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招不滿人的富士康美國工廠終於達標了


一直招不滿人的富士康美國工廠終於達標了

4 月 10 日,曾經引發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爭論的威斯康星州富士康工廠終於宣佈已經達到了當初定下的招人目標,現在它需要州政府兌現承諾,提供數千萬美元的經濟補貼。

富士康副主席 Jay Lee 公開的一份文件表示,到 2019 年底,該公司在威斯康星已經直接僱用了 600 多名員工,其中 550 名符合公司與威斯康星州簽訂的經濟發展合同的要求,足以獲得補貼。根據該協議,如果富士康能夠在去年底僱用至少 520 人,就達到了領取補貼的最低標準。

該公司還表示,迄今為止,該項目已花費超過 2.8 億美元。如果工作和資本支出的數字被證明無誤,富士康將獲得約 5000 萬美元的補貼和稅收抵免。這標誌著它邁出了收取 40 億美元補貼的第一步。

2018 年,以帶動當地就業為由,威斯康星州政府承諾,將給予富士康 40 億美元補貼,包括:28.5 億所得稅減免(因投資和創造就業);1.5 億營業稅減免;7.64 億政府獎勵;1.34 億用於改善工廠附近道路等。

當然,給錢的前提是富士康要在該州完成“飛鷹計劃”,即為威斯康星帶來 100 億美元投資,創造 1.3 萬個就業崗位,投資時程為 4 年。佈局的產業包括面板、電池、LED 封裝、半導體封裝、雲端、大數據、AI 人工智能、機器構件等。

帶動 1.3 萬人就業對富士康來說不算什麼。畢竟光鄭州一個工廠就超過了 25 萬人。但是對人口不多,工資不低的威斯康星州來說,已經是一個很難達到的目標了。這也是富士康在當地招人的難處。

雖然建廠當天特朗普和郭臺銘親自參加了動土儀式,特朗普還激動地稱讚這家工廠“是世界第八大奇蹟”,但事實證明要招到人真是難如登天。2018 年年底,富士康在威斯康星州僅僱用了 156 名員工,在鄭州都裝不滿一個廠房。所以,2018 年他們沒拿到補貼。

後來,廠房的規模和要做的業務也縮小了。本來承諾要建的“第 10.5 代”工廠變成了“第 6 代”工廠,計劃生產的“巨型液晶顯示面板”變成了較小的面板。

承諾的事情遲遲做不到,美國民主與共和兩黨也就此爭鬥起來。原本力推與富士康籤協議的共和黨在 2019 年失去了對威斯康星的實際控制,一直持質疑態度的民主黨人安東尼·埃弗斯(Anthony Evers)接替共和黨人斯科特·沃克(Scott Walker)成為州長,威斯康星迴到了民主黨人手中。當年該州通過《富士康法案》時,投票結果是民主黨 0 票,共和黨全票。

埃弗斯一直不太滿意這筆生意,現在也不太確定民主黨是否真的願意把這筆錢交出去。去年,埃弗斯政府曾表示,該項目的規模已經大大縮小,不再符合前任州長沃克談判達成的協議,因此不再有資格獲得補貼。

州政府稱,在決定是否給補貼之前,他們還需要花幾個月的時間去審計調查。

一件有意思的事是,疫情期間,富士康似乎為這座美國工廠找到了新的工作。4 月 8 日,富士康宣佈已與醫療保健巨頭美敦力(Medtronic)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關係,在威斯康星州生產呼吸機。

全球呼吸機目前仍然短缺。主要原因是在正常情況下,醫院通常不需要儲備那麼多呼吸機,但疫情大大增加了需求,供應一時難以跟上。美敦力(Medtronic)CEO 奧馬爾·伊什拉克(Omar Ishrak)表示,他的公司已經將呼吸機的產量增加了三倍。但目前呼吸機仍然嚴重短缺。

儘管雙方都沒有明確表示他們希望生產多少,但這場合作對於兩家公司來說一定都意義非凡。

文 | 王毓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