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在南京崛起了一个救世主

1936年在南京崛起了一个救世主

1936年10月20日,一名男婴出生在南京中央医院,医院位于中山南面,父亲便给儿子取名叫"南山"

1936年在南京崛起了一个救世主

1936年在南京崛起了一个救世主

父亲 钟世潘,1901年出生。著名儿科学家。福建人。曾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委员、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儿科学会主任委员等职,是广东省政协第四届委员。

1936年在南京崛起了一个救世主

钟南山,1936年10月出生,福建人。出身医学世家,专家。现任顾问 、所长、广州市科协主席、广东省科协副主席、理事会成员等职 。主要从事高氧/低氧与肺循环关系研究。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主任委员,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吸烟与健康医学顾问,国际胸科学会特别会员,亚太地区执委会理事。

1936年在南京崛起了一个救世主

在2003年抗击SARS的战斗中,主动要求承担广东省危重SARS病人的救治工作,较早确立了广东的病原,并率领团队总结出"三早三合理"的诊疗原则,成为抗击SARS的领军人物;他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主动向国外的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媒体介绍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正确措施,维护了祖国的声誉。

他积极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每周二的大查房和周四的专家门诊,为患者服务;他坚持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教导学生"学本领和学做人相统一",以身作则弘扬"医德就是想方设法解决病人的实际困难"的价值观。

1936年在南京崛起了一个救世主

2012年3月5日,钟南山建议在全国展开监测,防治则可先行在重点区域进行,他建议从国家层面对优化产业结构治理和优化作出硬性制约。

1936年在南京崛起了一个救世主

17年前抗击"非典"时,钟南山说:"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而今,他依然站到了一线。从SARS到MERS,到此次的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的临时名称)。钟南山给公众吃了一颗"定心丸"——虽然感染性比较强,但新冠病毒的病死率相对是较低的。


1936年在南京崛起了一个救世主

他是院士,也是战士。他让大家别去武汉,自己却第一时间义无反顾地去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钟南山的一次次行程和发言是最强效强心剂。在这场与病毒博弈的战争中,身姿挺拔、目光坚毅。

1936年在南京崛起了一个救世主

在疫情这段时间以来,我们除了看到疫情的形势一步一步好转之外,我们还了解到了一位救世主。他今年83岁了,但是他却有着38岁的心态,积极运动健身,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所有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美好词语,他在这次疫情中实际行动,他的一往无前,他的以大局为重,都让人对他非常尊敬,更将他是为英雄。

如今钟南山担任新冠肺炎防疫及复工总顾问。,是无偿进行帮助的,包括有需要钟南山院士团队进行协助的时候,都是无偿进行对其集团进行帮助的,这样的举动就更让人佩服了。最后,还是希望疫情能够早日结束,让全球人民都能尽早回到往日的生活状态中!

1936年在南京崛起了一个救世主

我有国士,天下无双

致敬钟南山院士

致敬每一位

为我们拼过命的战士!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及时更正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