 無論是女巫的慫恿,還是夫人的煽動,都抵不過麥克白慾望的力量

亞里士多德曾說:“放縱自己的慾望,是最大的禍害”。慾望本身並沒有錯,但是一味地放縱,且慾望不受任何限制的話,就會害人害己。麥克白為國家立下戰功後,內心開始變得膨脹。歸途中,他遇到了女巫,並得到了三個預言:“麥克白將被封考特爵士;成為蘇格蘭未來的君王;班柯的子孫將君臨一國”。

起初,麥克白並不相信女巫的話,直到他如預言所示,真的被封為了爵士,他才相信了預言,並將預言的一切,告訴給了夫人。麥克白夫人作為“賢內助”,深知麥克白的心思。所以當她煽動麥克白弒君時,麥克白就真的殺死了鄧肯。而如果麥克白沒有那麼“聽話”,後面一連串的悲劇也不會發生。

有人說,是女巫害了他,因為女巫一直都是令人厭惡的形象,所以她當時的預言,一定是場“陰謀”;也有人說,是麥克白夫人害了他,因為麥克白夫人不僅沒有勸阻,還激將他別讓“我不敢”,扯了“我想要”的後腿。

但事實上,不論是女巫的慫恿,還是夫人的煽動。對於麥克白這樣一個擁有健全人格,和獨立思想的成年人來說,如果他自己對皇位不覬覦,根本就不會聽從別人的鼓動而行動。所以,女巫的預言、夫人的煽動,只不過是將麥克白內心壓抑已久的本我,釋放出來罷了。

莎士比亞《麥克白》:人生的悲劇,往往是因為做錯了選擇

正如黑格爾曾所說:“女巫們的預言,正是麥克白私心裡的願望,這個願望只是採取這種顯然外在的方式,來達到他的意識,使他明白。”

所以,麥克白選擇弒君,選擇放縱自己的慾望,其實都是遵從了自己的內心。而決定他選擇和行動的真正原因,則逃不過斯芬克斯因子的作祟

“斯芬克斯因子”指的是,個體中人性因子與獸性因子之間的抗衡。

從倫理的角度上講,弒君奪位罪不可恕,所以在人性因子的約束下,麥克白一直無法下定決心。但身體裡的獸性因子,卻解放了本我的慾望,一直不斷地慫恿著他殺掉鄧肯。所以,麥克白急需找到一個“藉口”,來逃避內心的自責。於是,他將女巫的預言告訴給了夫人,因為他知道夫人瞭解他的野心,一定會勸說他弒君。而所謂的“女巫”,也並非是來自上帝的使者,因為她根本就是由麥克白的潛意識,而製造出來的錯覺。

弗洛伊德在心理動力學模型中提出,所有那些封存在潛意識中的黑暗的野心,和慾念一直處於被抑制的狀態,這樣它們就無法衝破束縛進入意識。因此,為了能夠進入到意識當中,它們不得不偽裝成其它的形態,諸如夢境等等。

從第一次與女巫相遇時,麥克白脫口而出的“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陰鬱而又光明的日子”,與女巫所說的“美即醜惡醜即美”意思的驚人雷同;到麥克白第二次單獨與女巫相遇時,沒有人能證明女巫是否真的出現過。作者不斷給出暗示,意在讓讀者明白,女巫只不過是麥克白的幻想而已。也就是說,所謂的“神旨”,不過是麥克白內心的潛意識。

所以,看似被外力所迫的弒君,根本就是麥克白獸性因子,戰勝了人性因子後的選擇。只可惜,弒君後的麥克白,並沒有滿足。

莎士比亞《麥克白》:人生的悲劇,往往是因為做錯了選擇

2. 選擇追求權力後,為了擺脫恐懼,麥克白決定血洗重臣家眷

麥克白曾說:“以不義開始的事情,必須用罪惡伎倆鞏固它”。

謀殺了鄧肯後,麥克白如願成為了蘇格蘭的新一任君主,而他也越來越貪婪地享受著權力帶給他的尊貴。然而,這名不正言不順的篡位,卻並沒有給麥克白的內心,帶來些許的平靜。一想到班柯的子孫,會“搶佔”自己的皇位,他恐懼至極,甚至患上了“權力潔癖”。

“權力潔癖”指以實現自身的政治利益,或者獲得最大政治權力為目的,而產生的極端政治思想或做出的政治決策。

於是,在權力潔癖的驅使下,麥克白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殺害了班柯的家眷。無論是弒君、屠殺重臣家眷、還是欺騙百姓,麥克白極端的手段,令他失去了民心。“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在眾人眼裡,麥克白已然變成了一個大奸大惡之人。

因此,在麥克白選擇了追逐權力,並採取極端的手段,屠殺良民時,就註定了他的悲劇。

莎士比亞《麥克白》:人生的悲劇,往往是因為做錯了選擇

3. 矛盾的性格,讓麥克白在恐懼中,選擇了聽從命運的安排

馬爾康與麥克德夫會合後,在外援與出逃的蘇格蘭貴族的幫助下,一起展開了對麥克白的討伐。大勢已去的麥克白,最終成為了麥克德夫的劍下亡魂。正如他當時選擇釋放慾望、追逐權力時一樣,麥克白的死,也是出於他自己的選擇。

麥克白相信從女人肚子裡出來的男人,都不堪一擊,所以,當大敵來臨時,麥克白不再積極備戰,而是消極應對。因為麥克白相信“一切都是徒勞”,“生命毫無意義”。所以,他再也無法像以前那般馳騁戰場,而是選擇了聽命認命。

亞里士多德認為:“造成悲劇的根本原因,不應只歸結為人所無法駕馭的命運,而應到人自身的性格和行為中去尋找。”

事實上,麥克白之所以會選擇聽命認命,也是因為他矛盾的性格。麥克白一直都明白“君臣之道”“親眷之義”,也明白弒君是死罪。但他經過了一番心理掙扎後,卻還是選擇了慾望。可是,當他與夫人聯手殺死了鄧肯後,心裡卻並沒有得到些許的平靜,而是被恐懼填滿。為了擺脫“睡覺”帶給他的恐懼,麥克白更是戒掉了睡覺。

於是,精神處於高度緊張,且近乎瘋癲的麥克白,最終逃不過“命運”的擺佈,成為了人生的輸家。

麥克白的性格始終是矛盾的,他一邊想要篡位,又一邊恐懼自己會受到懲罰;一邊有野心,又一邊猶豫不決,無法坦然做一個大奸大惡之人。在這樣的矛盾與糾結下,女巫天命似的“預言”,成了麥克白行動的“指揮”。

於是,他遵從“天命”,殺掉了的鄧肯;又聽天由“命”,接受了死亡的懲罰。

莎士比亞《麥克白》:人生的悲劇,往往是因為做錯了選擇

4. 寫在最後

“牛頓選擇了追究蘋果落地的根源,所以他發現了萬有引力;袁隆平選擇了在土地上搞科研,所以他解決了上億人的溫飽。”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充滿選擇的旅程,如果你能做出正確的選擇,那你有可能將會為人類做出貢獻;而如果你無法認真的權衡,做出了錯誤的選擇,那結局既可能害了別人,也會害了自己。

對於麥克白而言,他原本應該是受人敬仰的大英雄形象,然而,卻因為他錯誤的選擇了釋放慾望、追逐權力,而因此失去了民心、受到了討伐。我們每個人這一生都會遇到許多的選擇,而每一個選擇,也都會帶來不同的結局。事實上,任何一個小的選擇,都有可能會改變你的一生。

雖然人最大的悲哀,莫過於違心而做出的選擇。但如果你的選擇,違背了倫理道德、傷害了其它無辜的人,那你的“選擇”,也勢必不會得到命運的“眷顧”。就像麥克白一樣,沾滿鮮血的選擇,註定也會得到沾滿鮮血的懲罰。

紀伯倫曾說:“許多的痛苦是你自己選擇的。”

這聽上去雖然有些悲觀,卻不無道理。一個以傷害別人為代價的錯誤選擇,不僅會給你帶來痛苦的一生,還會給別人帶去無盡的傷害。所以,讓我們在每一次做選擇時,都別隻顧著解放自己的慾望,多去想想別人,才能做出一個“無害”的選擇。最後,但願你的每一次選擇,都能不負時光不負卿。

莎士比亞《麥克白》:人生的悲劇,往往是因為做錯了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